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CCTV1《最美的乡村》最后两集,尤其是最后一集是完整看完。
好久没这样在电视上看首播的连续剧了,况且题材还是跟我如此贴近的农村。
上一次看农村题材的经典连续剧,是一两年前看的《平凡的世界》。
石全有阔别十年,旋风还乡,被两小无猜的冀瑞丰认为是最大的危机——石头不仅是要回来跟自己抢村委主任,而且还要跟旧情人,也就是自己的前妻重归于好。
于是瑞丰用尽一切办法,想在比拼事业的擂台上把石头K倒。
石头几乎演绎了什么叫做标准榜样,他不仅把直播产业带进了村里,给村里带来了商机,使得不少农民因此脱贫,而且还间接使对手瑞丰获益。
要说最精彩的莫过于在最后的比拼环节,石头把瑞丰的如意算盘——酒店规划借壳上市,就锅下面,创造性地提出月子中心的概念,提供的就业岗位是瑞丰的两倍,还常年不断,不会随着旅游淡季而减少。
此时,在台上,瑞丰也演绎了什么叫做惺惺相惜、君子之争,公开地表达对石头的敬佩,同时退出村主任选举。
瑞丰在台下的前妻梁依依若有所思,眼睛里湿润,势头在台下的好友肖哥粉白的脸上泛起了两圈红眼。
石头和瑞丰的演技有点浪漫主义色彩。
这两集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把新兴产业形式带进农村。
长期以来,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靠天靠地过日子,剧中却以直播、小视频为切入点,引发了旅游业的发展,然后带动与之相关的饮食业、住宿业、演艺业等,在意识到这种靠外来过活的经济难有稳定保证的时候,石头又提出了月子中心,不仅满足了本地人的就业和消费,而且还把劳动力向外输送。
我自然想到了我生活的地方。
最直观的感受是,十年前,上初中的时候,校门口的那条文化路没多少店铺,顶多是两件靠卖文具过活的“书店”、电脑铺和大门紧闭的工厂,大概就没了,上学前放学后,除了学生大概也见不到几个其他人。
而现在,这条文化路大概可以改名为“快递路”了,各家快递在此设点,菜鸟驿站也落户此地。
以前的文化路只在上下学的时候拥挤、人多,现在几乎天亮到天黑后都车来车往,熙熙攘攘,晚上更有霓虹灯光。
除此之外,还有果汁店、奶茶店、茶点、数码产品店等等,各路人马齐聚一路,共同赚钱。
我又顺着文化路走到小学门口的那条路,短短十几米就有好几家午膳站,十年前我还没听过午膳站这个词。
从这两条主干道看,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剧中的地方特色产业的水平,此类繁荣的服务业能解决的就业人数也十分有限。
但毕竟,剧中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一集就四十分钟,要啥自行车。
第二,年轻的高材生返乡贡献。
这里的高材生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学历高的,而且还包括出外见过世面、觉悟较高的人。
剧中最典型的就是石头和瑞丰,俩小无猜,长大后先后回村,一争高低。
他们这么年轻,却不仅仅是当普通村官文员的料,而且还大有用武之地,他们的方向是村主任。
瑞丰是官三代,爷爷爸爸都有好口碑,本以为他也可以顺水推舟,当上主任,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的酒店计划黯然失色。
我们以前偶尔或者常常听到的,甚至就在学校里听到的,就是一个人从农村千辛万苦,通过考试等途径出去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落后的农村,或者不说农村,就是相对落后的地域吧。
可正所谓“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城市的不利因素与家乡的向好趋势,两股风合力,使得落后地域的人外出后返乡,渐渐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了,他们返乡后的生活、工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相反,如老李那样的人还更早实现了经济独立——当然,这里的重要的前提是家乡并非是身无长物。
最美的乡村,不是说乡村里样样都是美的——只有一面的世界是不符合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最美的乡村,是目的,是愿望,是奋斗方向,是攻坚任务,是康庄大道,同时也应该是一面镜子,一把准尺。
理想中最美的乡村,应该照见现实里的丑陋;理想中最美的人,应该唤醒阴沟里万劫复还的人。
当李大师阔别五十六年,旋风返乡的时候,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
现在返乡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呢?
贫困户标准下来了,只要瞒报、误报、漏报,总有可能避开红线,拿到各种好处。
但我希望在豆瓣人均社会学家的氛围下,让大家重读这句话:“法律不是万能的,当然,法律应该尽力而为。
”我们都活在一个社会当中,自然应该有约束社会各个力量的“共同条约”存在,不能因为有人违反了这个“共同条约”,就说是“共同条约”的问题,社会需要“共同条约”,也就是法律,或者道德(隐性的“社会共同条约”)。
同样的,扶贫有没有出现问题?
有。
那扶贫还要不要继续?
当然要继续!
不仅要继续,还要总结失败经验、提取成功经验,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上河峪村支书这种人在生活中真的存在吗?
我要回答一个“是”。
起码在我的记忆力,爷爷奶奶那一辈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为了不给集体添麻烦,宁愿自己过得苦一些,在他们嘴里,这个被他们叫做“自食其力”。
我想,无论是在秦岭中间开山打洞通火车,还是在新疆的戈壁上战风斗沙开荒漠,亦或者在舟山开渔场、在横断山建发电厂、在大山深处建“天眼”的,都有着这种精神吧!
看剧的过程中总是感觉有些与众不同,后来跟着爱人在视频平台上又看了几遍,终于发现这部剧跟其他剧“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了——爽感的营造方式不一样。
市面上近几年的爽剧,都是前面恶狠狠得让主角被欺负,后面再让主角狠狠地报复,生怕报复的不够爽收视率就下来了。
这部剧不一样,不管是老丈人虚假申请贫困户,还是那文斌原谅那栋梁,都是在一件新的事儿开头,把上一件事的结果讲清楚,上下衔接得特别舒服。
这就不一样啦,让人有一种高级的舒畅感。
精彩!
剧情从第一集的中间开始渐入佳境,等到唐副书记进入了那家村,已经是“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了。
一边是立过军功、刚从上级调来的副书记,一边是横行村里、欺上瞒下的一霸,一个正直且善良,一个阴险且诡计多端;一个一心一意为帮忙扶贫,一个知根知底怕情况败露。
这样的一对对手碰在一起,呲出的火花可谓是焦灼且滚烫!
看到周教授抱着小马驹跑回家的路上,一路疾跑,踩着水过河,最后颤颤巍巍的把药注射进了小马驹的身体里。
这个时候,相比于辛兰刚进村的时候:关铁栓开始戒酒、金满堂开始从家人身上找回责任和担当、“废柴”于洪洋重燃生活希望,违反规定的贫困户停了、夜校学习技术的人多了、蘑菇种植产业越来越好、小马驹取名“小鹏”刚刚出生……一切都还是老人老样子,但又都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全新光彩和精神状态。
周教授这一路上如果有片刻,哪怕一秒钟有过“回顾”的念头,应该也会感到欣慰吧!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农村点过火炕,或者生过灶火?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可燃度从易到难的排个顺序,然后点火方巾灶膛里——易燃的火料会带起不易燃但耐燃的煤炭,把“火”从自己身上传下去。
这就是俗话说的“薪火相传”吧!
在中国人的传统之中,有着一种很执拗的“利他”精神,所以也只有中国的文人,才会能说得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话。
真且实《最美的乡村》全剧紧扣脱贫攻坚主线,通过新颖的叙事方式,用三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衔接的故事单元,生动展现了党员干部群众一齐努力致富的故事。
剧情真实剧情真实的展现了摆在致富道路上的矛盾,没有产业,就业人少,需要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来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叙事新颖叙事上三个动人的故事单元,三个递进的层次结构,鲜活刻画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新时代奋斗者群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使命担当。
场景优美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充分融入河北元素,拍摄取景基本都在河北省承德完成,真切生动地把燕赵大地美丽的乡村风貌、怡人的自然风光和长城等文化遗产搬上了荧屏,镜头中的场景优美锲和了最美乡村的主题。
太喜欢杨志刚了。
看惯了他演的抗战剧,但是演扶贫剧还是第一次看,但是很喜欢!
但是虽然没看完,但是莫名讨厌辛兰。
人家书记打人,直接思想教育;结果自己在老栓家差点没忍住。
一开始说书记因为老栓家不姓关,书记不管;知道老栓姓栓,又说人家书记不管同姓亲友。
啊啊啊啊,这什么双面派啊。
还把人家周教授论文弄没了,论文有多不容易啊,农药性文章有点难写,多少实验才能搞定,结果搞了一个杀菌,就没了。
农村房子长时间不住有霉菌味很正常,但是为什么不过问别人意见呢,是真的让人不能理解,忘了?
一句话可真是简单呢。
看到邹艳跟李台长的家庭,竟然都是当年“塞罕坝”的建设者,一下子充满了无比的敬意。
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塞罕坝是什么地方。
塞罕坝在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曾是千里松林,然而在众所周知的屈辱近代史中,这里被采伐过度,成为了沙地荒原。
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决定成立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通过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这片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
战天斗地退黄沙,用一句通俗一点的话说:塞罕坝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们,让沙漠退后了140万亩!
啥新型毒品能让人变成丧尸啊?!
没啥好说的。就是一网大。短短一小时就相当于一部电视剧!也没什么好点评的!反正就是看看呗!
可能2倍速看,感觉动作戏还好。
最后丧尸出笼的时候我真的笑了
扫毒
笑死了,又浪费了宝贵的一个小时。“生化烟雾弹”变僵尸的设定也能想出来,策划你可真行啊!看了开头一直以为是个倒叙的叙事结构,一直在期待港式的双人卧底加牺牲套路,结果当看到小女孩被绑主角被停职才恍然大悟被编剧骗了(甚至弹幕一直在说老陈的牺牲很悲壮很惨,搞得我就很期待,好家伙合着全是制作公司的营销套路啊,就为了让你看够六分钟),结果一看进度条已经过去一半了,回忆你是只字不提啊……剪辑很水(尤其声音),人物塑造几乎没有,根本感受不到主角的自责和反派三弟对于身世的绝望无助,全靠台词口述,没有任何动作、情感、动机的加持,没有形成戏。甚至最大的内部矛盾冲突——也就是嫂子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怨恨也都没有讲明白最后怎么就消除误会变得理解了……感觉整个电影的故事就很过家家一样,单薄到像故事会里的一段小故事……
垃圾
毕业作业么
好烂啊,辣眼睛的烂
这是啥呀,强行敌方组团降智?
没啥意思
动作戏还可以,参考了《特殊身份》和《导火线》
烂剧太多
飙车戏不错。就是海报封面有点虚伪
真不知道是哪个垃圾配的音,这个背景音乐极其他么的恶心,噪音极其恶心,连对白声都听不清......
还好就一个小时,但已经觉得乏味了,除了青岛的外景还不错
国产网大如果不是院线电影「降格」的,都不能看。哎,伊然当年看《极限17》很喜欢,关注了社媒,结果解约耽搁了一段时间。再一次看到她表演还蛮有趣的。
警匪僵尸魔幻片…
整体还可以,孙健淇很帅
卧底抓毒贩。女儿被绑。对打。毒弟交换人质。毒窝人咬。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