1.虽然影片是在描写都市快节奏和压力下数个患有不同类型综合症的男男女女的故事,但是故事本身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压力和快节奏,影片没有情节拖沓观影过程轻松而有趣,作为工作之余的放松再合适不过了。
2.我想这部影片会引起一些朋友对于心理学的兴趣,“性格决定命运”很有道理啊。
3.影片中的人名起得很好,“方芳芳”与“丁叮当”琅琅上口,而“穷富”又代表了其本身一时葛朗台一时视金钱为粪土的分裂性格。
4.在乱套的婚礼中所有人都听小凤一个人的电话摆布,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这是极没面子的事情,电影对此进行了颠覆。
其实若每个人都能放下包袱忘却自我认真地参与一场游戏是多有趣的事情啊,我们应该活得更轻松,多一点游戏精神,多一点娱乐精神,不知怎么的,这就让我想起了“馒头的故事”。
“医生说 想买东西的时候先想想买回来之后放在哪里,如果还想买就敲锣”我:还要想放在哪里啊好麻烦算了先买吧。
对了那个锣紧急时刻可以求救那我也想买。
选择困难症的暴露疗法:“选一样最可笑的恐惧去面对,尽情暴露在恐惧中就会知道怕得莫名其妙,就不怕了。
”大都市人人压力大,有点不正常太正常了。
“买了好久没拆过,拆了很久没用过,用过又不会再用的,就拿来卖。
”适当的鼓励对治疗帮助。
“买比找快”… 打脸。
失恋创伤症:极度自卑,十分低俗地买便宜货。
买东西格调很差的购物狂。
【觉得自己不配】委曲求全,违逆了自己的心意,就会不舒服,会想买东西发泄情绪。
“不要再放纵我(的购物欲)了,这样下去我会死的。
”“先天乱花钱的基因和后天吝啬的教育混合了,就发生既想花钱又舍不得,看到别人想要的也不管自己想不想要就无脑去竞争的矛盾行为。
”“不准选最便宜的点心,要选自己喜欢吃的点心。
”港剧终究是消费主义:买正品的都善良,喜欢买便宜货的是爱占小便宜上不了台面人品低下的戏精。
女人喜欢便宜货那就是没有自尊,就活该被贬低挑剔,反正她也喜欢倒追。
环境变了,人的行为还没变。
后知后觉。
对于购物狂,“我的房间空无一物”也不是好事。
一起在电影院看恐怖电影确实是增进男女感情的好办法。
血清素低会导致自制力差,引发成瘾反应。
(解决办法是吃鸡蛋牛奶香蕉巧克力,不挨饿不暴食,减轻压力多运动多晒太阳,好好睡觉。
”我的天太真实了,购物狂看到恐怖电影里的角色都在不断注意她穿着搭配的各项价格,我看到电影里的香水护肤品也会去猜那是啥牌子的哪一款哦好想要…哈利波特说的对,面对恐惧最有效的化解办法是幽默。
觉得可笑,它就不恐怖。
面对诱惑和恐惧,叫出来,会感觉好一点。
所谓限量版,就是每年出一个(或几个),年年有,源源不断地出下去。
那不就是家常菜嘛。
购物狂爱物质胜过思考人。
选择困难永远在权衡却没有偏好。
吝啬的人没有喜好只追别人的选择。
配得感低的人只想占便宜没有喜好。
结论是,人要真的知道心的选择才能不盲目。
购物狂的一个深层心理原因是被抛弃感,没人爱她。
如果被坚定选择,心里则会涌起强烈的成就感,千金不换。
购物狂需要被偏爱。
唯有逆境中也坚定的那只手才是解药。
他也得知道,物质充裕不是幸福而是毒药,适合自己的才是解药。
选择困难症患者需要不断失去才懂真爱。
真爱不需要烦扰如何去选择,遇到之后自然就会出手。
学人精需要不断被生活毒打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跟风。
被揍得痛,才会去选自己爱的而不是抢别人的。
(所以这是是贱吗?
)personality type is destiny.最后的心理学游戏,很有意思。
核心思路就是高频词高强度把人置于他们最怕的局面中,逼着他们依靠本能做选择,看他们如何行动。
其实就是把人生浓缩成几个小时,一场模拟下来局内人就恍然大悟了。
实景沙盘游戏。
购物狂--性格决定命运她说她就看了半个小时就看不去了。
演得太夸张。
终于看了,不知道香港的有钱人的日子是不是过得这么混乱。
但是感情估计和金钱无关吧。
只不过有钱人在决定感情的归属时,花得钱更多,牵动的人更多吧。
但是,这句话shine是深信不疑的,性格决定命运。
很久没有看这么轻松搞笑的片子了,感觉故事情节较之以前的一些喜剧片多了些新颖,搞笑之余不会让人觉得乏味... ...这样的片子我们不必总拿挑剔的眼光来观看、透析,其实一部片子只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能让观众找到些许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切合点,这个片子就算成功了一半. 无论购物狂、选择恐惧症还是性格的分裂或者说是受伤后的严重自卑,这些病态无疑都是生活在都市压力下的每一个正常人或多或少都会沾有的扭曲性格的放大,是可以让我们去深思的……
06年的片子现在看竟然如此具有前瞻性.很惊诧.逻辑很缜密,最后选择和谁结婚的时候那一段真的很绝,心理学确实很厉害.爱情心理学电影,属实经典.神经质的人充满轻松色彩,巧合的事情不烂俗反而有快乐气息,吊打很多轻喜剧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内核并不是喜剧.压抑的选择困难症和轻视自己自卑心理都不用压抑的手法表现出来,生活不能太认真,都需要笑对人生,编剧导演我都认可.
很轻松,看过后也不会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谈不上要不要去电影院看,用来打发时间,我觉得刚刚好。
香港的娱乐片有个通病,总是喜欢刻意表现,比如说韦家辉的《购物狂》,本来两对情侣精神有点不正常还可以理解,可是偏偏要让所有出场的演员都神经兮兮的,导演的用意可能是要表明现代社会有点精神障碍是很平常的,连心理医生都难逃此劫,所以没什么好害怕的。
可是一部电影拍成这样多多少少是有些让人觉得别扭的。
除此之外,《购物狂》还是有一部可圈可点的影片,同时前辈徐小凤的加入更是为此片锦上添花。
爱情题材的电影几乎都拍滥,灰姑娘的故事已经没有市场了,而导演决定重新为这样的题材注入活力,如果有两个王子呢,如果有两个灰姑娘呢,如果爱情发生在两个王子和两个灰姑娘之间呢?
怎么样,兴趣来了吧。
刻骨铭心的爱我们看的太多,有一种爱那么的不确定,那么的随便,一个女性答应两个男人的求婚,一个女性觉得可以随便的嫁一个。
有钱人找老婆是件好麻烦的事,问题出在钱上;找有钱人做老公也是麻烦事,问题同样是钱。
张柏芝面临一个选择,一个不是特别艰难的选择,因为不是让她在贫富之间决定,资产上了200亿之后就没差别了。
两个富家公子也要选择,都是貌美如花的女子,选起来也不该艰难。
因此,他们要做的是放下世俗里的一切选自己的真爱,对一般人来说,不难,可是这四个人当中没一个是精神正常的,他们分别罹患了选择恐惧症、失恋创伤后遗症、性格分裂、购物狂,更要命的是,他们在决定结婚的时候刚好吃错了药。
最后是小凤姐帮了两对新人的大忙,总之关系是错综复杂,我觉得她用的方法就是一个,让他们亲自去感触得到和失去时苦楚和欢欣,如此反复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内心的选择。
爱情,真的好奇怪,你说爱上了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可等到要得到那份爱的时候,也许会迟疑,你真的是爱她的吗?
所以,爱情需要考验,需要反复的考验,突然间,你要失去她了,突然间,你要得到她了,突然间,你又要和另一个女人过一辈子了,突然间,又有其他人要抢走你的她。
也许你本来是懦弱的、腼腆的、自卑的,可是经历的这些,你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白谁是属于你生命中的女人,然后你就会去争取,不论外力有多强大,你会尽全力去拼。
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人和你说你爱的是谁,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说,你感觉到了,这种感觉是任何精神障碍和药物都干扰不了的,哪怕你被疾病药物折磨得失去理智,可是心中的那份爱是永远不变的。
看到最后,我甚至有点感动,或许我该去守候属于我的那个女人。
http://www.blogmvp.com/2006/04/shopaholics.html
随便说说而已有趣幽默点到为止构思还是不错的但是执行的力度稍差不认为这是由粗制滥造的惯性诞生的电影巧妙的构思还是很讨巧的但是对于感情太过儿戏虽然片中给的理由是男女们都得了心理上的病但是在追求喜剧效果的过程中却忽略的平衡性还是值得一看得爆米花也该摘掉有色眼镜了
都说选择困难症是因为穷 剧情比我想的多 但还是有点无聊最后的心理学术也没分析出来 一套乱的换新娘新郎但看的时候 我想到了小毛的话 他说喜欢和爱都是有时间的 找到合适的才最重要穷富和叮叮当一样喜欢挑便宜方芳芳和简任也更合适 一个选择困难症一个爱购物能为他当机立断就像他说的 穷富不喜欢她买东西而简任喜欢看她买东西的一样很多时候没有对错 找到了适合的才会一直对下去但 对的人又有那么好找吗电影的侧重点在于选择 而人生的难点才是如何遇到吧拼人品 还是看是否执着 都还是命不过买买买真的还是很开心的 虽然这样的开心很短暂但是在这个压力大的社会 人人都有点自己的奇怪 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也是何乐而不为
看完之后我深深叹了口气——终于看完了,可累死我了李医生不知道选谁,方芳芳自己做了决定,选穷富
吃完饭刚出来就反悔
购物欲又作祟了。
穷富和她谈心,穷富说两人试着拍拖,方芳芳也同意了
穷富想帮方芳芳,就打算把她的东西卖掉,帮她还债。
方芳芳说“你对我一点也不好,你一点也不爱我,你一来就要卖掉我的包包”
穷富帮她把24个包全凑齐,她又高兴了我。。。
方芳芳眼里的爱情就是,给我买包,就是爱我?
还有,心理医生真的扫一眼画的树就知道谁嫁谁?
婚礼未免过于草率了吧
Emma和Jesse演得都挺好,但片子本身太乏善可陈。最后一段没台词的sequence反而更有力量。在The Grove QA倒是轻松愉快。
好看… 非常典型的兰斯莫斯风格,在影院看他的电影冲击力翻倍
虽然还是很有观赏性,但和之前的poor things 宠儿 龙虾等相比实在是太平庸化了
蘭斯莫斯的視聽選擇依然怪異且無趣,相比片中艾瑪斯通到底是不是外星人,他為何能被捧到今天這個高度才算是一個謎團。
2025.11.02澳门银河
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进入了兰斯莫斯的电影...
Venice / 最喜欢一段是最后地球上安静的只剩下动物的感觉…. 想起疫情时期了…地球没有人类会不会更好呢
剧情足够飞,镜头语言挑不出任何毛病,音画传递信息的手法新颖且自然,但走出影院后最让我感慨的,是10年前我们在看绝命毒师的时候,谁能想到那个纯粹邪恶的小小配角Todd会有朝一日能和Oscar双料影后飙戏还依然不落下风、甚至要更加夺目。石头姐今年Best pic也好女主也罢拿不拿都行,但Jesse Plemons这个影帝如果能拿那真的是大器晚成、实至名归。
那个……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讨巧又有点冒犯,不同议题不同的人 不同的紧急情况 最后来到一样的观点和结局,一种当下的幽默
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拍这么长,无法理解为什么石头姐沉迷于各种B级意味的半疯不疯的角色演绎,无法理解为什么能把现代话题变得如此cliche。不过片尾很好,然后挺喜欢Don的设置的,对话里的迷你掉书袋很到位。grammar is an Andromedan construct真是笑死我了,上个月真的说过grammar is a social construct hhhhh
Everywhere Goodluck babe
电影甚至不如海报好看,诡异邪典片。前半段愤愤然之捉alien小组是无能狂怒的烂白男,且深深怀疑导演有施虐狂借电影满足自己的性癖。。。结尾反转实属搞笑,说服力欠缺及设定草率,好像非要给人一个错愕的转折。外星人的未来和非人感都不太足,飞船更像是横店影楼凑出来的五毛特效。(最后人类死光了也挺好的,配乐加一星)(感谢H赠票!!!感谢hkust)
#BIFF2025 釜山最期待的一部,Cinematheque厅满人,我在二楼最后一排,声音效果不错,这是我的第一印象,Jerskin Fendrix配乐惊艳,几次起了鸡皮疙瘩,这是Yorgos Lanthimos和Emma Stone的又一次合作(第五次?),后者在片中剃光头出演,Lanthimos延续他的黑色幽默和古怪的表达,但对于熟悉的观众来说这次显得过于保守,结局轻易预测,可能很大原因是这部电影是改编剧本,Emma Stone在最后有一段类似Al Pacino在《魔鬼代言人》中的独白,应该是点睛之笔,却被表演地毫无能量,这俩人的组合是不是该歇逼了,另外由于没有英文字幕,只能靠听力,后面还有几分钟的外星语言内容我不得知,我的观后感并不是电影真实的水平,等发行后我会再看一遍
现在如果要在兰斯莫斯的电影里谈论深刻,或者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估计他本人都要发笑。一个毫无创新的照搬,实在看不出翻拍的必要。恭喜他又解锁了一个前所未见但仍然怪异的石头姐版本,可以抱着一起送走了
我觉得比poorthings好看;emma姐你真走火入魔了
音乐很好,结尾的奇观很精彩,中间真的够疯,以及拍的美国乡下太真实了吧!看得我太代入了!Plemons长得太像疯子了。emma感觉很享受在电影里被虐。感觉没事就需要一场这样的mindfuck
@香港。几乎一切都可以预测,过程中昏昏欲睡,看完只想问,石头姐为什么还在演兰斯莫斯这些破玩意儿。
#Venezia-3 跟《可怜的东西》之间差十个《善良的种类》吧。说不上是最坏的兰斯莫斯,但是只能空怀念《龙虾》时期的趣味和生猛。设定还行:用性别对立做戏,结尾还行:有反转。兰斯莫斯是不是陷入了某种跟石头姐能拍就拍的高产出瓶颈期?上一次给我这种感觉就是大卫·O·拉塞尔和詹妮弗·劳伦斯的合作。放个假吧别硬拍。
兰斯莫斯为了结尾这碟醋包了整盆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