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北野武想说的还是他自己的那句台词,我是一个旧黑道。
有位仁兄说得很好,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爱兄弟还是爱黄金。
第一部也好第二部也好,都是老派黑帮遇到时代的变化,兄弟情,忠诚这些东西到底应该摆在什么位置。
两部都没女人什么事。
大友太孤独,除了第一部的水野,似乎没人像他那样明白黑帮的传统,连第二部的木村也痴迷于组建自己的社团。
看着节奏像是要拍第三部的。。。
华语黑帮片,乃至亚洲的黑帮片,往往都围绕着一个永恒不变的母题在说事儿:即在黑帮的体制内,传统仁义道德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丛林法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说穿了,就是《黑社会》里的一句台词——爱兄弟还是爱黄金?
《古惑仔》里的靓坤和东星耀扬,不讲道义(当然,是黑社会所认同的“道义”),为争夺金钱和权力使了下三滥的招数,最终被正义化身的浩南哥秉公处决。
《艋舺》里的灰狼哥与文谦,认为艋舺这个码头需要新的秩序与经营方式,要卖粉,要卖枪,要与时俱进地赚新钱,设计做掉了顽固的老一辈,但最终事情败露,文谦也丢了一边耳朵。
《黑社会2》里面目狰狞的乐少,妄想破坏传统规矩而连任话事人,结果被更为阴沉的Jimmy仔“不得已”而除掉。
到了北野武的这部《极恶非道2》,类似的母题则更加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加藤以下克上暗杀了先代会长,石原嚣张跋扈地教育老一辈们玩hedge fund,有钱的大晒,没钱的老人们无力回天,只得靠北野武和木村——这对山王会里“最后的良心与公义”,砰砰砰干掉这些丧尽天良的牛鬼蛇神们。
这些黑社会内部争权夺利的戏码,其实就是我们所处的更大的现实社会的一个投射和缩影。
满脑子想着斩人的,没意思,劈友前先得有个戏剧上的立足点,而这个立足点,就在于新老思维的对立上,在于道义与实力的抉择上,在于我们的字头是应该坚持尊老爱幼的传统社会主义美德还是应该改走金钱至上的权贵资本主义道路上。
换句话说,什么才是一个黑社会所应该坚守的基本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呢?
是遵守传统老实干活,还是打破神像赚钱第一?
这个戏剧矛盾,其实就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矛盾。
现代资本主义大潮下,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这些深受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的东亚国家地区,先后地、无一例外地遭受现实与观念上的双重冲击。
以往长幼有序的规则被资本的力量慢慢瓦解,人们信仰着丛林法则,越来越无法忍受道德说教,连黑社会也不例外。
《艋舺》的Geta大仔就曾旗帜鲜明地警告一班小毛头:枪,是西方人传来的邪恶的武器。
《新宿事件》的成龙大哥也深情地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毒品,太毒了,我们绝对不能做这个买卖。
由此可见,在亚洲的黑帮片里,枪和毒品,正是两个挑战传统道德的邪恶意象,而这邪恶意象的背后,所代表的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与腐蚀。
当拿着关公刀的老人,被拿着沙鹰手枪的新人杀手轻易KO,我们总是悲情哀叹:无仁义的乱世啊,原本安定团结繁荣的和联胜,究竟是怎么了?
或许,我们爱看黑帮片的理由之一,就是一种怀旧的情结。
人情淡漠的社会里,我们还是隐隐渴望着古早的仁义道德;我们还是盼望着有个行侠仗义的剑客,永远不会被金钱权力所收买,锄强扶弱,成为正义的仲裁者与邪恶的制裁者。
于是乎,有了浩南哥,有了蚊子,有了Jimmy仔,有了北野武。
感觉比第一部差一点,人物角色还是那么多,有些比较难记,等全部弄清楚,发现电影也快结束了。
黑帮题材永远是比较喜欢,可总觉得这部续集比起上一部来,没那么认真,剧情过于戏剧化了,缺少了点上一部的震撼效果。。。
北野武的电影里,他自己永远是那么酷,而且是最酷的一个。。。
在两年前的《极恶非道》中,北野武彻底地嘲讽了传统黑帮所谓的情谊,真正做到了全员恶人。
两年后,作为续集的《极恶非道2》暴力依旧,但情怀已然不同。
在本作中,北野武终于表达了他隐忍两年的深情,一方面,影片鞭笞了被现代价值观扭曲后的人性之恶;另一方面又缅怀了传统价值观下的人性之美。
什么是现代价值观?
金钱至上,利益至上。
可这真的好吗?
真的对吗?
看完电影,你就能知道北野武的真正答案。
有媒体说北野武2010年回归暴力团题材的《极恶非道》有些“过于用力”,过于生猛和冷酷的暴力场面让许多观众不忍直视。
如今,已经66岁的北野武依然不服老,似乎是要向外界宣告自己的霸气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逝,所以,告别了自己文艺匠人的一面,顺接10年的那部过火之作,《极恶非道2》应运而生。
大佬归来,小弟庆幸,只是,纵然发生在冷漠蓝色下的残酷杀戮依然飞扬,却无法掩盖其中的迟暮之叹。
《极恶非道2》是北野武的第一部续集作品,故事发生在上一部的五年之后,背叛大友的石原同篡权的加藤狼狈为奸,合力将山王会发展为关东第一号暴力团,殊不知大友并未死去,在心怀鬼胎的刑警片冈的怂恿下,出狱的大友与从前的敌人木村冰释前嫌,联手勾结另一大势力花菱会,妄图绞杀山王会,以报过往之仇,一场大火并随之拉开,却熟不知一切竟是警方的吞并策略。
《极恶非道2》一如北野武为数不多却部部经典的暴力团题材作品,靠大段的对话推进叙事,人物身处于北野武电影所特有的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场景中进行着激烈的交谈,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杀戮酝酿了极强的爆发力。
《极恶非道2》前半段极其精彩,不仅通过以对话为代表的文戏交代了影片同上一集的复杂关联,而且周到的顾及了新人物的代入,但是,随着铺垫的导火索即将燃尽,后半段爆发的暴力却有些令人失望。
北野武的暴力是让人措手不及而酣畅淋漓的,同时也一次次挑战着观众的承受能力,但是《极恶非道2》中的暴力场面并未有多少新意,影片行进到一半便开始了连场的屠戮和虐杀,但除了无为感极强的枪战场面外,几乎再没有什么更“无仁义”的画面了。
“电锯开颅”的含蓄和“棒球连射”的缓慢完全没有《奏鸣曲》中那蔑视宿命的一枪和《大佬》中喷射鲜血的断指来的震撼,甚至不如前作《极恶非道》中带来“残忍幽默”的那根筷子和那条舌头。
电影最后,大友终于将奸诈狡猾的片冈送上西天,却也就到此为止,电影终止的略显突然,让观众有些招架不住,许多人物并未给出最终结局,即将到来的葬礼交锋也只字未提,留白占据了一切,看来《极恶非道3》也不是没有可能再次杀到。
也许,正如影片中所展现的暴力团成员那样,年轻时热血狂放,老年时运筹帷幄,已经步入耳顺之年的北野武可能无法再持枪毫发无损宿命般的团灭帮会败类了,不过以静制动的隐藏于幕后操盘全局却是此时的他最擅长的。
《极恶非道2》拍的确实略显迟暮之气,但其中流露的闪光之处依然彰显了北野武作为那个迈着外八字步的霸气大佬的神韵和气质——老子自己虽然拿不动枪了,周围却有更多的人愿意给老子挡子弹!
苦逼的日本黑社会,开场石原在开常委会时训斥了那几位老爷子黑社会,山王会以后要走合法洗钱的路,你们又不懂金融证券。
紧接着加藤也总结了句,公司以后要实行业绩考核,末位淘汰制。
哈哈,把我逗了了。
想起绝命毒师里白老爷子也是每天和律师老婆想着洗钱避税,哪像一些地方只要你能砍人,会欺行霸市,能走点上层路线,你就是黑社会老大。
哪还需要专门雇个会计洗钱。
国外黑社会不是那么好当的,既要能打又要腹黑,关键还要有个金融头脑。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掌握知识,你连黑社会都是当不了的,呵呵。
与上一部不同,在本片的结尾,代表道义的大友不仅完成了复仇,并且连黑心的警察也除掉了。
其实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因为黑道片的结局全是这样,这也是观众愿意看到的。
不过,大友就像是《教父》里的维多柯里昂,虽然正面但却思虑缜密、老奸巨猾,不同于港片里单纯的陈浩南或小马哥。
于是,我就产生了疑问,杀死片冈之后呢?
一方面,大友不会不顾与木村的情谊,而且就像片冈说的,黑道重名誉,他需要像武士一样从容赴死。
但另一方面,大友是个聪明人,他会自投罗网吗?
也许他和常山代还另有计划。
黑帮,每天都是战场,一旦被别人盯上,迟早都得偿命,他们都在拿着性命玩耍。
对敌人只需够狠,对自己人你永远防不胜防。
黑帮总爱打破规则玩耍,所以和他们立条约,真像在画沙,一阵风过后,什么都不复存在。
讲义气和够狠原本是黑社会颠扑不破的二项法则,现在就只有狠了,就像野狗一样,乱咬一通,最后都只能成为暂时的赢家,永久的输家警察的嘴脸吃香不比黑帮高雅多少,都是利用自己手里挑拨离间的牌,打击对手,一点没有警察应有的职业素养。
也许是和黑帮打交道的时间太长,导致自己的痞子气十足,真是一个披着人脸的狐狸。
也许为了打击黑帮,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可惜的是颇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公报私仇之嫌。
极恶非道,黑帮都没有道义可讲,有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和权力,哪怕是暂时的,也让人趋之若鹜。
也许你只是一枚棋子,看清整盘局,你才不会死的太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去而改变什么,好人的地方总有坏人,这就是人性,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性,我们都未能幸免。
难道是天外有天,还是为了将故事说下去了,非要硬加人物和势力。
上集的势力架构里,大友已经走投无路,只有束手就擒投降警察一条路。
但从这集的出狱一段,竟然还有一个极强的团伙势力看中他并愿意收留他,而且从整个续集里都看不出这伙势力有什么企图,这就说不圆了。
其次,出现一个花凌家族,实力也十分强悍,还是结盟的,结盟兄弟死了,竟然5年后才想起要去查一下,早干嘛了。
从家族利益上看,5年前就应该趁了三野会刚换人,立马侵占利益啊,就是5年后干的事情。
那个保镖,加藤怎么也不可能留下他啊,于加藤和保镖自己都说不圆,加藤要除后患,保镖要保命也会早出走。
同时注意到,三野会负责内部保安的人怎么都不穿运动服了,上级很帅的说。
光用牙齿就能啃下自己的尾指,真是超人,可真心不会让观众相信啊,就算你对自己够很恨,牙齿的力量也不够断骨啊?!
大家可以找个生鸡腿试试,能咬断不!
(“更悲剧的,熟悉上集的人就知道,木村在上集是切过尾指谢罪的,这集他啃下的哪个尾指啊?!
影片里有个镜头很清晰地交代他啃得是左尾指,哈哈,又说不圆了。
”引号这段写错了,要更正。
)唯一解释,就是上集木村曾经用裁纸刀切过,所以,容易咬掉,呵呵,可能吗?!
关于尾指的问题,北野武还是考虑到上集大友是切了尾指的,所以,本集中有个近镜体现了大友左尾指是带了个假指套。
不算太不用心啦。
从表现手法上,确实收敛了很多,让人期待的火爆镜头没有了,大段大段的室内对白戏,枪战都是一边倒的射击,尤其对平民的骚扰降到不能再小了(全片只有欺负打棒球的3个平民,不过这个设定也很奇怪的,欺负来打球的客人,你还开这个棒球场干什么,从口碑上就不会有客人了,这也说不圆),不然,都看不出是黑社会了。
不知道是北野武故意的,还是无意之举,花凌会何尝不是一个三野会,都是一帮老人靠势力动嘴皮子出卖兄弟,不论争斗的结果如何,都是一场轮回。
最可惜的是石原,上集多少显露了很智慧的一个人,本集沦为傻瓜了,前半部被人引着到处窜,想着下来肯定是作为大反派,肯定用聪明的脑袋瓜,好好地和大友掰掰手腕,一定非常出彩的。
没想到一个假联盟就把他骗出来杀了,太没有内涵了。
他死时,我唯一的疑问是,要预先塞多少硬币才能将他打死?!
呵呵从人物设定上,本集比上集差多了,上集同一个组织里,人物设定各有特色、各怀计划、既有联合也有利用,在本集,花凌会很团结嘛,上下一心,戏剧性冲突减少了很多。
那个协助大友他们去杀三野会的一个穿短风衣带眼镜的矮个人杀手,很酷,很上镜,以后必定会红,这是题外话了,呵呵。
还有一个人,就是上集接替升职片冈受黑钱的高个子警察,这集不见了(本段似有曲解,存疑,为保持原貌不删除了)。
新加盟的高个子警察戏份很多,但演的一部般。
是了,还有一个经典的地方:大友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了。
记忆所及,北野武在所有扮演过的角色中都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过真诚道歉,不知道这个举动,算不算是为北野武所创造的硬汉形象做结。
另外,本片也是创了个先河,就是北野武没有自己兄弟跟班,真正的孤家寡人,从与花凌会谈判时的座位排序以及后来与木村的对话,都显示出他不是大佬,只是个马仔。
总的来说,北野武的粉丝应该会有点失望,但不至于太失望,通过这集终于将最恶的恶人杀了。
加藤与干死会长后,自己舒舒服服当了5年的老大,再加上反骨仔石原的帮忙,不参与政治的黑社会不是好社会人。
笑面虎警察感觉自己捞够了,策划搞死加藤领导的三原会。
结果找了花菱会阴了三原的中层反骨仔。
于是笑面虎继续策划北野搞事情,帮助北野保释。
笑面虎推动北野与牧村和好,牧村扎了北野北野划了牧村的脸,双方一笑而过。
在花菱会的帮助下北野牧村节节获胜,逼得加藤鹰退位,干死反骨仔石原。
北野早就看透了江湖阴险,早已不是哥在的那个江湖,毅然收手,让牧村当老大。
北野怀着对加藤鹰的恨,为当年的小弟们和他的马子牛莉报了仇,干死了加藤鹰。
可惜牧村看不透江湖恩怨,觉得当了官还不错,沉迷于权利,被早已想把水搅浑的笑面虎利用,笑面虎运作让加藤鹰的保镖干死了牧村。
笑面虎的真实目的是妄图挑起花菱会和三原会的争执,真正黑吃黑。
北野孤身赴牧村的葬礼,笑面虎准备好枪想让北野打闹灵堂为牧村报仇。
牛逼的面瘫大叔北野,想都不想直接开枪干死了笑面虎警察。
他其实早就洞穿了一切,只是不说而已。
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帮你的外人,都在从你身上榨取着最大利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与虎谋皮就要防范被虎吃掉。
工作当中我们更应该小心那些时刻对你笑嘻嘻的笑面虎,很多时候都是拿你在当刀用。
故事更告诉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合法地努力赚钱,创造更好的生活,远离纷争和是非。
明天第三部,看面瘫大叔如何复仇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于HKIFF49】张吉安对于母亲角色一贯的敏感有表达欲,叠加他最擅长处理的种族宗教冲突问题,对伊斯兰社会女性处境从第一帧开始即行批判。不过电影叙事的话题庞大就不好找重心,难免有些段落的节奏拖拉,两位女主的表演煽动力也比较一般 ,3.5…意外导演亲自到场,完成一场高质量的映后QA,补充了很多电影的创作背景,蜗牛戴胜鸟雌雄同体等等意象的解读,更加感受到他作为男性导演罕见的对女性的友善和反思,+0.5
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
4.5 hkiff49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就生育議題而言,比《虎毒不》站得更高,反思更深;傳統及教條強加於人,非自願生育造成的悲劇往往無可挽回;有時候,避孕才是真正尊重生命的方式。張吉安這鳴地圖炮,注定不會討好。
有一颗呼之欲出为电影节制作产品的心
Hkiff49 从南巫到五月雪到这一部 反思自己是不是作为非此文化背景的人像在欣赏一场奇观 如果抛开这个想法 我真的挺喜欢很经典的语言 象征 还有他已经自成风格的拍摄和表现另外 最近正好在读马来作家的书&昨天刚刷了半天戴胜的视频&早晨梦到有人怀孕 这就是关注即存在么
【马来西亚】虽然还没有等到《五月雪》,但居然提前看到了这部。这片土壤仿佛向其输送了无数灵感,信仰、价值冲突、枷锁、议题、民俗…放送电影时的人工“手”,斋月下不同身份的人做出的配合与适应,始终保持着一种最灼热的关注,但偶尔陷入民俗纪录片的质感。尤其对比才看不久、同样聚焦生育的《四月》,它一次性想要装下太多,反而陷入削弱角色故事而必须塞下元素的飘忽不定。作为两岸三地连同海外资源狂砸不断的许恩怡,表现有些灾难;Ivana的片尾曲真的好好听。
还是张吉安一贯的风格,将马来民俗文化与现实结合。也是又一部男导演对女性命运与女性议题的关注。个人还是很喜欢的。片尾曲竟然是之之唱的!
2024tiff 看的人昏昏欲睡,从视听说没什么调度,即便是用了一些有想法的镜头,也没有太大作用。内容更别提了,以为张吉安去年和那扇门有竞争,这次拍了个类似的。实际上远远不如。叙事直给简单,导演毫无深挖的欲望。民俗的添加更像是大学生毕设的做法。婴儿与母亲身份的联系已屡见不鲜,想以题材夺人眼球也根本行不通。加半星给映后可爱的导演和演员
内核太沉重的一部电影,前1/3看得一头雾水,从两女子相遇以后渐入佳境,不断抽丝剥茧,直到天师被抓完成对片中女性的“救赎”。就算塞了很多民俗元素也不能消解生育本身给人带来的恐惧和母职自身的残忍。灵感来源于covid,足以见得不可控的灾难对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影响。就是电影院那一段的表演看得我实在是一头雾水…片尾曲超好听!
#NYAFF2025# 还是张吉安的风格,敏感的社会议题➕宗教元素。QA导演透露前期采访了18位受侵害的女性。这种认真做功课的导演值得尊敬。
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想法,但叙事上略显单薄,也不难看到男性视角下对这类议题思考的局限。不过这是一部了解完一些背景之后能够更好地去回味的电影。
张吉安将魔幻融入现实,直视马来西亚社会难以启齿的禁忌,加上廖子妤细腻表现、许恩怡苦练口音演出,为凡世里受苦的女性发声。
作为委托创作塞满了内容,但完全无暇展开讨论。许恩怡几乎以一己之力拖垮了全片每一个情感高潮,边看边感叹“怎么可以演这么差”的程度……
#Hiiff2024是枝裕和要是能看过这个也不至于把《掮客》拍出那个鬼样子了(
强忍着困意,一直想着来都来了就看完吧🤣捱过了漫长的前一个小时才渐入佳境。结尾太震撼了。
选题很好,但有点拍烂了,好多部分都想快进。导演只是把主题带出来,完全没有深挖
6.17 SIFF 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