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在两地先后看完日剧《直美与加奈子》,不约而同地想到了Thelma and Louise。
是的,两部作品连名字都是相同的结构。
结尾处直美和加奈子带着新生般的笑容并肩走向前方,阳光透过机场的落地玻璃,为她们微微摆动的发丝与毛料衣物勾勒出温柔的轮廓,身后是疯狂奔向她们的一大队警察。
这场景与Thelma和Louise在车中相视一笑握着手冲向悬崖有着完全一致的气氛与情绪,连同那吹起发际的风,那洒在脸上舒展的光线。
是时隔25年后的一次致敬吗?
也许是。
或者,只是因为女人的故事总是同一个,无论悲喜。
她们一起杀死对女人施暴的男人,无谓却也无畏地拒绝既定的结局,亡命天涯。
故事里有在绝境中突然成长的女人。
直美善良聪明,能力强,富有正义感。
她在家暴父亲的阴影下长大,深知能够终结暴力的只有死亡。
所以她才会鼓励加奈子杀死丈夫,开始新的人生。
加奈子最初也像所有遭遇家暴的妻子一样,在恐惧中制造着那纯属虚妄的希望——他道歉了所以不会再有下次了。
于是在剧情的最开始,直美无疑扮演的是保护者、拯救者的角色,加奈子则处在被动的、听从的位置。
但是当谋杀开始进入真正的筹备阶段,更加冷静、细致、坚定的人,反而是加奈子。
用什么样的绳子、要多长时间才能勒死一个人,用什么容器装尸体,怎么运走尸体等等问题,都是加奈子注意到的细节。
此时,加奈子与直美不再是被拯救者与拯救者的关系,而是真正通力合作的同谋。
当脖颈已经被套上绳索的家暴丈夫被手机铃声惊醒,直美吓得手足无措的紧要关头,加奈子一声令下才让直美清醒过来。
可以说,最终是加奈子自己握紧了这条决定命运的绳索,义无反顾。
从保护自己——长期偷偷地服用避孕药到进击反抗,她走过了一条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释放自己的道路。
一如一直小心翼翼地忍受着粗鲁专断的丈夫,只想偷偷溜出去透一口气的Thelma,在亡命途中抢劫了便利店、制服了警察,手法之熟练头脑之冷静如同惯犯。
最终,也是她的一句Let’s keep going对两人的命运进行了宣判。
故事里有伤害、干扰她们的男人。
且不说导致她们走上不归路的家暴丈夫、强奸犯,其他的男人,似乎也都一样。
小林,被她们利用的不知情的共犯,正是他回到日本被人发现,成为了直美和加奈子计划暴露的第一个缺口。
虽然他被塑造成温柔、沉默、朴实的中国男人,他以爱之名义的“介入”却仍然造成了直美与加奈子这个牢固同盟的唯一一次对立。
正如Brad Pitt扮演的小混混通过勾引Thelma偷走了她们用于逃亡的所有钱财,才导致了她们的第二次犯罪——抢劫便利店。
男人们给予她们片刻的温暖,瞬间的激情,然后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留下无尽的麻烦。
当然故事里也有最理想的“姐妹同盟”。
“不过今天反倒是你比较冷静呢。
”“如果说我变得坚强了,那也是直美你的功劳。
”这大概就是直美和加奈子坚固情谊的最佳注解。
不过她们的故事里,最值得信赖也最有趣的姐妹,却是李社长。
这位来自中国南方的女人,被设计成似乎处处与典型的日本女人构成对照的鲜明性格:精明算计,爱占小便宜,热情过度,特别愿意麻烦他人,同时又果敢、直爽、大大咧咧、通达世事。
如果说加奈子是受了直美的鼓励才决定杀夫,那么直美无疑是直接受到了李社长的启发——李社长有名言,“对女人施暴的男人,没有活着的价值,都杀掉好了。
”而她的另一句名言——“为了保护自己的人生,所有的谎言和计谋都算正当防卫”,更是直美为自己的谋杀行动找到的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李社长作为一个中国女人的形象,其真实性自然大有可探讨的余地,但她的性格与做派,倒是十分像中国通俗小说里的侠客。
虽然她将利益挂在嘴边,号称以得失作为做事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却是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所以她才会在听说加奈子怀孕时露出那般温柔的表情,所以她才会不惜成为共犯帮助她们逃亡只因“你们都是我的妹妹”。
姐妹,家人,这样的词语在此恢复了它们如玉的质感,温润,却坚固。
直美和加奈子,又或者是Thelma和Louise,她们有没有第二种选择?
也许有,但是看看现实中的案例便知道,遭遇家暴的妻子要诉诸法律所维护的正义有多困难,所以才会有董珊珊,也才会有李彦。
Louise和直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暴力经验,她们知道国家机器能够给予的,或许只有另一种暴力与羞辱,所以她们选择了自己的正义。
无论是逃亡,还是最终的死亡,能够经由自己的主动选择而达到,而非被动挨打死于屈从,那便是全新的人生。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我知道那短短3000字的条文必然无法制止暴力,但我希望它真正成为一部保护弱势方的法律。
2016-3-20PS:既然广电总局不让拍同性恋婚外恋,咱们也拍拍我和闺蜜杀死家暴老公可好?
一个荒诞而残暴的故事,却拍得充满温情与勇气。
因为剧里的所有人,都在追寻属于自己信仰的路上,不遗余力。
加奈子向往的是自由。
所以,即便在过往的人生里坠入无底深渊,而整个社会的规则都阻止你从深渊里爬出来,但也要用余生的力气,从深渊里爬出。
林龙辉的心头之爱是加奈子,他愿毫无条件地成全她的一切。
直美珍视的是友情。
如果说杀人是帮助朋友的唯一办法,就甘愿成为朋友的共犯。
姐姐的牵挂是弟弟。
即便天涯海角,也要找出真凶。
李朱美的心爱之物是自己的生意。
为了赚钱,斤斤计较,骨子里的一毛不拔,却也显得率真可爱。
而后,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意,帮助罪犯潜逃。
因为在与直美的不断接触中,她逐渐喜欢上这个女孩,将这段江湖姐妹情谊视为最高。
最后,用朝阳群众兼人生导师的李大妈的话总结一下全篇:“保护自己人生的谎话和策略,都是正当防卫”。
哈哈 这个台词是不是似曾相识?
图中说这些话的女人扮演的是一个在日本工作的上海女人; 天海佑希在伪装夫妇片子中也用过这个台词。
她说上海女人都会这样做。。。
这说明上海女人在岛国人民心目中就是这种印象的啊!
一个人的AB面加奈子与直美是一个人的AB面。
加奈子有多保守弱懦依赖型人格,直美就有多激进勇敢照顾型,这两方面并不截然对立,有时是互有交叉。
比如是加奈子在关键一刻敦促直美拉紧手中的绳索,荒野埋尸的过程中,直美一度不敢看被她们勒死的加奈子的丈夫,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才终于拿起铁铲一同施行掩埋。
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把丈夫做掉这件事完成之后,加奈子的解放才刚刚开始。
她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去想去的地方,重新恋爱。
那个要命的林桑再次出现。
为了使剧情紧凑,编剧不顾情节生硬失真也要把加奈子和这个长得和丈夫一模一样的林桑扯到一起。
没办法,加奈子要爱啊。
她就是一个向往爱情追求家庭生活的女人,她有这个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情结,就像金风呼唤玉露,左臂招呼右膀。
“一朵花需要你的抚慰”。
林桑稍稍温吞一点,为人些些拙朴一点,她的心就要化了。
尤其在她处于丈夫的极权暴政之中,生不如死,真是微微一点阳光洒到身上,她就复活了。
不能再等了,接下来是牢狱的命运,给她爱吧。
按照现实情况,一个人来到你身边,对你说,我想见你,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对于加奈子来说,生命中可能不会再有,就给她吧。
逃出丈夫的魔爪,加奈子再一次陷入爱的“陷阱”之中。
她是多需要一个人的爱啊。
也许丈夫从前也是很温柔的,谁知人心不可测。
在人生终极目标上,毕竟他们是背离的。
丈夫是想着鸡犬升天,功名利禄的。
加奈子只要普通,普通的一茶一饭,细微的关照,平静的生活。
丈夫被欲望揉搓着,并将这种揉搓感转嫁到妻子身上。
林桑性情温柔,三观相合,然而他们相遇的时候,加奈子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加奈子了。
哪怕只是一个拥抱,也要留住它。
她要爱要到什么程度呢?
她明知和林桑的私下碰面是极为危险的。
她没有直言拒绝,反而做出一个先安置他的缓冲处理。
她比林桑还要命。
这是直美无法理解的地方,这就是B面存在的意义。
要是把直美的理性分一点儿给加奈子的话,加奈子根本就不可能沦落到杀夫潜逃的境地。
这也是直美这个人物单薄的地方,高智商、敢作敢为,甚至还有一点梦想,但是,这个人物的感情地带一片空白,没有可以攻击的弱点,她甚至不能理解林桑的再次出现对于加奈子的意义。
一个需要爱的女人,可能为了某种还不能完全笃定的爱而结婚,也可能为了某种不可能长久却真实的爱而铤而走险。
这般理性的直美做出联手加奈子杀夫的决定,是不是一个彻底的感性?
丈夫的另一个影射如果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丈夫?
想都别想,没有另一个,除非换一个。
这个丈夫的人设还真是蛮奇怪的。
如果你喜欢变态,其实我不坏。
就是说在外人看来,这个人很正常,也不会乱发脾气什么的。
他的妻子遮住了他身上所有斑点。
这样的人相当数量地存在,不是说暴力倾向的人有很多,而是说某些人看似正常,但是会持续进行着某种恶。
林桑,小林的伟大梦想是学习酿造家乡的绍兴酒,吃上可口饭菜,配点小酒,过过小日子。
这种日子在加奈子丈夫那里早就达到了,实际上,加奈子和银行准中层(情节设置是即刻要升职为部长)的丈夫生活得挺好,住的是高级住宅。
这就是问题,事业步步高升、妻子貌美贤惠,为什么还是会出现一个家暴的丈夫。
我想这部剧最根本的,借助家暴这个社会话题反映人心的畸变,人的贪婪,人被欲望操纵带来的不幸。
幸福是劈柴喂马,春暖花开。
你已经拥有这些,为什么还不珍惜。
女人的抗争为什么要杀掉丈夫,而不能采取其他办法?
李社长说杀掉就好啊,啰嗦那么多干什么?
李社长会不会是加奈子的C面,这一面可能只有百分之一。
但是为了让这个闺蜜协助杀夫案成立,不得不涉及这样一个精神领袖,这个C面一度以压倒之势,引领着A面与B面。
祸害别人尤其是暴凌女人的人都应该打回阎王爷那里回炉改造重版出来。
李社长是一个江湖女侠,是非曲直,江湖自有论断。
自以为强势的男同胞们醒醒吧,再柔弱的人欺负极了,也是会让你吃上一记闷棍的。
现实而现实是没有李社长没有那样一个闺蜜,没有什么B面C面,要你自己去面对,不要自欺欺人,不要逃避,不要阿Q幻想,要敢于寻求帮助,要远离施暴者,要走出来。
在B站看剧,很多人说加奈子太软弱无能,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忍受,还说什么不会反抗活该被打,甚至抖M,斯德哥尔摩这样的话都出来了......可能是加奈子激发了我的保护欲,也可能是我身边确实存在家暴但不能离婚的实例,我看到抖M这些说法简直气炸!
本剧评三观:被家暴是受害者!!!
不管敢不敢反抗都是受害者!!!
没有谁活该被家暴!!!
注:原著中加奈子结婚前在大型企业上班,工作待遇也不错,和银行精英老公是联谊时认识的,和很多日本女人一样,结婚后辞去工作当家庭主妇,她性格温和不争,是个想过着相夫教子的平淡日子的小女人。
并不是没有工作能力啊啊啊啊!
她不提离婚不是怕什么经济不独立,而是太害怕怕被他老公报复吧!
加奈子性格太软弱,凡事习惯自己忍着受着,加之她老公实在是披着人皮的变态,所以尽管已经害怕到看到和暴力相关的梨子都会颤抖,却还是装作幸福模样。
什么都不敢提,父母朋友也不敢说,害怕讲出来之后随着事态发展会被她老公更加残忍地报复甚至于亲人们也被连累。
加奈子目前的底线已经退至绝不能生下那个男人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在看似豪华实则阴暗的家里里默默地忍受到死。
可能这也是日本那种大男子小女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她,让她在想到自杀时,连临死拉个垫背的这种想法都没有(⬅️这种想法一般人都有吧)连死都不怕了,这个时候,直美提出,我们杀掉你的丈夫吧!
不管当时答没答应,但这简直是一颗火星飞进了加奈子的心里,存在着,酝酿着,等待着变成熊熊大火的契机。
本剧很大看点一部分应该是加奈子自救中逐步变的独立自强,我觉得这种看着绝望人走出阴霾还挺治愈2333333(这是题外话了,下面进入正题)————————————————————————————————以上是剧中,来点现实中的例子说明一下家暴男家暴的男人当中有很多是病态又变态的,他们把打老婆当成是发泄压力的渠道,自己过的不舒坦就打老婆,语言威胁恐吓,然后苦苦相求,然后再打。
出手越来越重,恶性循环......而且一旦动起手来理智全无,下手没轻没重,内脏破裂,骨折的比比皆是,试问面对一个没有理智的疯子,体力弱势的妻子怎么是他们的对手?
有人肯定会说拿起菜刀什么的反抗啊!
问题是你还没杀死他,他一个冲动你还有命吗?!
你们也会说,离婚然后自己挣钱养自己不就行喽!
只要你肯吃苦,不管什么工作一定不会饿死。
但前提是能安然无恙地离婚。
09年那件震惊全国的董珊珊家暴致死事件,就是妻子在提离婚时被打死。
结婚第九个月董珊珊回了娘家提了离婚上诉,被老公抓回去监禁和强制取消上诉,逃去外地,被抓回来毒打导致伤重不治。
这里天涯一个帖子扒出案件始末http://bbs.tianya.cn/m/post-no110-138870-1.shtml补一句,董珊珊被打致死后,老公判的是虐待罪,判了6年半,现在已经出狱,娶了个90后接着家暴...所以家暴致死为何不判故意杀人?
反观另一案例,夫家暴妻,以孩子不是自己的为由杀死孩子,妻忍无可忍杀了夫,被判死刑。
同样是杀人,谁更罪大恶极?
(想爆粗口,生活中很多实例还在证明其实我们国家还是在法律上保护男性,连法律都是偏心的,更不用说社会观念习俗,何来的男女平等呢?
其实我们想要的女权不是凌驾于男人之上,只是要求和男性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啊啊啊啊!
)一激动话题跑远了,再回来图片是天涯论坛董珊珊案部分截屏<图片4>
这里谈下我的亲身经历,表姐夫是那种家里有点小势,但自己无能又爱喝酒的人,每次喝完酒就撒酒疯把表姐打的的鼻青脸肿,酒醒以后就各种忏悔。
两人有个孩子正在上小学表姐有个亲弟弟是退役的消防兵,又高又壮,去找过姐夫很多次,也出手打过,有什么用呢?
弟弟打姐夫,姐夫然后过段时间把气撒在姐姐身上.....经济方面表姐自己要强,一个月挣的比表姐夫多,我们都劝她离吧,自己也有本事,现在还年轻。
但她公公那边有认识的人,离婚绝对拿不到监护权,她又舍不得那么小的孩子,决定忍到孩子长大以后,亲情把她绑住了...一般现状报案吧,警察会以家务事不方便插手,录个笔录,教育一番就放回去了。
上诉吧,离婚官司打好久,告他个故意伤害,他在牢里呆上几年出来以后对你积攒的怨气该怎么发泄呢?
你可以跑路,你家人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选择不离开不是她们太能忍,而是她们有不得已的苦衷,孩子,家人和自己以后的安全和安稳都要考虑,报复残杀前妻全家的案例也不是没有。
以上PS:变态毕竟少数,遇上家暴男还得勇于反抗,该离婚离婚,该分手分手,绝不能纵容他们这尿性,绝不能相信没有下一次这种屁话。
即使很艰难也不能放弃自己,放弃希望。
再PS:有少数情况是女方家暴男方,其实也不对,女权不该是凌驾,应该是平等。
最后愿妹子们都被温柔相待
倒数第二个镜头,一同走向登机区的俩人的劫后余生的微笑,平静而美好。
最后一个镜头,羊姐姐痛苦地惨笑。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平日照相取景也受了日剧镜头的影响。
剧情紧凑,三五集就已经动手。
我当时还在想,发展得这么快!
后面达郎姐姐的穷追挖线索更加精彩,使得整个剧保持张力,充满悬疑。
顺便说一句,霓虹的家暴还是比较普遍的,无论是热的还是冷的。
两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造成观念的巨大差异,很难一下子弥补。
而处于弱势的一方,心情是绝望的,那种痛苦,一般外人无从得知。
凉子姐姐大爱,有纪姐姐大爱!
高畑大婶儿的扮演也是一绝啊啊啊啊啊!
看猎罪图鉴的时候,一个案子是两个女生联手干掉了家暴男,一下子想起来直美与加奈子这部剧,又找来看。
其实直美和加奈子设计的所谓“让家暴男永远消失而又不被抓到的”作案手段还是比较稚嫩、漏洞百出的。
但是成功干掉家暴男的时候剧集才刚刚过半,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作案成功后并不是一了百了,两人迎来幸福的新生活。
作案后面对家暴男家人的步步紧逼、家暴男工作单位的调查,直至后来警方的介入,二人的活动才是尤为精彩的部分。
直美是整个事件的发动者。
目睹好友的艰难处境,她积极热情仗义相助。
但其实从后面能够看到,这其中除了对好友的关爱之外,还有一种补偿心理。
直美的妈妈也是家暴受害者,但当时她什么也没能帮到妈妈,所以当好友面临同样险境,她迫切希望能够助好友一臂之力,弥补内心深处那一份内疚和遗憾之情。
可是真正实施杀人的时候,她也会有犹豫害怕,我觉得这十分真实。
因为相较于加奈子,直美毕竟是局外人,她和家暴男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和仇怨,杀掉这样一个无关的人,尤其是直面他的死状,不仅可怕恐怖而且会使她一生和强烈的负罪感、不安感相伴,而支撑她此次行动的仅仅是友情、侠义之情和内心弥补遗憾的愿望。
直美愿意为加奈子做到这般番,也足见二人感情深厚。
再看加奈子,一开始对遭受家暴的事情隐瞒,在好友提出要帮助她时也一再退却回避,持续忍让并寄希望于家暴男痛改前非。
但当现实一次次给予她痛击以及好友的坚持下,她内心那份对新生活的渴望终于支撑她成为一名坚定勇敢的战士。
显然在实施杀人和埋尸的过程中,加奈子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她来说,这是对直接压迫者的正面反抗,此次行动能带给她的是明显优于现状的新生活。
所以她在作案时和作案后和直美是两种状态,她毫不后悔,也没有很强的负罪感,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我觉得剧集在对二人案前案后心理状态的体察都是非常细致入微的,也十分符合逻辑、贴合人性,所以角色形象树立的非常真实丰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也会和剧中人物产生较强的同理心、共情心。
我看到两位美丽姐姐干掉家暴男的时候,真心为她们感到痛快和高兴,后半部分看到她们不断编织谎言应付各方的时候又十分紧张,真的是心都揪到一起了,最后又为两人互相扶持互相救赎的姐妹情深感动到落泪,希望她们能够成功开启新生活。
当然这也离不开两位大美女的成功演绎,人美演技又好,真的很难不喜欢!
这里再点名一下猎罪图鉴里的那个案子,前妻和现女友出于受同一个男人暴力对待,见过一次面后就决定携手作案,而前妻明明已经脱离了家暴男,她参与作案也仅仅能够使现女友情况改善,明明摆脱家暴男是为了自由的更好的新生活,却甘愿为了现女友顶罪,葬送来之不易的自由,而且她和现女友也没什么感情基础,要说就是心中有大义想要帮助一个受苦的女生也可以,但总觉得这个人物好的过分不真实了,让人很难共情,“girls help girls”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上挂着的美好标语。
偷偷摸摸看过《昼颜》的我,又偷偷摸摸的来看《直美和加奈子》。
总感觉看这种主妇出轨啊,杀死家暴老公的剧情有点阴暗,但是又忍不住去看。
【不要让闺蜜一起承担不好的事情】总感觉直美有点爱加奈子到一定境界了,对不起我用了爱这个字眼,不是说,闺蜜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起来像一对同性恋吗?
她们俩就是,直美对加奈子的保护欲,为了她能摆脱痛苦的生活,不惜毁掉自己的一切也要帮她杀人,其实也挺没有理智的。
如果明知道是不好的结果,却要闺蜜一起承担,也是不为对方考虑。
PS:我总觉直美对加柰子的遭遇这么同情,一定是感同身受过,当时就感觉直美的爸爸一定也是家暴男,后来她们杀人后回到直美的妈妈那里,我总感觉直美和妈妈一起杀了爸爸。
【论折磨家暴男的方法】面对家暴男,有千百万种让他痛苦的方式啊,比如和林先生婚外情,让暴力男喜当爹,让他一辈子养别人的孩子呀,反正两人长一样。
或者在他每天的食物里面下药,让他慢慢不举,或者身体渐渐变差,打不了人。
再不济,也可以自己逃离日本啊,为什么非要杀掉他呢,那样不是太便宜他了吗,哎呀,我真是腹黑小公主。
人和人之间,只要交往,就会存在问题。
夫妻之间一定不要用自己的优势去欺负对方的劣势,比如男人力气大,就可以肆无忌惮打女人,女人可能有的时候为家庭牺牲,并不是真正的在赚钱能力方面不如男人,就被男人轻视,其实家庭主妇一定也不比上班轻松,通常都是睁眼忙到天黑,卫生,做饭,要是有孩子更是累翻天了,如果男人这个时候再不体谅妻子,就真的挺伤人心了。
不管怎样,婚姻生活中,理解包容妥协多一点,愿大家都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伤害。
我是激动颤抖着打开的,看的太慌,太迫切希望她们逃脱,中国大妈太赞!
她们仨抱在一起的画面好感动,最后直美和加奈子的告白真的看的又急又感动,你们别说了,快走啊啊,直美过安检要吓哭了,戏太足了,最后的镜头真的美到不能自已,被抓了吗??!!!
警笛声是什么啊,阳姐的欣慰的笑?
哈哈哈,被抓还是没有被抓,开放的结局,我只知道我没有看到她们被警察抓住戴上手铐的画面,最后的画面是她们笑的那么甜蜜,那么美丽,走的那么欢快,新的生活在等着她们,她们到上海以后会生活的很好,一起养了很可爱的孩子,温馨的小屋,还有可爱的大介狗狗!
我不后悔 不后悔为了你 担惊受怕 ,只要你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完结虽然很很很舍不得,但是也没有那么桑心,为什么呢,我在看凉子姐姐青葱岁月颜值帅炸天际的剧,才看第三集,不知道心动了多少次,这部剧,强烈安利,豆瓣评分8.6,也被称为日本经典神剧吧,唇膏!
B站就有追剧完结,好满足啊
想从另外的角度去谈谈这部剧。
服部阳子在得知警方已找到弟弟尸体的时候,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高声的喊叫响彻机场大厅。
从弟弟失踪后,服部阳子就从没有放弃过对“真相”的探寻。
直觉锐利,思维敏捷的她很快就发现了加奈子以及直美的异样。
虽然调查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对于自己弟弟的“爱”促使她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她请了侦探帮助调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无法接受相伴自己多年的弟弟就这样在人间“消失”。
在得知直美与加奈子杀害了弟弟之后,服部阳子除了愤恨,对于她们两个已没有任何其它的感情。
副部达郎这个角色在剧中是绝对的反派,或者说他站在道德的谷底。
然而呈现给观众的服部达郎与服部阳子眼中的那个弟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形象。
在服部阳子的眼中,服部达郎应该就是那个和自己一起长大,比自己小几岁的男孩子。
他们接受同样的家庭教育,可能还上了相似的中学与大学。
步入社会后,自己在房地产企业工作,而弟弟成为银行精英。
可以说二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多年共同成长相处的羁绊,还有同为社会精英的一种认同感。
所以服部阳子对于这样一个亲爱的弟弟的消失,从情感上来说必然是无法接受的。
再次强调一遍:服部阳子眼中,心里的那个服部达郎,只是那个“小她几岁、一起长大”的男孩子,而绝不是编剧给观众呈现的那个家暴男。
稍微想一想就大致可以知道,服部达郎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是绝对不可能展现出“家暴”的那一面的。
可以说,身为“家暴男”服部次郎是有着人性的弱点的,或者说可以称之为人性的缺陷。
在整个外部世界里,他就是那个彬彬有礼的银行业精英,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不菲的收入。
对于自己家庭以外的人来说,服部达郎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男性形象。
然而一当他回到家里,他就“原形毕露”。
可以说,服部达郎在外部世界不是一个失败者,他也没有太多的怨气需要发泄。
他对直美子的家暴行为,应该解释为他本人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说到底,他只是享受欺负一个弱者罢了,在弱者的隐忍与恐惧之中,他得到了十分独特的快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施虐狂。
是的,这样的施虐狂的确是存在的,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弱者的痛苦与恐惧。
他们在弱者的哭泣与颤抖中得到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满足。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变态”,这种“变态”确实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施虐”行为只可能发生在一个封闭环境里,比如服部达郎的家中。
而一旦走出了那个“家”,他就又变成了那个彬彬有礼的银行精英。
可以说他是个“衣冠禽兽”,然而更准确的说法是,当他穿上“衣冠”之时,他是一个正常的人,而当他脱去了“衣冠”后,便成了禽兽。
然而这并不是说服部达郎是一个精神分裂者。
那个在外面文质彬彬的精英,和在家里的那个施虐狂并不存在意识上的分离。
服部达郎在外面彬彬有礼也是他正常的表现,正如其他社会人一样;而回到家里那个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另一面。
就好像小姑娘在家里会对家人撒娇,但到了外面的公众场合就不会。
而在家撒娇的小姑娘,和在外面一本正经的小姑娘也是同一个人。
于是,服部阳子所为之叫喊的,只是服部达郎的一部分,那一部分的服部达郎,却是她心中服部达郎的全部。
加奈子所要逃离的服部达郎,是服部达郎的另一部分,而那一部分也是加奈子心中服部达郎的全部。
第五集里,直美与加奈子合力杀死了服部达郎。
我认为这是加奈子对她自己最负责任的一个做法。
服部达郎对于加奈子而言无异于一个牢笼,一个限制着她为人基本自由的牢笼,而挣脱的唯一方案可能也只有把他杀掉。
无论加奈子到最后是否获得了自由,无可否认的是,服部阳子失去了一位对她而言至亲之人。
-分割线---题外话——日本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国大妈李社长在本剧中狂刷了存在感。
在片尾里我看到本剧的中文指导是周来友同志,回想了一下周来友同志说日语的口音,我愈发的觉得他并不是本剧的中文指导,而是”中国口音日语“的指导。
高淳大妈的中式日语似乎颇得周来友老师的真传。
可以说,高淳大妈扮演的这位李大姐是日本人眼中典型的中国人的形象——豪爽、大大咧咧、直率、规则意识淡薄、爱占小便宜等等。
后两点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对滞后有关,没什么可说的。
而前面三条属于性格气质特征,这种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李大姐无锡出身,生活在上海一带的这个设定是极为矛盾的。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以上海为核心的江南民系是汉族诸多民系中文化最为婉约、细腻、温和的一派。
提到江南,中国人刻板的印象一般是小桥流水人家、吴侬软语的女子、苏绣等等;无论如何使无法和李社长的气质联系在一起的。
你如果说李社长出身是北京、天津、东北、山东,那我也没什么话说。
但日本人最熟悉的中国偏偏又是江南地区,除了上海就是绍兴酒,(拜托我们还有茅台、五粮液、国窖、汾酒、浏阳河......)于是就把牛头安到了马身上。
对此,我有些不满,不满的原因在于一贯在乎细节的日本人对于相对“不重要”的细节进行了选择性的“模糊”。
就连广末凉子说到李大姐这个角色的时候也提到,那是典型的“中国形象”,或者说,典型的日本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这让我想到,虽然中国是个极度丰富多样的国度,有着日本这个单一民族国家无法比拟的多样性,然而在日本大众的脑海中,他们习惯把那篇海西的大陆当做一个模糊的大块头。
这个大块头是一个蒙太奇,然而普通日本人却不想把它看清楚。
或者说,他们在回避“把它看清楚”。
其实这样一种思维也一直延伸到日本精英阶层,精英阶层不可能看不到海西的大陆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你到上海街道上走一走,看看那些上海小姑娘们,就知道对于李大姐的形象刻画是多麽的不靠谱(或者说高淳大妈其实只是表现除了中国最奇葩的广场舞一代的所独有的气质)。
但是就算知道中国在向着某个好的方向变化,日本的精英们也并不愿意看到这样一种变化。
他们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宁愿那个大块头永远是一个提供廉价劳工、没有质量的低级工业品、以及给发达国家的老爷们提供茶余饭后吐槽与段子的国家。
精英如此,独立思考相对较弱普通民众更不必说,因为“选择性地构建普通大众的世界观”永远是统治者屡试不爽的统治手段。
日本是如此,实际上其它国家也并不差太多。
就拿我们来说吧,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你可以说“干了这碗恒河水”,但有多少人提到印度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想到,这是个有着12亿人口的国家,它的多样性与差别性不亚于我们。
他们的社会虽然有相当一大部分仍旧十分落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十分现代的,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这么认真地讨论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认真起来,然而有多少人能保证提起“干了这碗恒河水”的时候,可以想起除了“我在东北玩泥巴”以及”花式阅兵摩托车队“以外的东西?
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奢望日本人不把整个中国以一个”李社长“的形象代替。
我们需要做的,是有意识地去大范围地改变这样一个形象。
什么时候中国的道路可以做到干净整洁(我说的不是柏油大马路,而是小饭馆密集的背街小道),什么时候我们整体的国民素质有显著的提高,什么时候才会让人家摘掉有色的眼镜。
这些改变需要”有意识“的行动,而行动起来,实际上也并不那么难。
私奔去远方
内田由纪真心丑...都有杀人的勇气了还没勇气离婚 什么鬼电视剧 浪费时间 那句“看到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真的恶心人
两位我的女神!!不过最出彩的其实是那位中国哦巴酱
这部剧从一开始我自信满满觉得凉子姐姐能搞定所有的事到最后发现她好像所有的事都搞砸了的时候才开始,为什么这部剧没有我的危险妻子这么高分了。太让人着急了。但也很真实,当我们要杀一个人的时候,事实上很难做到走一步想三步。。
真的好难看,节奏超级拖沓,超级啰嗦,广末凉子各种情绪全部是瞪眼睛,内田有纪各种委屈慌张…剧情各种漏洞,人设不喜欢
犯罪手法的低劣更显出编剧的低劣。
T。
最后一集尸体被发现 两个人逃出机场出境那段我紧张的都不能呼吸惹……!作案不太高明啊bug 好多 一想到内田姐姐现在的男朋友是柏原崇 真是什么剧情都能原谅了
一颗星给大妈还有两位小姐姐,一颗星给全剧配乐。that‘s all.
弯美蠢奈子
前面很好看,不完美犯罪带来的紧张感。结局有点扯不过也是日剧一贯的方式
忘记看到第几集了,实在看不下去…
广末凉子 演技太差了 只有一招 瞪眼+抿嘴(全片只有这一个表情我真的很想打她!) 加奈子也太软弱了 只有杀老公那一段好看 其他时候两人都是被推着走 根本不是末路狂花阿
两人挖坑后看夕阳那段,我哭了,正好是朋友经历的一段黑暗时间,只是境况不太一样。虽然不是直子去帮她杀人,可也尽量去帮她了,而她也不是加奈子没那么惨,明明可以有新的出路和选择,我不明白她为何拖到现在,似乎很多中国女性都是如此……
整部剧都在紧张,最后虽然开放式结局,但分析两人轻松的笑和脱下的外套?难道是成功逃跑?但是阳子的笑又让我怀疑。总之很好看!!
本季难得我给五星的,片尾的奔向光明场景真是耐人寻味
看完了!给3.5星吧!剧情虽然有些瑕疵,但还挺紧凑的!
bug是有 但吃了三个月的方糖还是觉得心满意足 日本人的变态和温柔结合起来的时候 真的让人觉得坚毅和动情 万能的中国大妈!
坑!一开始还不错,烂尾
中国人说日语的口音不是这样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