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合约》给自己打上的标签就是治愈系爱情片,加上女主角是白百何,这着实会让人联想到在2011年大火的《失恋三十三天》。
电影前半段的确是有点在向《失恋三十三天》靠近,犀利毒舌的台词,轻松诙谐的幽默桥段,这些都是前者成功的元素。
但是在电影到1小时左右,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
我们可以为这部电影做个总结就是通过中式包装来展现韩式爱情。
当我们去了解下整部电影的幕后团队就会明白电影为何有如此强烈的韩国风格。
这部电影的导演,造型师,摄影师包括编剧都来自韩国,而演员却全都是来自中国本土。
不得不承认的是,韩国电影团队的加入确实给华语爱情片带来了优点。
比如讲究的布景,时尚的服装设计,以及唯美的画面塑造,那种文艺小清新风格透过银幕我们都能感受到。
但糟糕的是电影的剧情竟也是完全翻版自经典的韩国言情片。
电影主要讲述女主角俏俏拒绝男友李行的求婚,并与他签订分手合约,约定五年后两人还单身就结婚。
正当大家以为五年后的他们可以终成眷属时,俏俏却说出自己身怀绝症的事实。
这样的剧情设计实在是太过俗套,太过滥情,矫揉造作的有点过分。
关于绝症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韩国,全世界都已经拍到烂大街了。
而电影中的中国元素除了演员和拍摄地点以外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元素,加上僵硬化的植入式广告让人对电影的好感顿时骤减。
影片在前半段是用轻喜剧的形式来表现男女主角纠结的爱情关系,不过从俏俏吐血开始电影就直转急下变成了过分煽情的悲剧。
这样太过跳跃的故事编排是致命的,即便导演尝试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来推动故事情节,但是故事的转折依然来的突兀和僵硬。
甚至会让人觉得前半段完全是在拖延凑时间。
如果说有些电影是因为故事太过优秀而不怕剧透,那么《分手合约》便是剧情太过老套即便剧透也没多大关系。
相信几乎每个观众看完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了。
从商业角度来说《分手合约》是一部定位准确的指向型产品。
电影只要有几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些许接地气的场景和细节,稍微幽默逗乐的桥段,便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了。
而此片的目标群众就是热恋中的年轻情侣以及感性的都市白领,因而片尾导演来几个伤感的特写镜头,配上一段煽情的音乐,便能惹来容易动情的观众一阵痛哭。
但是一部电影能让人哭不能说明它是优秀的,从《分手合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卖弄俗套的滥情,这也恰恰说明了爱情片创新能力正逐渐枯竭。
说在前头,我没有花钱去电影院看,心里乐呵一会。
就是在快播上下载了一TS版一边凑合凑合的看着,一边心里默念着尼玛癌症思密达从片头开始,彭帅锅换盒饭盖的时候,字幕上打着,灯光指导,摄影指导,音乐,电脑特技,剪辑师,混音指导,服装师,化妆师..后面备注(韩国)我就想着,哎呀卧槽别是泡菜国大战癌症传染到北京了。
往后看,就深刻体会了,你怕什么,导演编剧就给你来什么。
咳出血!!!
白百合,你可是生过大胖儿子的,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咳出血呢!!
还有那啥,自称台湾九头身美女,你的脸怎么那么大号呢!
挡住镜头不算还影响信号!!
男闺蜜,真心无语了,人妖不像人妖,娘炮又扮不像,是学当年文章的贱男么?!
爱情片加上癌症的元素是当年我还在上小学时给泡菜国玩剩下的。
导演可不可以长点心,别这么忽悠人。
整个一狗血!!!
我和她分手了,2012年12月18号。
距离我们的纪念日还有2个月。
分手合约,我打了四星。
我明明知道,这是一部多么做作,多么矫情的电影,场景有多么的人为设计,可我还是在看完电影回到家,打开豆瓣给了她四星。
因为,我看哭了。
曾经,我和每个爱看电影的人一样,厌恶看到电影里出现男女主角得了癌症这个把戏。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癌症这个疾病。
直到,三年前,我查出得了一种叫骨肉瘤的病。
我才知道,电影里出现的不是骗人的。
四年前,我跟她在一起。
在我们喜欢的城市上着大学,每个月我坐3个小时的车去看她。
我们做每对情侣都会做的事情,看电影逛街吃各种喜欢的餐厅。
我们憧憬我们在这个城市扎根,憧憬我们结婚后的样子。
算命先生说我们不合,我和她都不信。
那时候我就觉得,有她仿佛有了全世界。
同样,她也是。
有女生约我出去玩,她就会哭着闹着对我说:你毕业了就要娶我。
我就喜欢用手掐着她的嘴巴然后亲吻她,在她耳边说:一定。
一年后,我因为打球被队友碰撞,那半年腿渐渐有或轻或重的疼痛感,于是去医院拍CT。
我被怀疑得了肿瘤。
当晚去了上海,入院安排穿刺活检。
七天后报告显示恶性。
那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完蛋了,连同我和她的爱情,也完蛋了。
在上海接受化疗的那段时间,是我人生最恐怖的日子。
至今,我提到上海这两个字,我心理都会犯恶。
想到那个每天挂水,上药,解毒,测血的日子,整个人都崩溃了。
期间,我发信息给她:我们分手吧。
我得了骨肉瘤,不知道治不治好。
她打我电话,给我发信息鼓励我,说有76%的痊愈机会。
我相信了她,我说你可以随时离开我。
大概一年的时间,我结束了治疗,2010年11月11日,我离开上海,我说我再也不要来。
接下来的小两年的时间里,我恢复的非常好,各种检查都是乐观的。
我和她,像以前一样,又在一起了。
我回到校园,我回到我喜欢的城市,回到了我爱的姑娘身边。
我以为一切又开始了我们憧憬的那样。
那时候,每个人都告诉我,如果你能五年内痊愈,不复发,你就正常了,癌细胞都没了。
我说,那我五年后娶你,好吗?
她说,五年又不长,那时候我正好27。
适合结婚,我们事业也该有起色了。
我等你。
五年,眨眼的时光。
很快就应该会过去。
可是,五年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长。
我计算着我手术后的时间,我幻象着五年后,大家对我说,你痊愈了。
2012年2月,我发现我生病的那条腿有不适感,我一直以为是天气寒冷导致的。
没想到这次来的那么快,半个月后我的腿完全走不动了。
她在QQ上和我说去医院复查吧。
我说我怕,怕真是复发了。
她安慰我说,不要怕,早发现早治疗。
我在你身边,永远。
那时候大四正在做毕业设计,我请了假回家,准备一个人第二天去复查。
第二天醒来,下大雨,几年未遇的大暴雨。
老妈打来电话,让我加衣服。
我强忍着内心的酸楚,不想告诉他们我一个人在房子这,准备去医院检查身体。
可是,我还是被母亲听出来了。
父亲知道后,顶着雨赶来,坚持带我去上海复查。
进上海的那刻,我知道,我完了。
三天后的报告,怀疑恶性。
父亲托人找了另一家医院,找到了当时国内治疗这个疾病的权威。
他建议了我继续治疗。
那时候我还抱着可以保守治疗的心态。
她安慰我,不就是化疗几次嘛,没事。
我的确以为事情会是那么简单。。。。。。。。。。。。。。。。。。。。。。。。。。。。。。。。。。。。。。。。。。。。。。。。。
此处省略我第二次治疗的一些过程。
因为我没有想好如何说这段我人生最痛苦的日子。
在第二次治疗期间,她来医院陪我。
照顾了我五天,然后回学校准备毕业的事情了。
在每次治疗的间隔期,我回家,她都会来我家看我。
也许是她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所需,每次治疗我的精神都还不错。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结束了治疗。
我刻意没去记第二次出院的日子,因为我觉得不吉利。
出院后的2个月里,她已经工作了。
她离开了我们相爱的那个城市,去了一个离我2小时候车程的城市。
12月18日,我跟她说,我们分手吧。
我感觉到了,我们没机会再在一起了。
我需要另一个五年,你等不起,我也不值得你等了。
她哭着说,你觉得这样对我们好?
我沉默,挂了电话。
说到这里,我感觉我说了一大堆废话。
也不知道有谁看到这里。
以上的一大堆话,是我曾经想发到我人人网的,可是我一直没鼓足勇气去写。
我一直想找一部电影,然后写一段文字来倾诉我的故事。
今天在电影院,看到俏俏安排的分手的方式,戳中了我弱小的心灵。
那刻,伴随着后排女生大哭,大把擤鼻子的场景,我决定写下上面我说的话,就留在这部电影的影评区里。
不为别的,只为那刻我被故事软化的感觉。
我第一次生病的时候,我计划着像俏俏离开李行的方式离开他。
可是我没做到。
我相信我能做到康复。
第二次生病的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可能真的会完了。
我不会再有什么人生,也不会有什么爱情了。
于是,我做了第一次不愿意做的决定,我离开了她。
我要一个人好好的,不成为任何人的负担去好好面对,好好的走出这五年。
现在我憧憬的是,五年后,我在我的家乡,开着像电影里李行开的那家小餐厅,看喜欢的书,聊喜欢的电影,听喜欢的歌曲,学各种喜欢的菜。
希望你幸福。
希望我痊愈。
五年后,呵呵!
写于2013年4月13日,看完《分手合约》后。
被朋友推荐看的,说实话这种电影它套路就是那个套路,我这么没脑子的都能顺着猜出剧情,所以说就是看看罢了。
都是为了对方做出的牺牲和抉择,没有谁对谁错的说法。
假使五年前俏俏告诉李行她的病,又会发生什么呢?
李行还会不会因为一边照顾她一边奋斗出现在的成就?
这都说不准的啊。
我看着他们两次分手呢,总觉得是恋爱中的一点小矫情,反正分分合合他俩还是爱着对方的。
感动得痛哭流涕我倒不至于,可能我的情感经历不是很丰富没法儿体会到那些吧(好吧是没有感情经历……)最后俏俏为李行读那本纪念册的时候我觉得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吧。
喔,对了,蒋劲夫这波我是服气的
韩国片的剧情,台湾文艺片的思路,看到女猪脚的男闺蜜那么娘就知道结局了。。
彭于晏、吴佩慈就不用看了,一看导演。。
呃,真的是一个韩国人。
搞得好像每个演员都必须演一部这样女猪脚得绝症的爱情片来证明自己是偶像派演员似的。。
白百何还是逃不出演文艺泼妇嘴豆腐心一眼就被看穿的女人,本位演出啊,什么时候能跳出来呢。
矫饰造作,不合逻辑,粗制滥造,拙劣煽情之前豆瓣排第一位的影评说这是一部小姑娘会喜欢的电影,那么作为一个90后大姑娘,我认为,这种把一个mv的情节拍成一百多分钟的长片,并且还号称小姑娘喜欢看的行为,是对观众品位的歧视。
影片最初的半分钟就吓了我一跳:毫无征兆的大跳切,剪辑师不知道什么叫“淡入淡出”么?
第一个镜头的字幕居然是:【十年前】⋯⋯十个头啊,请问导演知道什么叫“时间基准线”么!
一个字都没说就十年前啦,这是第一个镜头啊大哥!
难不成片头的字幕是现在时态,字幕放完就过去时态了?
你要倒叙,好歹也给哥们儿一个俗气的降格镜头,拍一下城市的车水马龙,再配一组“时光飞逝如流水,沧海桑田又十年”的音乐好么?
这是国产电影的典型问题,“文学剧本”到“电影剧本”之间的转换极其生硬,编剧写了一行“十年前的一天⋯⋯”,导演就想,怎么表现这是十年前呢?
算啦,加个字幕吧。
于是这种低劣的,完全无视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赤裸裸地出现在了荧幕上。
本片的主要情节是按正常的时间顺序讲的,也就是说影片放到第三个字幕才出现“现在时态”,那么在第二段加上“五年后”,第三段加上“又过了五年”,不是比第一个镜头就来个“十年前”要更符合逻辑吗?
好吧,这是一个学院派的碎碎念,不过导演的叙事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其他的问题就没有这么好描述了,比如“矫情”,完全是一种感觉,它渗透在幼稚的故事情节,毫无设计的台词,故弄玄虚的转折,哗众取宠的表演当中,难以找出一个细节去解释,却无时不刻不让你百爪闹心。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注意!
完整剧透】:男女主角青梅竹马,从中学时就互生好感,大学时在一起了。
毕业以后,女主角以物质上不满足为由,突然提出分手,独自去上海发展。
男主角不甘心,于是两人签订“分手合约”,约定5年后如果各自单身,就结婚。
五年后,男主角打电话约女主角回北京参加自己的婚礼,其实女主角一直在等他,于是又急又气,找来自己的gay蜜假扮男友,与男主角互相怄气。
后来女主角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骗局,男主角想娶的人仍然是她,然后咧嘴一笑,不小心吐血了。
噢,原来5年前女主角就是因为得了癌症,不想耽误男主角,才谎称嫌弃男主角没钱而离开的。
这次一查,又复发了。
所以女主角决心再次拒绝男主角一次,不想gay蜜透露了消息,男主角知道实情后,对女主角不离不弃,直到女主角病逝。
就这情节,我概括得已经非常细致了,绝对没有漏点。
你说,像不像十五年前的韩国电视剧?
我觉得《蓝色生死恋》都比它要超前,起码人家还有兄妹恋这一层。
同样是癌症,你看看人家漫画家熊顿,多乐观,多坚强;同样是绝症,你看看人家“橡皮擦”里的老年痴呆,多新颖,多实在。
癌症也罢,白血病也罢,可不可以不要再用“咳出血”这一招了?
这玩意再加上“呕就孕” “摔上吻”,都能凑一出儿古代文物展览了。
掉渣。
确实,电影院里有姑娘哭了,但是她们出来之后仍表示这是一部烂片。
全片唯一的亮点是彭于晏的两秒半裸。
那为什么要哭呢?
因为当你在电影院里,巨大的荧幕上有一个帅哥哭得梨花带雨,你的眼睛无处躲藏,看着看着就心碎了。
当时心想,什么玩意儿啊,这么俗的东西都能把我弄哭。
其实不必自责,科学家研究证明,单纯给人们观看别人哭泣的片段,也是会把人弄哭的。
这种廉价催泪弹所制造的眼泪,不能叫作被感动,只能说是被煽情了。
看完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制片方如此有信心?
我猜想原因在于演员:彭于晏是大众男神,而白百合是女演员里长相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第二名是王珞丹)。
这一组合一定会激起千万少女的春心,幻想自己也能有一个像男神这样,长得帅身材好会做饭又有钱的男朋友。
好了,不多说了。
我会告诉你我美丽的论文导师几天前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部片子的剧照,说:“依然记得去年夏天大家一起努力的日子⋯⋯捧个场吧!
”这事儿么?
这篇影评要是火了,我就不用毕业了。
P.S. 彭于晏真性感⋯⋯
2013年,爱情剧情电影《分手合约》浓浓的韩国味道,没想到真的是韩国导演,其实很早以前就看过片段,我也是偶然看到在电视上播,看了一眼,决定好好看一遍。
毕竟这个电影主题比较沉重,我也就不吐槽了,虽然槽点也是比较多的,其实很多人说狗血,也许是因为电影的结局也许并不美丽,很难接受吧,毕竟大家看电影玩游戏都喜欢HE不是吗?
这个电影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剧情套路过于俗套,撇一眼进度条你大概就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也许是我岁数大了),其套路并不想很多好电影一样,让你深陷套路,无法自拔。
还有一方面就是剧情推进的唐突和不合理性,(比如什么癌啊,什么病都吐血吗?
头发什么的,既然一般得过癌症,药还在吃的话,这个体质每年的检查应该也是在做之类的吧),不过后话的话,白百何在2015年的《滚蛋吧,肿瘤君》中的表演就要更贴近生活,所以更能感染人。
创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不是偏离生活。
(题外话:很多科幻电影也是如此)。
熟悉电影套路的我,这个电影对我来说并没太大的感触,就感觉像被进度条剧透了一样,但是再我看影评的时候发现 一个网友:山藥炖鴨舌頭,写的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才深深的感到细思恐极,其实这个电影表现的即狗血也拙略,但是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是恐惧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有那位网友的加分,这个电影并没有像《滚蛋吧,肿瘤君》那样让我感触颇深,只是 山藥炖鴨舌頭 这个比我还小的年轻的生命给我的感触,虽然我也在他的影评留下的祝福,但是他2015年3月最后一次更新,我觉得他已经收不到了,现在我更加确定了。
那一晚我并没有睡好,当现实就是一个无法醒来的噩梦,悲伤恐惧无助的你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说要定什么合约,一定要看清楚附加选项噢!
随便按红手印的做法不可取。
看这部片子完全完全是因为彭于晏,因为他我连夏日乐悠悠都强忍看完了。
同样无论如何吐槽,还是给影片三颗星,因为彭于晏在里面的表演很可爱,耍贱的地方很自然。
另外蒋劲夫的表演也很令人惊喜,死gay演得不错。
白百合就不说了,跟王珞丹一样都是那种讨人厌的感觉挥之不去,塑造的作女形象也很成功地让我吐槽欲望大发。
以下是吐槽。
从一开始我就不喜欢女主角(嘻嘻不否认因为太爱彭于晏),但我一点也不反感angelababy啊,因为人实在是美得冒泡,只有美人才能那么作。
一个中人之姿的白百合,作刻薄状地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看起来实在很讨厌。
(说到这里又想起love里面的郭采洁著名的我不可爱难道我就不配被爱的言论,很想回答:“是的,你不配。
”)如果想别人喜欢你,那就表现得让人喜欢的样子,别一边摆出流氓的样子一边又想别人看穿你内心的细腻,大家真的没那么多时间。
呃跑题了,说回他们五年前的分手和当时随口定下的合约。
想也知道是有难言之隐,用的什么烂理由。
这个梗大概是想抨击为现实离开真爱的做法,但为免也太特么土了吧,果然是韩国导演啊,思想停留在90年代,我当时就跟身边的朋友说,“现在的独立女性还会用这么老土的招数吗?
”我很想纠正的一个价值观是:互相伤害才能确定彼此心意。
凭什么啊!
到底凭什么啊!
我要是男主角,就再特么不理这矫情女了,知道真相也不理她,神经病嘛。
如果你认为我没勇气和你共同面对困难,那就是不相信我们的感情,又何必作出一副情深不寿的样子。
(虽然是真的不寿了。。。
)而且,女主角的心机真的似海深啊,发现不对路了男主角要结婚了,立刻赶过来要抢婚。
首先要说这种心理要不得,完全是教坏小朋友的做法,居然还有人说觉得李行不负责任。
我的妈啊,哪怕用那个所谓的合约来说事吧,根本没有人约定五年后结婚啊,有个定语是说“如果大家都单身的话”,就是说各自寻找爱,如果回头发现还是你最好,就结婚。
本身就是一个很free的合约,谈何违约?
其次,人家都找了一个大家闺秀在你面前秀恩爱了,你在那边酸不唧唧地谈回忆、抢话题地找存在感,如果人家不是假结婚,是真的未婚妻,被你这么一搅合造成家庭矛盾了你就爽了?
就希望自己喜欢的人幸福泡汤?
有没有教养啊!
是没错你有小时候一起成长的先天优势,但架不住你自己能作啊。
选择都是人做的,既然做出了“我转身离开,有爱不说出来”的决定,就别特么拖泥带水,哪怕是舍不得吧想最后争取一把,也不要用给别人添堵的方式啊。
总而言之,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不酷,非常不酷。
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得过绝症你不懂得绝症时的痛苦挣扎。
那么我想说,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你所遭遇的一切。
可能是我一直太幸福了,不太懂那种硬把自己凹成一个苦字的做法。
而且这种价值观也很旧了好吗。
女主角提出的公平不公平,让我觉得她实在是太自私了。
一厢情愿地认为什么样的做法是好,一厢情愿地悲观。
如果真的没时间,不是才应该更珍惜时间么,起码留下的回忆是美好的。
曾经有人说过,爱的第一要件是厮守。
这种相恋,完全是靠意淫在爱,五年里,一个人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
凭着一份默默守护的感情来维持多年的默契,倒不能说很幼稚,但真的有点自以为是,而且非常非常地不尊重对方。
而且用现实的理由去分手也很土,土得我简直不想吐槽了。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烂人的形象,宁愿让对方恨自己也不愿对方爱着死去的一个人。
这个逻辑我从来就不明白,难道在一个人心里种下恨,才是对对方负责的做法?
恨有时候比爱更让人难忘。
女主角要死的时候拜托男闺蜜照顾好李行,潜台词是不是说,最好把他掰弯了让别的女人都得不到他!
我当时真的很想替毛毛翻个白眼,it's none of my business OK?
而且如果真的是想对方忘了自己,不留伤痛地重新开始,正确的做法是快刀斩乱麻,干净利索。
而不是还给对方留一屋子照片和充满两人经历的店面让人一辈子呆里面怀念您老人家。
最后这一手实在太绝了,坚持可以作为《如果成为一名万恶的前女友》终极武器,本来死人就是无法战胜的,还要佐以愧疚、自责、默默陪伴和五年拍下的合照,真是满汉全席啊。
此影片逻辑和所想要表现的价值观在我看来实在是有硬伤,我总觉得,真正的深情,是小龙女订下十六年之约再决然赴死,速战速决绝不手软。
这种既舍不得对自己狠有舍不得对对方狠的剧情,就像硬要靠过来煽情,恨不得直接给你一坨wasabi让你哭,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会感动哭。
我之所以能忍,也不过是因为伸过来煽情的这只手来自彭于晏啦。
电影一开始男女主角签了分手合约,总觉得俏俏当初提出分手有些突然,为什么偏要违背自己的心意,何必给双方那么多压力,而不好好把这份感情维系下去呢?
难道是为了激励男主角吗,或是她本是一个具有野心的女孩?
但这一纸合约如果能够完美收场,那么他们之间的爱一定很深刻,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身边是怎样的境遇,都无法改变他们内心的那份坚定。
试问还有多少的爱情可以经受得了这么多年的分离呢?
电影放到55分钟,感觉一个普通的爱情喜剧故事已经结束了。
男女主角终于可以毫无遗憾得对过去5年为对方默默所做的一切一切欣慰地笑了,不管曾经经历过分离、思念还是疼痛、伤感,但是只要现在可以走进婚姻的殿堂,牵着彼此的手,一起走过未来的岁月,那也都是值得的了。
可是故事没有结束而是到了一个转折。
也揭开了女主角为何要在5年前离开的秘密。
爱情经历了5年的淡蓝时光,那种相互想念的日子,带有淡淡伤感的5年,他们不曾轻易改变,也都在努力证明自己,都在静静地守着那份合约,等待着5年以后的重逢。
但是他们俩注定是形同陌路的,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一个走向天堂,一个走向怀念。
男主角精通厨艺,女主角每年都会悄悄到他工作的餐厅去品尝他做的菜,她品菜的口味已被他惯坏。
但是当生命走到尽头,即使再用心做的菜她也已经难以下咽了。
悲观点来总结一下这个故事:女屌丝想要培养出高富帅是没有好下场的。
乐观点来总结一下这个故事:韩国导演不喜欢乌托邦,我们要认命。
其实纵观这部电影,该笑的梗观众会笑,该哭的梗观众会笑着哭,也不失为导演处理的好办法。
起码笑过哭过情绪发泄了也就满足了。
尽管不如韩剧要死要活,但是也能让观众体会一把浓缩版的韩剧。
首先,影片的情节点设置很有意思。
电影以单线叙事的手法,讲述两人在一起的故事。
两人分手后,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疏远二者的关系。
之后导演的叙事着重点便偏向女方了。
至撕毁合约之前,影片的风格都是轻松明快的。
合约撕毁以后,导演的叙事着重点便偏向男方了。
女方对感情的积极向上与男方对感情的积极向上,都将影片定格为传递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
而这段交替展示的就是男女对感情的执着,表现到位,切换合理。
演员表现对影片有加有减。
记得之前盛传克里斯多夫贝尔和布拉德皮特等著名影星在不同电影里的体重状态。
想想乔布斯对抗癌症的体重变化,再看看白百合纵然是为了影片包袱问题,但一个得了五年的人,其实化妆已经弥补不了病态了。
加上白百合几乎是本色出演,所以并不出彩。
再观彭于晏,关键时刻蹦出来的台湾腔,以及莫名其妙的“我靠”,经历如此多电影,还是不会让人认为这个演员是实力派,实属可惜。
反倒是蒋劲夫的开张得度为影片增色了几分。
做GAY做的女人味十足,生气爆发力也十足,为影片添色几分。
从小在法国长大的吴佩慈除了你好和再见以外,再不见多余的法语,我同学会的法语都比你多好么。
剧本可再精挑细琢。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剧作书,内容是关于细节,所谓事无巨细。
一个好的剧本就算是感冒,也要分是呼吸道发炎引起的,还是扁桃腺肿大产生的,其表现都是不一样的。
影片交代悄悄得了癌症,但是却并没有交代具体的癌症状况,只是知道是癌症,可见在命脉情节上安排至此,其他位置功夫也不会太深。
以致婚纱店老板竟然都会直呼女主昵称等等。
如果剧本能够细化,相信演员表演会更加到位。
终了影片收尾,看到了2维特效和三维特效竟然还有种种工作人员,一方面赞叹特效进步,另一方面在思考到底哪里用了三维特效。
(我觉得最后下雪可能是三维做的)。
足够的笑料,加上张弛有度的控制,影片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
一般般,弱智情节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