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好时光

Good Time,命中有罪(港),失速夜狂奔(台)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本·萨弗迪,泰丽尔·韦伯斯特,詹妮弗·杰森·李,巴克德·阿巴蒂,内可罗,苏利芒·西尔·萨瓦内,菲尔·卡帕多拉,肖恩·雷伊,巴迪·杜瑞斯,马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好时光》剧照

好时光 剧照 NO.1好时光 剧照 NO.2好时光 剧照 NO.3好时光 剧照 NO.4好时光 剧照 NO.5好时光 剧照 NO.6好时光 剧照 NO.13好时光 剧照 NO.14好时光 剧照 NO.15好时光 剧照 NO.16好时光 剧照 NO.17好时光 剧照 NO.18好时光 剧照 NO.19好时光 剧照 NO.20

《好时光》剧情介绍

好时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尼克(本·萨弗迪 Ben Safdie 饰)和康尼(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 饰)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尼克患有认知障碍,所以要按时接受心理医生的诊疗。康尼策划了一场抢劫,但最终,这个抢劫计划失败了,康尼幸运的逃脱了警方的追捕,可是尼克就没这么走运了,他锒铛入狱。 康尼想要将弟弟从监狱里保释出去,因为这个地方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然而,保释金要1万美元,尼克根本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凑到这么大数额的巨款。只剩下最后一个方法了,康尼决定帮助尼克越狱。然而,他的越狱计划和抢劫计划一样糟糕,等待着他的,是接二连三的意外和麻烦。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秘域灵电海滩海星全程直击第二季教宗的洗手间花木兰孤注一掷:巴西国家队新夏威夷神探第四季女王们灯火黄昏大太监大师第一季尸病污染浮生六相爱情尤物追凶三少年太极魂之初出茅庐西关大少普什帕:裁决南家三姐妹甜品别腹无痛凯恩毒枭第三季狂暴3:击倒总统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脚本芸人鬼三惊美丽的黄昏声之形TheEmpire:法之帝国月球

《好时光》长篇影评

 1 ) 美国独立电影的新形式 ——评电影《好时光》

美国电影一直以丰富的商业片而闻名,因此美国商业电影的竞争非常激烈,但仍然无法阻挡不断涌现的新人导演。

他们表现出了独立电影的新形式,将艺术风格与曲折的故事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

电影《好时光》以时间顺序,讲述了兄弟两人抢劫银行后,弟弟被抓,哥哥设法营救的24小时。

故事矛盾冲突紧密,具有紧张性和波折性。

在视听语言方面,电影以一连串特写镜头开场,将人物的情绪直观的传递给观众,提升情感张力。

人物面部特写镜头甚至贯穿这个电影,将各个人物状态快速、直接的投向观众。

并且电影几乎全程使用了手持拍摄的方式,表现出强烈的不稳定感。

在声音方面,经常是同一个时间几个声音此起彼伏,以至于观众难以听清对话。

这些画面和声音元素与快节奏的剪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听风格,也强化了人物紧张不安的状态。

同时,电影还大量使用了风格化的灯光和具有动感的电音。

电影中,对色彩的风格化使用非常多。

当主人公与女友在出租车上谈话时,窗外一闪而过的街灯和车内手机成为唯一光源。

因此,整体环境十分阴暗,表现出主人公的劣势处境。

并且,一个人脸上是红光,一人脸上是蓝光。

这表现出两个人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同时,镜头贴紧演员的面部,传达出强烈的压迫性。

在电影中,这种表现方式,在表现两个人的人物关系时经常使用。

而对于底层人物的呈现也是导演萨弗迪两兄弟独特的创作视角。

他们经常塑造社会边缘人的形象,表现他们混乱的生活状态和行为后果。

电影中,主人公康尼为了救出弟弟使用了自己一切能想到的合法和非法的手段,但是最终自己却被捕,而弟弟因为智力问题被送入心理辅导中心,有了真正适合他的归宿。

哥哥的一切努力最终成为了荒诞和无力,表现出沉重的无力感。

一切努力归位虚无,自认为好的方式并不适合自己或亲人,这也是社会边缘人的真是状态。

综上所述,导演用独特的视听语言手法和社会关注点,表现出不同于主流美国电影的影像风格,在主流影像风格之外进行创新,表现出自己的影像风格,并且导演之一,本·萨弗迪还在其中演绎了智障弟弟的生动形象,因此,本片在多方面都值得电影创作者深入学习。

 2 ) 午夜彩灯酒会

要恢复每天两部电影找感觉了。

这开场了不起啊,问一个认知能力明显不强的人一些带有引申义的句子,来治疗或测试一些什么东西,这是静穆的戏剧性,没有冲突,一切对比自在人们心中。

自由联想竟然能被这样利用来教育人或者引出回忆,我傻了。

无需在证明的事实,连续的特写只适合宽荧屏。

城市生存日记,穷苦人的冰箱,每一幕都触目惊心,就连日常的看电视也既充满戏剧性,又那么日常,不得不说,萨夫迪的本子写的真是好。

音乐总像是宗教,世界和电子音乐的混合体,还蛮适合充满霓虹的城市。

一路都在编造谎言,总感觉这部比《原钻》药味儿更重。

依旧是层出不穷的状况,一刻也不停歇,黑人保安被抓走疯狂呐喊失语的那一刻,就像是黑色幽默的顶峰。

竟然又有点公路片的影子,但好就好在什么都有,根本看不清,说是两兄弟,也像是《逃狱三王》。

不断鸠占鹊巢,利用假身份,也是给《寄生虫》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萨弗迪兄弟喜欢画圆,开头对应结尾,人群不断走向对面,他在人群中呆立,目光黯然。

 3 ) cross the room if you've ever been lonely

cross the room if you've ever been lonely…有谁没经历过这些麻烦 大胆的美学尝试 高噪点 色相不准 镜头眩光 导演尤其偏爱特写镜头 简直是21世纪的卡萨维茨 最难得的是 看似一发不可收拾的情节 其实暗含诸多情节走向的可能 走错一步 便走向另一种发展 这便是没有剧本的剧本 生活也是一出没有剧本的表演 随时可以戛然而止 而暂停的方法又有一千一万种 影片最后能归于冷静的思考 这一点真的很棒

 4 ) 《好时光》——无端而个性的消耗

本文写于2017年,比较喜欢萨福迪兄弟,当时也看了《天知道》。

影片在戛纳放映时让一众媒体人大呼过瘾,如今在美国发行更是让萨福迪兄弟大火,而在这之前,他们还是游走在纽约街头和好莱坞电影中心边缘的独立电影作者,凭着单纯的冲动和热爱拍着自己的小成本影片。

不过作为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唯一的80后导演,兄弟俩早已在十年前就去过戛纳了,2008年《被抢的乐趣》(The Pleasure of Being Robbed)入围导演双周,2009年《去采些迷迭香》(Go Get Some Rosemary,后改为“长腿爸爸(Daddy Longlegs)”)再次入围,2014年《天知道》(Heaven Knows What)去了威尼斯,还拿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看起来两人属于“电影节选手”,然而相较具有类似特质的导演如肖恩·贝克(Sean Baker),凭《橘色》(Tangerine,2015)在圣丹斯收获好评,今年的《佛罗里达乐园》(The Florida Project)在戛纳导演双周首映且成为颁奖季热门,更不用说从80年代中期凭借独立电影在圣丹斯、戛纳崛起的科恩兄弟、贾木许等大咖导演,兄弟俩这些年似乎一直没“混”出来,要不是遇到帕丁森这位“影迷”,或许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待被发现。

这次的合作明显较前作升级,围绕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饰演的康尼(Connie)这一角色展开叙事,情节更加紧凑和戏剧化,加入明显的类型元素,又有着相对一贯的承接,如摄影风格和画面元素、相似人物设定(年龄、阶层、生活方式等)、电声配乐、强烈极端化情绪,以及对现实的偏好。

影片展现的是关于劫匪和兄弟情谊的故事(虽然导演创作时没有想到表现“兄弟”),主要部分都在“劫匪”这一点上,即康尼为了解救弟弟不得不做出各种选择、一步步走向极端的过程。

叙事节奏很快,且几乎没有停歇的意思,只要一让观众产生这种倾向接着就开始反转,比如抢银行坐上车之后、警察盘问之前,甚至康尼和女孩相处时(尽管有被追捕的担忧)都让人以为“危机”已被康尼成功化解,而情节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走向下一个“危机”,推着康尼不断去处理,也推动观众将焦点维持在康尼神经紧绷的状态中观看下去。

当然除了叙事上的直接引导,贯穿整部电影的电子音乐配乐不容忽视。

充满现代感和噪音化的音乐不仅与画面相契合,匹配人物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更是传递着人物心理节奏,强化影片的强烈风格。

两人街头被警察追捕的奔跑镜头,警笛等环境音、各种打击乐加上持续的电子音轨,直接延续至弟弟尼克(Nick)进入监狱的场景,而这时将近20分钟的影片开始出字幕,前面的一系列紧张时刻才只是一个引子。

影片的节奏感同时也通过摄影和画面的表现方式直观呈现出来。

摄影师是导演一直合作的肖恩·普莱斯·威廉姆斯(Sean Price Williams),延续了之前作品流动、粗砺的影像质感,然而更具表现性。

大量贴近人物的手持跟拍和特写,最大化呈现内心情绪,加上快节奏碎剪,以及偏离中心、倾斜构图,都成为表现性而非纪实性的技巧使用。

摄影机稍远离人物时,像康尼穿过走廊的运动镜头,得知带错人后下楼梯走向女孩房间的镜头,或孤注一掷或踌躇无措,也都是情绪的展露。

另外,画面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对立色彩和色光的使用不仅传达出现代元素的节奏感,其视觉的强烈性和刺激性也是内在的表现。

刺目的红色喷雾染料,快餐店厕所的红白蓝三色对比,黑人女孩家里不同房间的蓝、红、绿、紫色光,游乐场里的红、蓝、绿光以及邪典(cult)趣味元素,甚至夜晚街头、车内光效等,风格化的现代感影像又映射着人物和事件走向怪异化、极端化。

至于片中人物,哥哥康尼最具复杂性和层次感,他的情绪突转是影片推进的催化剂。

像是每一个紧急时刻或是无路可退时他脱口而出的扯谎,维持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和同情以最大程度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目的又都是出于对弟弟的保护而让人不禁替他庆幸,虽然事情最终走向失控(被女孩发现以及选择暴力手段殴打保安),他在雷(Ray)的面前还是表明两人不是一类人。

智慧、冷静、极具行动力,甚至是迷人的,却异常极端、掩饰冷漠和危险,这一角色也让帕丁森拿到戛纳影帝的提名。

而其中雷的角色与《天知道》中的Mike有着相似性(同一人扮演),导演似乎喜欢让他在镜头前跟别人不断讲述。

另外本尼·萨福迪(BennySafdie)饰演弟弟尼克,可看出他的表演潜力真的很大。

从影片的成功可以看出类型创作的多样化趋势及艺术性更广泛的可塑性,虽呈现的是犯罪类型,却依然保有艺术上的个性化追求。

比如在现实感的表现上依旧是街头实景拍摄,场景、人物都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导演甚至专门参观监狱);在大的因果关系线索下,人物动作单元由外部突发事件相连而不是因果链条延续,某种游戏感和宿命感被强化;画面、音乐表现的风格化较前作更加突出,反而表现为一种类型元素的扩张。

艺术性和类型元素的融合不仅保留影片的作者性,也能使其更加“好看”。

当然影片也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只有在第一次且从头至尾完整观看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的情绪张力,似乎是难以保留下来的。

这或许与其对人物的刻画几乎完全集中于“即刻”变动有关,而对过去经历、事件前因点到为止,增强了现代感和游戏感。

就像结尾与开头似乎又构成了一个循环,而这中间发生过什么吗?

 5 ) 影评,好时光 Good Time

说起Robert Pattinson,笔者脑中立即跳出两行信息!

一,《暮光之城》的男一号、Kristen Stewart的前男友二,相貌出众,演技平平主观而片面的论调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直到今日,笔者有幸接触了电影《good time》,才终于摘下了这副”有色眼镜“。

美国电影《Good Time》(好时光)作品类型:犯罪、剧情主要演员:Robert Pattinson(饰演Connie)故事概述:讲述银行劫案后,弟弟Nick被警方控制,侥幸逃脱的哥哥Connie为了救出Nick而采取了一系列疯狂举动上映时间:2017年8月11日在美国上映

作为一部风格鲜明、格调异常的影片,Safdie兄弟用电影语言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非凡才华。

不俗的评分,超高的人气,显明了一切。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镜头,走进故事,边看边聊。

I,明星演员,演技大爆炸Robert Pattinson献上影帝级表演!

从《暮光之城》的Edward到《大都会》的Eric,从《沙漠女王》的Lawrence到《迷失Z城》的Henry。

近年来,Robert Pattinson不断尝试新角色,拓宽戏路,打磨、精炼演技,挑战极限。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成长不少!

曾经那个“雏鹰展翅恨天低”的懵懂大男孩,如今已经华丽蜕变成了“雄鹰展翅吞天下”的成熟演员。

剧中,Robert继续挑战自我,饰演一位内心充满矛盾的悲情人物Connie。

(何谓“内心矛盾”?

一方面,他不务正业、妄想不劳而获;另一方面,他又特别关心患有智障的兄弟Nick)

当所有的负面情绪(人生窘境、现实压力、内心纠葛)汇集在一起时,Connie失去了理智,踏上了不归路。

这一路,五味陈杂,各类情绪纵横交错。

打劫时的紧张->逃跑时的慌张->得知Nick被警方带走时的焦急->由于赎金不够、无法”开后门“救出Nick时的无助->去医院营救弟弟时的忐忑->发觉救错人后的愤怒->利用瘾君子提供的线索、发现一线生机时的激动->计划落空后的懊恼->最终落网时的茫然

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绪,被Robert Pattinson完美演绎出来,惊艳!

(说句题外话:从某方面来看,Robert Pattinson与Daniel Radcliffe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历练方面有不少共通之处。

)II,电子音乐,high爆全场Oneohtrix Point Never(Daniel Lopatin)的加盟,使得本作的音乐编排完全凌驾于剧情之上,特别突出。

轰鸣不息的电子乐章配搭上如梦似幻的视觉影像,足以让观众迷失在导演与音乐监制营造的迷幻氛围中,不能自拔。

不过,浓重的配乐烘托是一柄双刃剑!

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有其显著的劣势。

就优点而言,可以让每个人在观影过程中全情投入,宛如打了鸡血一般,疯狂痴迷!

从缺点来看,这种喧宾夺主的设定套路颇有哗众取宠之嫌,形式大于内容!

III,手持摄像,粗糙、迷幻、带感手持拍摄的大量运用,是本作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虽然画面的晃动感与用光的随意性,让不少观众颇有微词,但平心而论,或许只有这样的画面质感才可以无缝衔接上狂躁、迷幻的背景音乐。

狂乱、疯癫、粗燥,阴暗、杂乱、虚幻,本作的影像风格,真是莫名带感!

IV,故事片段,散乱、无趣、彷徨如果导演Safdie兄弟可以用心编写剧本,如果音乐监制Daniel Lopatin可以稍许收敛一些内心的躁动与激情,如果影片的构思可以平衡一下剧情、音乐与画面三方的比重,或许这部作品的成色又会再度提升。

可惜这只是“如果”!

在我看来。

强势的配乐,直接吞噬了弱化的叙事,剧情的走向犹如“嗑了药”一般,致迷致幻。

全程单靠Robert Pattinson一人的玩命出演,根本无法撑起整条故事链,尤其是剧情进入下半段之后(就是从“Connie坐在车上听瘾君子自述”开始),节奏一下子凌乱了,随之后续的叙事环节一蹶不振...

纵观全片,作品在音乐上的强大表现仍然无法填充剧情饱和度上的极度缺失,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形式主义”的空洞感。

虽然观影过程爽快度爆表,但曲终人散之时,这一场迷幻、茫然的春梦又能留给观众多少回忆?

导演★★★☆☆(风格浓烈,相比于两人3年前执导的《Heaven Knows What》更为偏执)演员★★★★★(Robert Pattinson的主演+Benny Safdie的客串,配的不错)剧情★☆☆☆☆(单线剧情,很弱,与配乐、画面相比,更弱)视效★★★★☆(手持拍摄,很随意、很带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下去)音效★★★★★(迷幻电子音乐很牛,完爆剧情;Iggy Pop献上的ED“The Pure and the Damned”也是让人眼前一亮)推荐度★★★☆☆(对于剧情党来说,这部作品纯属“鸡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部影片绝对不会让你无聊)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6 ) 真实与梦幻此消彼长

首发于公众号 虛穴取繭(ID:Cocoonics)

观影回来已经夜深,背景资料就不放了,毕竟我还是认为影评本就是观影后的解读。

《好时光》的观影体验充斥着各种晃动的镜头,噪音感的电子配乐,以及让人措手不及的聒噪混乱突发状况,(但大部分观众仍旧评价“看得很爽”,估计这得多亏萨弗迪兄弟利落的剪辑)接受了这样粗粝的电影风格以后,倒觉得它做到了难能可贵的一点——没有让戏剧化的意图盖过了影像的真实感。

困兽之斗,且是头脑清醒的困兽,观者很易如坐在罗马斗兽场,以追求刺激的目的轻松又玩味地欣赏整部电影。

的确,就像人们总是为速度与激情买单那样,惊心动魄的紧张下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但《好时光》胜在把好莱坞套路式的“以反转为手段”的故事讲得真实,能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

就拿最近大热的豆瓣404了的韩片来说,一个劲的慢镜头抒情不提,回家半路的反转,加上结尾飙车戏无论如何都让人无法信服,以真实题材改编的电影倒还不如全虚构剧本来得真实。

现代电影导演对运动镜头有种狂热的嗜好,现在的美国独立导演估计也对近景手持、迷茫的街头一代有种狂热的嗜好。

又是通篇手持晃动加大篇幅的近景,喧闹而混乱的毒品,犯罪,还有比较突出的一场游乐场戏,这些元素熟悉得就像今年圣丹斯同出自美国独立导演之手的《沙滩鼠》(Beach Rats)。

不过两部片气质完全不同,前者尽力地挥拳,向生活,向命运,向自己所认定的对错拼命发狠,只可惜这股蛮力因为最根本上的原因而无法发挥作用,与真正的”好时光“背道而驰,归咎于社会。

而后者,更关注个体,畏畏缩缩,在自己的人生决定中犹豫不决,所以浮浮沉沉,将仅有的力气都花在内耗。

两个主角,两条线,兄弟俩一明一暗。

故事开始于冷静机警的哥哥康尼带着有认知障碍的尼克去抢银行,逃跑途中弟弟撞上玻璃被捕。

哥哥逃脱后,去非法机构保释已转移医院的弟弟失败,花了大功夫救出的人又摆了乌龙。

别看《好时光》剧情剑走偏锋,仿佛人生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其内核却仍旧是个带着强烈社会批判性质的电影,甚至带着教育意义,“你的人生是由你作出选择的”,简直积极向上。

但究竟社会上存在这样的一个群体,责任是否在个体,而个体又是否真的有得选择?

答案在电影里,立场鲜明。

哥哥一昧认定心理医生所做的治疗是在伤害他,回忆起让弟弟流泪的伤痛过去对他毫无好处。

他的种种行为本质原因不在于人格,在于缺乏教育:因为不懂心理学,所以对治疗中心抱负面态度。

因为不懂法律,千方百计冒险为救可能被判无罪的弟弟。

人物塑造上,他是一个头脑清醒,反应迅速的人,他每作出的选择都是深思熟虑,但目的都是为了逃避责任。

是出身使他走上这一步,他与认知障碍的弟弟相依为命,另一个唯一的亲人只是奶奶。

这样的家庭设定与他半夜求助的那家人一样,年仅16岁的少女也和奶奶(grandma,不确定是婆婆还是奶奶)同住。

老年人需要吃药早睡,哥哥问少女平常干什么?

答案只能是彻夜不睡看电影,并交过贩毒的前男友,毫无危机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地仍由他摆布。

她长大了,又会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导演似乎有意塑造单亲家庭的问题形象,哥哥的女友家庭也是只存在母亲,且又是一个完全被哥哥控制的状态。

在这些角色的衬托下,整部电影充斥着无穷无尽的争吵,歇斯底里的吼叫和不分缘由的暴力。

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有要命的真实感,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走上街头拍摄罗马人民的痛苦,萨弗迪兄弟就拍摄美国底层街头青年的浑浑噩噩。

继《天知道》后,这两兄弟再次聚焦少数群体,塞给美国的社会底层一个放大镜。

我们就这样随着电影见证每个最终走到社会边缘的人,是怎么被命运的齿轮推上“无可奈何”与“别无选择”的岔路。

影片的开篇与结尾的静与中间一个多小时的乱象对比即见导演功力,风格化得来可以迷幻坐着过山车,静下来时,哪怕只是弟弟与心理医生的面对面对话的脸部近景互切,问答来往之间,弟弟无声地涌出一滴泪,就已足够震撼。

而接近尾声部分,弟弟被转移到心理治疗中心参与游戏的镜头,也让人心碎。

“如果你曾感受到爱,请走过这个房间”,中心的老师这样说,弟弟走了过去,爱人的与被爱的都一样脆弱,一样迷茫,他们看似有得选择,却不一定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压抑又无助。

一个漫长得无以复加的夜晚,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被放大让主角与观者都精疲力竭,难得我们能让往后坐一坐的夜车航拍部分,让观众一直习惯近在鼻尖的人物突然就显得极度渺小。

一条条高速公路就像“吃豆人”的游戏页面,也像我们常能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的警匪追逐空中直播。

我们的主人公不过是一头困兽,因为一个接着一个命定般的意外与错误叠加,编织出一张命运的巨网,谁都逃不掉。

影片一开头医生就问过弟弟“猫和老鼠”的词汇联想游戏,而有趣的是自从医院后每场追逐戏都是俯视视角,从陌生奶奶家偷车逃出,再到从游乐场换保安车逃出,到最后被警察在楼下抓到。

不知是不是想表达和弟弟在一起的时候,弟弟仍是那个可以自主选择的人,还是想在第一场追逐戏给《猜火车》(Trainspotting)的爱丁堡街角来个致敬。

总的来说,制造梦幻的同时记录现实,手持摄影从一种记录的手段演变成普遍的电影表现手段。

一直以来,萨弗迪兄弟让人欣喜的一点就是,打破了边缘化人群的既有印象,用摄像机近距离地凝视人们的七情六欲与思想,剥去标签的表皮,把血肉直接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长按二维码关注 虛穴取繭凭一己之力写出用心的文字

 7 ) 影片在演绎主线剧情时,一直不断从侧面揭露严酷的现实社会问题——单亲家庭暴力问题

好时光,对于片中的男主兄弟俩而言,只是二人追求的梦想而已,面对他们的现实却是——“不是好时光”……康尼锒铛入狱,尼克进入精神病院进行强制心理治疗,——治疗的结果是,周围弱智人群的环境,使其心理逐渐更扭曲、更弱智……影片在演绎主线剧情时,一直不断从侧面揭露严酷的现实社会问题——单亲家庭暴力问题。

单亲家庭的暴力行为往往给幼小的一代造成严重的后果,如片中男主康尼的弟弟尼克出现认知障碍的心理问题,无不与其有暴力行为的奶奶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康尼要带弟弟抢劫银行的原因,他希望能以此获得足够的资金,带着弟弟远离这个糟糕的家庭、远离无休止的让其不断回忆痛苦的心理医疗,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另一个受单亲家庭迫害的就是男主的女友科里,科里家中只有唯一的亲人母亲。

在康尼去科里家求助时,科里与其母亲无休止的争吵,也折射出科里的家庭也很糟糕,这也是为什么科里能决定愿出1万保释金帮康尼的原因,虽然没能如愿,被母亲取消了信用卡,但她对于同受家庭暴力之苦的康尼而产生的同病相怜之情也被折射出……也可能是导演的故意安排,康尼半夜求助的陌生人一家,也是一单亲家庭,也同样是家中唯一亲人是奶奶的一家。

年仅16岁的少女克里斯特尔也和奶奶同住,而康尼进其家后,听到的都是奶奶训斥、责骂克里斯特尔的话语;而康尼询问克里斯特尔平常干什么时?

答案是彻夜不睡看电影,结交贩毒男友……这自然也折射出小姑娘是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中成长出来的,若其奶奶真的疼爱她、关怀她,她也绝不会走上歪路……整部电影从侧面折射出无穷无尽的争吵、歇斯底里的吼叫和不分缘由的暴力……康尼很疼爱自己有认知障碍的弟弟尼克,为了使他能远离“巫婆”般的奶奶,远离无休止的让其不断回忆痛苦的心理医疗,康尼决定带弟弟远走他乡,给弟弟一个健康的新生活……而筹措资金的途径却是铤而走险——抢银行……康尼与尼克在银行柜台前,通过纸条威胁,使面无任何表情的女收纳员将钱如数给了二人……二人轻松地有惊无险地完成抢劫,坐上事前约好的车后,却不料中了女收纳的计,——钱袋中暗藏一彩弹……彩弹爆炸,车中顿时红烟滚滚,车不仅撞车抛锚,袋中的钱也被染上红粉染料而如同废纸……二人慌忙逃窜时,身上的斑斑红迹惹得警察询问,本该镇定时,有认知障碍的尼克却撒腿就跑,这正中警察下怀……尼克被捕,康尼试图将其保释出,但其抢劫的钱因都染上了红染料,律师将这些钱全部占为己有后,让康尼另出一万做保释金……康尼只得求助女友科里,不料,科里的母亲私自将科里的信用卡取消了,使保释计划彻底落空……这时,康尼打听到尼克被看押在一家医院……于是,康尼决定铤而走险,想法从医院将尼克劫走……康尼巧施其计,成功从医院救出“弟弟”,并向同时坐医院大巴出院的一家求助,暂时进屋避寒……不料,进屋后,康尼发现救出的人根本不是自己的弟弟,——自己慌里慌张地给自己摆了乌龙……被救的人叫雷伊,是个售卖迷幻剂的毒贩。

听雷伊陈述,他与同伙在逃避警察追逐时,将一包钱和一瓶迷幻剂藏在了达什游乐园一恐怖屋……于是,康尼想找出这笔钱,希望能用此将尼克保释出……进入游乐园,二人不幸被一保安发现并报了警。

二人慌里慌张地将保安打晕,康尼穿上保安衣服,支走警察……因没找到那包钱,只找到一瓶迷幻剂,康尼决定拿着这瓶药,与雷伊进入保安的家,让雷伊联系其同伙克里发,售卖这瓶迷幻剂……倒霉的是,售卖不成发生内讧不果时,住所遭警察围堵,康尼锒铛入狱,雷伊掉楼摔死……尼克被其奶奶送入精神病院,强制接受治疗,在周围充斥着智障人群的环境中,尼克渐渐被同化、心理被扭曲……

 8 ) 一个人的好时光

整部电影就像是哥哥康尼一个人的“英雄情结”,治疗师让自己的弟弟流眼泪了,所以要带他离开这里;弟弟被捕了,需要救他出来。

弟弟觉得冷,那就带着他去温暖的城市生活。

好像他就是这样一直以弟弟的需求来行动的。

但是这一切也都是哥哥康尼在主导的,弟弟因为智力低下,一直都没有做出自己的选择,一直都是默默的跟在哥哥的身后,也从没对哥哥的违法行为做出任何的反驳。

弟弟这一种“存在”的状态就是康尼需要的所有了,电影里也有多次康尼向弟弟做出承诺的画面,承诺“从此以后就是我和你,我是你的朋友。

”在抢银行成功之后坐在逃跑车里,也想哄孩子一样问弟弟想不想抱着钱。

在抢银行的全程,兄弟两人仅有的互动也只是哥哥问“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

哥哥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一切马上就要结束了。

好像“没什么”就是最完美的答案了,哥哥康尼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兄弟,弟弟在他看来是一种证明,证明自己存在于一个特殊的世界和空间,好像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因为还有自己的兄弟陪在自己的身边。

哥哥康尼的心理状态也不能说是完全的健康,他可以利用身边的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在警察的看守下偷偷运出一个病人,在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之后,也能很快的重新分析自己的资源并作出新的计划,他整晚都在想方设法到弟弟的身边去,他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整晚都在完成自己的计划,像是需要“逃脱”的是他自己。

在暂时被陌生人收留之后,做好了之后的变装,以为弟弟安全的躺在自己的隔壁,他才有悠闲和只认识了一天的女生说他认为自己前生是一条狗,认为自己可以理解狗对自己说的话。

在匆忙的逃亡途中,还会为新闻里被虐待的狗担心,就是不想身边刚刚和自己一同死里逃生的人多说两句没用的话,认为他只是一个没用的毒贩,“只能靠妈妈和政府养着的社会垃圾”。

弟弟有一点天生的智力残疾,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情绪起伏变化突然,好像对周围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参与感,不论是被拉出医院,还是被带着抢银行,他都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只是偶尔扯扯自己的面具。

在被捕之后,尼克在医院里接到了奶奶的电话,奶奶想要他告诉警察康尼和赃款的下落,尼克在这里也是整部电影中情绪发泄最严重的一幕,尼克一直在重复自己要去和康尼一起买一座小农场,只有康尼才是自己的亲人。

(私以为这里有点类似《人鼠之间》)兄弟二人的奶奶也有点点的分量,多数只是存在于台词中,弟弟在诊疗室里提到的小时候关于煎锅的疼痛,在监狱里通话时喊出的“你根本不关心”,在康尼扔被追捕时就已经在电视台接受采访,对镜头讲述自己的“含辛茹苦”。

这个角色真正露脸的时间实在太少。

康尼被捕之后也说明了所有的计划都是他主导的,弟弟由于智力残疾不能入刑,只是继续的入院治疗,在治疗时还是僵硬的跟着其他的人一起移动,哥哥之前一直都很反对自己弟弟入院治疗,觉得自己的弟弟和其他的“怪人”不一样,只要有自己在他身边尼克就一定会没事的,觉得自己是弟弟的救世主,但是最后也只是把弟弟送回了医院。

毒贩同伙坠楼的前康尼还是有反抗的想法的,之后好像也只是认了,明白自己的好时光结束了,兄弟两个就像两颗流星一同坠落,燃尽之后变成展览的石头。

 9 ) 因为太喜欢配乐加分

看完几个小时,音乐依然在脑中循环,竟然还蛮喜欢的。

迷幻的bgm是此片的灵魂,让一部普通粗糙甚至混乱的犯罪片变成了绚丽的mv,喧宾夺主到我可以忽略很多其他元素的存在。

其实自己不太看这种类似的片,上一次有这类型即视感的还是《南方车站的聚会》 但南方车站的血腥暴力实在是多了些……困兽犹斗的混混为了智障弟弟一路骗人骗财,一场连一场的错误与奔逃,如果没有主角两兄弟的演技和配乐,观感应该会差非常多,但配上goodtime一片名和五光十色的灯光以及颠倒迷乱的手摇长焦,就有一种让人甩头喝酒的嗨感…………然后我还想起了前段时间刚看的新蝙蝠侠,虽然一个是商业大片一个是独立电影,但不知为何两部给我的遗憾都有些相似:摄影美术配乐极具特色,主角撑起了全片的张力,但可惜的还是剧本始终……还是差了些。

想起蝙蝠侠还真是因为好时光选中帕丁森就……马导你第二部可以再打磨一下剧本吗如果说帕蝙是湿漉漉流泪猫猫头,那康尼就是像一个影评说的“一只崩溃边缘的野狗”,辣得很

 10 ) 致好时光

我以为我看懂了这部电影,又似乎并没有。

剧情很直白:哥哥带着智障的弟弟抢银行,弟弟被捕入狱。

哥哥让女友从女友妈妈的信用卡里取出一万美金把弟弟赎出来,女友妈妈毕竟吃的盐更多一些,迅速将信用卡报停。

哥哥从电视里知道弟弟在狱中斗殴住进了医院,于是经历了各种曲折将弟弟带出了医院。

怎料醒来后的病人不是弟弟而是因贩毒入狱的亡命之徒。

一位好心的黑人大妈让他们在家里留宿一晚,十六岁的黑人女孩一脸无谓的跟着哥哥和毒贩去医院救弟弟。

弟弟没救出来,黑人小女孩被警察带走,毒贩试图逃亡的过程中坠楼身亡,哥哥被捕入狱,弟弟回到之前的理疗所。

这部电影很像一件后现代艺术品。

如同后现代艺术试图抹去高雅与通俗的界限一样,打破传统犯罪片的套路,没有精心设计的高智商犯罪,也没有机智神勇的警察,随手抓了个普通案件,稍显愚笨的罪犯,以及自然却又有些不可理喻的行径。

叙述过程尽量消解故事件本身的因果关系,打破常规的理性和秩序,将非理性,无序,与一种毫不做作的真实可能完美结合。

为什么要去抢银行,为什么要贩毒,为什么要跳车,为什么要在大半夜跟着两位陌生男人出门,为什么要回到理疗所,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似乎表达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表明。

整个故事剥离了生活的常规性和合理性,展现了一个偶然事件和现实。

就像萨特的那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人类的存在最初是不具有任何预设的意义和本质,而是我们的行为赋予了存在无数种可能的本质。

一个月前跟同事翘班去看的这部电影。

本以这为是一部像《miss sloane》或者《accountant》这样个人英雄主义让人大快人心的犯罪片。

看完后发现竟然是一部让人无法用理性分析,只能用情绪来感受和体验的佳作,像极了读完加缪的《局外人》后不知所措的震撼和无以言表的深入而彻底却又似乎微不足道的共鸣。

突然想起这部电影竟是因为看到关于犹他大学一位天体物理专业女博士失踪多日后定性为抑郁自杀的报道。

更确切的说,是想起了这部电影名字,好时光。

我不知道32岁的唐姑娘到底经历了些什么阴郁迷惘的时光,但她一定有过很多意气风发的日子,比如冲破千军万马考入北大,顺利拿到美国全奖博士录取;也一定有过很多温馨惬意的瞬间,比如与家人朋友吃饭聊天,游山玩水。

我不知道一个光鲜亮丽的生命是怎样一点点跌入失意的漩涡,逐渐暗淡苍白,也不知道在她纵身一跃的瞬间,身体里充斥的是彻底的无奈还是彻底的解脱。

可是我的心觉得有些疼,涌出如同看完电影好时光之后那种深入而彻底的却又似乎微不足道的共鸣。

我想起六年前来自己来美国读博士的生活,想起其中的艰辛和困惑,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和忧虑。

国际学生这个身份在美国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一个有时限的暂住证。

这种暂住的状态随时可能因为某种不可预估的因素诱发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

或许在某个点上,会产生一种生命被抛在风口浪尖的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的沮丧和绝望。

等到风平浪静,到达彼岸,才真正安心踏实的过日子。

唐姑娘选择了在风口上跳进狂啸的浪涛,绝尘而去。

而那些风雨飘摇孤军奋战的时时刻刻,一次次自我否定和怀疑后依旧前行的悲壮,甚至那些毫无理智的念头和行为,都以一种自有的合理性存在着。

时光无所谓好还是坏,就像时间本身,没有颜色,形状,和气味;就像我们的存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意义和目的,一切取决于我们的行为以及对每一个行为的解释。

或许可以说,所有的日子都是好时光,因为每一个度过的日子都是真实的。

而我固执而偏狭的认为,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被认为是好的。

小时候以为人生就是心想事成,长大了发现,事与愿违才是生活的真谛。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真诚的活着,或者真诚的死去。

一切伟正光大的,一切荒谬渺小的,一切坚强明亮的,一切脆弱暗淡的,只要存在着,或着存在过,都是好的。

致那些好时光。

《好时光》短评

前半段不错,还有点紧张和刺激,到了后面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剧情走向难道不能专注在救自己弟弟上吗?扯了太多人物出来让本来就乱的电影更不安宁。不过大概是是太久没看罗伯特·帕丁森演戏的缘故了,感觉他演技进步了,该狠的地方终于狠起来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木讷。和16岁的黑人小姑娘那段挺恶心。

6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一部暴躁的电影:霓虹电音,纽约疯夜。延续《天知道》的迷幻写实风,手持摄影和长焦特写带来的焦灼感,拖扯到最后才得以释放。萨弗迪兄弟,前途无量。帕丁森演得也蛮好。◎年度十佳

11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真的不喜欢看这种每个人都fucked up的电影,好烦躁

16分钟前
  • 古早鲔鱼
  • 很差

戛纳没看成,没想到这么快就拿来为上海作结了。这么说来今年戛纳主竞赛有两部晃来晃去碎碎念的犯罪片,嫩牛五方确实华丽蜕变演技感人,比你国偶像剧鲜肉的觉悟不知高多少,但比起杰昆菲尼克斯还是差点劲儿,故事总体也比较平庸,就讲一个大脑短路医院救错人结果把自己也搭进去的贼,没杰昆那部好看。

1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我一直想知道,哪种染发剂能不用漂白就能染出金色。

18分钟前
  • K
  • 较差

这视角拍摄看着也太晕了吧 情节这么乱看着还晕

19分钟前
  • SX
  • 较差

領銜主演:Oneohtrix Point Never的電子音樂與Robert Pattinson。Safdie兄弟影像迷幻生猛,瀰漫焦躁感。正如同通篇無頭蒼蠅般亂竄的主角。很風格化,酷炫。但理性來說,缺點正是為了這種氛圍犧牲了劇本的人物塑造,尤其女角

20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SIFF 也是一部需要在电影院里看的 ?五方比以前帅多了(。音乐非常燥 故事可以再讲得好一点

24分钟前
  • cøsmic
  • 力荐

形式大于内容,没想到这种片子都能在戛纳受到好评。五方演的的确和以前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了,但是故事就是一个乱,不扎实,虚晃。

25分钟前
  • 小晨
  • 还行

几个fucked-up的人,干了fucked-up的事,得到了了fucked-up的下场,明明在生存线上挣扎还一个个自命不凡,思考着如何给社会做贡献,虽然愚蠢又肮脏,但细想还是蛮搞笑的。通体电子迷幻+霓虹渲染有点过于喧嚣,紧张气氛做得挺好,鬼屋寻宝一段还是很有意思的。

26分钟前
  • 望潮
  • 还行

Spectacularly stylized. The stunning use of the neon lights envelops the film in a surrealistic aura. A bit Cassavetes, a bit Sean Baker. This kind of heist film is really about class and the working class' discontents. Robert for the Oscar?

31分钟前
  • Amushi
  • 推荐

忠实制造速度,节奏与混乱,面孔的力度也无比惊人。

33分钟前
  • 喷嚏狗
  • 力荐

躁困了...

34分钟前
  • 树木希凉
  • 还行

对这类片子也审美疲劳了,但确实不错。最后一次四星,以后类似的最多三星。另外表演也就还好吧,哪有你们在戛纳吹得那么神。是为了鼓励花瓶成功转型实力派吗?

35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有佳句无佳章,前作那点灵气少了许多

36分钟前
  • 半弦月
  • 较差

年纪大了,看不动这么躁的了。

39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2.5。underwhelming. 很奇怪hype哪来的?比起《天知道》简直...无语。一个小时后剧本迷失的速度好似车祸现场直播。音乐嗡嗡得快被搞聋了。比起被吹的男主让我印象更深的还是Benny和来客串的搞笑Abdi :) 游乐场scene和结尾挺好,有几段戏完全在重复前作了。

44分钟前
  • julianafrinks
  • 较差

好时光就是,在穷途末路的一天来临前,在最后的黑夜里抗争过。二刷非常明确Iggy Pop片尾曲的点睛作用,某种意义来讲,他只不过想成为弟弟一个人的英雄。

45分钟前
  • 停用
  • 推荐

配乐非常抢眼了

48分钟前
  • 道臣岚
  • 还行

手持与电子乐充斥,观感不适。

53分钟前
  • 木偶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