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会武断地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一切都被商业铜臭熏得厉害。
无论是难以超越的《玻璃之城》、《甜蜜蜜》等经典,还是打出亲情牌令人落泪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岁月神偷》,还有前几年令我震撼至今的《门徒》,另外到年轻个性的《志明与春娇》、《分手说爱你》,再到这部文艺清新得不得了的《东风破》,不得不说,人家商业得来,还是能拿出叫人深省的作品。
除开镜头太细腻唯美,而导致叙事节奏稍嫌拖沓之外,这无疑这是一部好片。
三个故事交织一起,交代已经算慢条斯理整整有条。
几个演员其实表现得可圈可点。
特别是泰迪罗宾,在义庄里独自徘徊的背影,是对一个等待中老人的落寞与坚守的最好诠释。
更是出神入化地演出一个迟暮之人的自嘲和幽默。
苗可秀仍然是气质非凡,流逝的时光虽然带走青春年华,却给她留下更多的故事和味道。
年轻演员官恩娜在镜头前美得令人窒息。
那几个柔光处理的逆光特写镜头,将她的古装和现代造型交错,让人有迷失时间长廊的错觉,唇边眉宇间尽是说不出的精致美丽。
题材众多且深入,讲述的是香港的历史,背井离乡和落叶归根,年轻一代与老一辈的隔阂,错过与圆梦,还有生和死,但因着导演年轻而文艺的处理,使得本片不致于太闷太沉重。
一向沉醉于香港氛围。
被英国殖民过的中国土地,中西文化在那里相交相融。
所以人们听着收音机里的粤剧,一转台就是英文爵士曲。
他们说着广东话,不时又夹进英文单词。
他们兴早茶叹各式点心,也兴下午茶叹咖啡。
而那样的地方,身后艰辛而厚重的历史必然不少。
先是一个小小渔港,然后被英国殖民,然后抗战时变收容所,解放后大陆客偷渡过来,又有不少人从香港被“卖猪仔”到外国做劳工。
可以讲的故事太多太多。
而他们的聪明之处,是选择不像大陆那般严肃官方处理,硬生生将一段段故事变成类似《复兴之路》等刻板教材,硬要将苦痛和屈辱强调,以激发民族感。
只是以平常心,是怎样该怎样,有时甚至加入一点点自嘲的幽默,还有些少清新文艺,便是一篇篇引人入胜,从而令人接受,并铭记的历史故事。
年轻一代和老一辈的隔阂,在本片中从不逃避。
本来年代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思想就迥然不同。
但从Eva和余鳞,还有亚男和山伯之间,令人揪心但同时又妙趣横生的相处来看,只要沟通,就有希望。
本来义庄代表死亡,本应一片死寂的地方,却因着暖黄色的镜头基调,官恩娜色彩斑斓的穿衣风格和活泼调皮,而不让人觉得阴森可怕,生老病死,原就不该害怕和逃避;药铺其实是普渡众生的象征,镜头却扑捉百子柜下阴影,还有年轻人对中医的不耐烦与不信任,借以告诫传统手艺遗失的危险。
年轻时,因着时代背景等诸多原因,两人错过。
年老时,却能因着因缘际会,两人再度重逢。
而身患绝症的亚男,最终也获得几个关心她的人,也算遗憾中的圆梦。
本片最妙之处,就在于为一切极端,找到了平衡。
发现怀旧似乎总是香港电影永恒的主题。
想想也应该,香港太日新月异,社会每天在速度变幻,娱乐圈里更是旧人瞬间湮灭新人取代,不怪得总有一帮人想要抱住旧物不想丢弃。
同现时相比,旧时总是好时光,因着已经过去,总能泛起距离的美感。
每个人都有过无可奈何的放手,表达这种遗憾,最能引起共鸣。
配乐选用香港乐队ketchup的音乐,带点复古味道的英文歌,最适合这样的香港。
最后说说电影名字。
开头也甚是不解,后来看了解释后,越想越觉得精妙,这样的回味使得电影本身更荡气回肠。
东风,每年春天由东边吹来,是个不会了结的圆,是错失,但也代表新生事物,破,即破旧立新。
一如本片,在绝处找到曙光,于是一切充满希望,新生事物迎风成长。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寻回历史,落叶归根。
因着曾经的错过与失去,才更要乐观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面带微笑地活下去,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love brings out the best in us, and sometimes the worst, sometimes the forgotten. we still keep trying, waiting for love, looking for love, falling in love. -- by ketchup
高中同学介绍的。
80后的广州青年,因为从小到大都看香港电视,看香港新闻,都自认为很认识香港。
我以前都以为我很了解香港,但是从2006年那次去香港自由行,繁大的地铁网,高标价的衣物,我觉得我同香港很格格不入。
所以这次同学力荐的电影,说香港两代人的,一d看的耐心都没有........
由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一共要做超过两千万个选择。
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个世界充满了选择,踏出家门转左还是右?
跟家人或是跟朋友吃饭?
跟什么人一起生活?
还是自己一个人?
每一个选择都反映着影响着我们前面的路。
在这些选择里面,总有些是我们后悔的,想要重新选择,想重新选择是因为我们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是因为以为身边的人,比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怀疑自己比不上别人,觉得自己作了错误的选择,但若然没有错的选择,那对的就变得没意义了。
其实所有事情都是最好的,你没有选错。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風格,覺得很適合我。
美美的畫面,靜靜的事物,慢慢的說。
很有意思的獨白,很對味,很喜歡,很崇拜這部電影的攝影師。
從開頭的畫面第一句的旁白就喜歡上了它喜歡看美的事物喜歡拍照留住最美的一霎喜歡讀詩詞賦雖然我未必讀懂喜歡安靜地海面靜靜的一個人發呆喜歡懷舊的事物舊時代的中華文化電影裡都一應俱全一秒二十四格每一格都是一張照片這可以說是繼杜可風之後我會認真記住攝影師名字的另外一個人雖然杜可風走的是夢幻路線(偶爾也會有一兩部懷舊的)而這部電影屬於懷舊路線完全南轅北轍但是 都拍出了各自的味道對了 攝影師的名字是關智耀搜索一下才發現原來他已經拍過很多電影了這是一部值得收藏DVD的電影
早上起的不是很晚,把电影《东风破》看了。
片名自然会联想到某首流行歌曲,可是看了解释之后才明白,明白了才觉得不错。
“东风破”是什么?
每年春天的第一阵风都是由东边吹来,从来不变;是一个不会完结的“圆”。
《东风破》的名字是来自古代民间一种曲的形式,叫做曲破。
破是一种表演的技巧,在音韵上随着感情增多减少,像音乐里的即兴。
因此,“破”有种“破旧立新”的意味,而“东风”亦代表一股新生的力量,破除一些旧的习惯、想法,甚至从破灭、消亡中再生,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麦婉欣作品,浓浓的怀旧,绝美的画面,不煽情,但是情感都在其中,有我喜欢的音乐style,后来知道是一个叫做ketchup的Band,不同人在一起,却为对方的生命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年青人要愛自己、相信自己,才有更美好的生活、进而有更美好的世界。
每一个镜头都被仔细处理过,柔光,暗角,逆光,暖黄色调,极其严格的构图,灿烂的阳光,温暖的画面,阿南的服装很突出,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充满个性。
剪辑和配乐更是大放异彩,增分不少。
导演自己后来也承认对美的追求到了“变态”的程度,这是一个梦幻的色彩世界。
几个老戏骨让人惊喜不已,做足了功课来表演,影片中不乏有难忘的桥段,官恩娜为泰迪罗宾弹奏《After you've gone》, 年轻的林山为eva 点播的爵士曲,处处弥漫着七十年代的气息,有人说这是一部有爱的片子,一个关于时光与传承的故事,这是一个惊喜,双方要懂得从对方的角度去沟通及理解, 我看了一遍留在我脑海中的影像,空无一人的洗衣店,借来的行李箱,便签,红褐色的榉木地板,开心餐,吃着面的小姑娘。
狭窄的过道,带着没有塞斯镜头的相机拍自己喜爱的画面,每天早上要记得吃早饭,晚上写信,阿伯煮了饭,熬了汤,桑叶牛骨汤,汤头歌,天冷的晚上和你一起走在街上,买给你可以暖身子的食物,车前草,夏枯草,川贝,音乐盒,绣了花的针灸袋,为了他学会烧菜。
再说一下影片中的场景和台词,"义庄",清净、简洁,那些光线把它照得甚至浪漫!
它、对生、死的包容,无分时间、类别的默默做好,中途站/收容所的角色。
当中的情感轻描淡写,却大爱深远!
对生命的尊重!
"医馆",老得几乎"入棺"、但却充满人味、人情味!
几乎嗅到那些木栏河、梯级、木台凳的旧味、百子柜的药材味。
这一段摘自FB。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中唔中意宜家噶自己,你冇得选择。
因为宜家噶自己系你自己拣噶,既然拣佐,就为自己噶选择负责。
搏一搏啊,搏唔搏都一世嘎啦。
睇完,一句讲噻,守得云开见月明。
山,普通的山。
花,普通的花。
花开边山,山长满花。
花依偎,山守护。
山还在,花依存。
其实所有噶嘢都系最好噶,你冇拣错。
很细腻的一部文艺片。
把过去、现在,把香港、旧金山,把年轻、年老,把亲情、爱情,把历史、现实,把生、死,把记忆、现实,纠缠在一起,实际上也分不开。
几个角色很鲜明,演员表演有特色,真实到位。
结尾尤其好,画外音:“其实所有事情都是最好的,你没有选错”,揭示了电影中的人和事的矛盾、对立的统一。
终于看了很久之前室友推荐的这个电影,有关于香港历史的,他是香港人,自然比我有更深更多的感触,而我抛去那些不太了解的香港历史,得到更多的则是对人生的感悟。
开篇便是独白,“我们后悔想重新选择,是因为不中意现在的自己。
” 片中穿插着倒叙,独白以及平行交织的故事情节,从旧金山到香港,从陌生的女孩到陌生的男孩,从孤独的守墓老人到归国的女中医,毫无交集的地点和人物,却又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整部片子中守墓老人和归国女中医甜蜜的爱恋交织成最厚重的旧香港历史;现实生活中,网络生活中认识的年轻男女各自有着自己的伤心事;两代人鲜明的代沟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激烈碰撞,渐渐趋于缓和直至互相理解,原谅。
我们总以为会有更好的选择,总会后悔当下做出的选择,似乎没有选择才是最好的,可是生活中又逃脱不了,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当我们不中意现在的自己,不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时,便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倘若世界上有另外一个自己,过着自己另外一个选择的生活,会不会也在后悔着。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因为没有经历过,便会心心向往,这是人之常情。
如果片中的EVA没有负气出国去旧金山,如果年轻的男子放下自己的自尊和家世,他们会幸福美满的走到最后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命运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会带给我们意料之外的结局。
余鳞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赎罪,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来为那对母子做着他认为对的一切,可是他认为的好,在那个母亲来看却是最残忍的方式,有时候,我们以为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做出了对别人最好的选择,可是那是别人需要的吗?
自己的最好选择不一定对别人是好的。
患了绝症的女孩子千里迢迢从旧金山回到香港,只为了给自己未曾谋面的网友一封信,却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想象中的世界总是和现实不一样的,现实有现实的摸样,想象总是漂浮于现实之上,留给人一个摸不到够不着的念想。
守墓的老人一直在等待着初恋的女友,虽然他知道,岁月无情,早已物是人非,希望渺茫,也许那份等待更多的是支撑着他留在东华义庄的力量,也支撑着他对生活的希望。
不管历史留给他什么,不管岁月带给他怎样的沧桑,那份藏在心底的柔情,被一首朴素简单的小诗轻轻诉说出来,山,普通的山花,普通的花山长满花 花开满山花依偎 山守护山还在 花依存当故事的脉络渐渐清晰,我们无法抗拒历史轨迹,所以无法避免EVA和林山的分别;我们无法阻止阿男患上绝症,所以无法改变余鳞和她的相遇;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命运安排我们,有缘分的人终于有一天会见面的。
无论我们年轻还是已经在老去,我们都无法预知选择的结果,唯一的选择是享受这份过程,没有选错过,又怎么知道自己选对了呢?
所以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要后悔,因为当下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年疯狂崇拜李小龙时,就被这个女演员迷住了,惊为天人啊,容貌气质绝佳。
现在应该有60岁了吧。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原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哇片”)电影喜欢打结,将现实之线和过去之线打结,编织前后两段情缘,相似,或是不同。
《胭脂扣》里有彼时烟花柳巷里如花四少的孽缘,亦有现世一对报馆青年的情感;《海角七号》里有昔日的由信连接起的跨洋的思念,亦有当下的异国情;这部港片《东风破》里也有两段情缘,前后差了大概有五六十年,一段是当下,一段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同是文艺片,《胭脂扣》是凄美的,那么《东风破》是唯美的,接近《海角七号》里由海风和信带来的清新。
《胭脂扣》扣的更多的是过去,旧人抹胭脂,叩问负心人,归不归?
《东风破》要破,破旧立新,东风起,新人启程去。
去国离乡、独居美国的亚男失意、得癌,她将希望寄予在网上结识的余麟身上,抓住这根稻草,她重回到香港这片故土上。
两人真正的相见,是在余麟家的福源医馆。
亚男假装是自己的朋友来给余麟送信,但却遇冷,余麟身边有一对丧夫的女人和丧父的小孩要照顾。
余麟
亚男而发生在这条老香港街的五六十年前的故事也交错在其中,这段记忆里的主人公是余麟的姑婆二花和亚男打工的义庄负责人林山。
在那条暗街上,他在街的一端做手势,她在另一端做手势回应,他问她为什么要学他,她说要像向他学英语那样学他。
她穿着旗袍,是个护士,也是福源医馆的小姐,他穿着西装,会说英语,应该是留洋回来的公子哥。
他为她取英文名eva,并蒂之义,即二花,他赠予她刺着eva名的医袋。
但由于他家庭介怀她的护士身份,他们分离,她毅然踏上了远赴重洋之路,继续行医济世。
年轻时的二花
年轻时的林山存在的现实的主线, 逝去的历史的副线,在电影的时空里交错,互放光芒。
而站在两条线交叉的十字路口的人是主人公,也是你我。
借由亚男和余麟之口,“选择”二字是他们逃不开的问题,也是曾经林山和二花面对的。
林山伯教亚男写诗山,普通的山 花,普通的花 花开遍山,山长满花 花依偎,山守护 山还在,花依存余麟在亚男的病床前念了这首诗,这也是曾经属于林山和二花的诗。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
这部文艺片还有背后的故事,《东风破》是一部为庆祝东华三院一百四十周年而筹拍的香港电影,由执导过《蝴蝶》《十日谈》的年轻导演麦婉欣和执导过《打擂台》的郑思杰合导。
东华三院起源于1870年代,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最大的慈善机构,一直致力为大众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区服务。
医馆和义庄这样的老地方活在旧时代,在新时代也是苟延残喘吧。
片子里真实存在的福源医馆和东华义庄是在追念,更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复兴香港吧。
福源医馆余麟要卖掉祖业、卖掉医馆一事气得他姑婆二花回港。
二花让余麟在医馆工作一个月好好感受其间的哲学。
望闻问切、针灸、开药方…点点滴滴显现的尽是二花讲求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事情也是吉事”的达观态度。
东华义庄亚男对这些不叫死棺材而叫吉棺材的棺材好奇,当林山伯问她怕不怕义庄时,亚男脱口而出这里那么漂亮,决定在此工作。
义庄里安放的灵魂是旧时代从美国运回来的被贬称为“猪仔”的劳工,义庄一直在等待亲人的认领,好让他们落叶归根。
林山伯也在等,等待大洋彼岸的二花的归来,因为义庄也安放着她爷爷的灵魂。
“生有所安,死有所托”,这是义庄奉行的准则。
正在消逝的美好借由女导演细腻的镜头语言表现得如此诗意,现实在柔光下浮泛,记忆散着泛黄复古。
不得不提片里的配乐,英语小清新浅唱低吟,渲染场景恰到好处。
片子最后一幕,伴着《lovely smile》,林山疾奔,二花远走,林山道声再见,二花转身微笑。
查漏补缺
应该高中大学时期看的了,几乎是英文电影的入门几部之一,女主的台词还要被拿出来练习配音。比较经典的甜心剧。
gay and European那段太经典了!还有walking porn也是哈哈!歌曲都很轻松愉快,爱情也很甜美,比电影更合胃口。
太理想化 肥皂剧
感觉一般
可爱!!!女孩子真好啊
超好看!!!!歌也好听!!一开始还以为会比摩门之书难看一点,完全没有!!!里面的女生都好可爱!!助教也帅!!案子也很棒!(gay or eurupean简直笑死我了!)
外教安利的,要写观后感的。
中规中矩,剧情有点好玩。女主的人设前期不是很讨喜,后期还行。
~~~
There! Right! There!
都是大熟脸哈哈哈
歌舞还是不错,尤其是法庭上那段。但是总感觉主角太欠火候了,气场不足,完全被配角的光芒压住了!
就。。看得很开心就够啦!
第二部为了一狗狗〒_〒真心无厘头。打发时间还行
..太二了...
好励志呀
这个系列一个套路,感觉新意不足
这姑娘只要稍稍努努力就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
哈佛法学院。烫头不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