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停电和老公不知道看什么电影,我找到了很久之前下好的功夫小蝇,纠结半天才决定就看它了,就因为这个名字,一直没有敢看,没想到看了这个电影哭得很伤心,笑的超开心,老公啧啧称赞啊,好有创意的,其实印度很多电影都是名字很差劲但电影很不错,这一步也是的,我以为纳尼会复活的,可惜没有,但是却并没有让人觉得很失落,我大爱纳尼活着的时候和宾都之间的互动,那种蠢蠢欲动的感觉,那种你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你的心思的默契,好美的呀好羡慕的说!
我觉得那是一段感情中最美的时刻。
扯远了,反正电影很好看啦
嗯,就是神作这2字,真的。
前半截稍平淡,屌丝追女神你一直关心她不屑一顾你突然消失她立马抓狂的故事。
后半截,是想象力的狂欢。
姐是跪了又跪,刚站起来又趴下了。
还你妹的子弹时间,救命啊。。。。
这样一个摆明了胡扯的故事,片头就交代了是被孩子缠着讲故事实在缠不过了硬编的。
人家在逻辑性合理性上面没有啥太大的硬伤-只要你接受人能转世为蝇继续前世恩怨情仇的设定。
这一点,国产喜剧请你好好学学行吗。
当然,这远谈不上最好的喜剧、最好的电影。
但是,这是一部非常合格,值得一看的电影。
4星,减一星是因为略嫌拖沓。
剪成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可能会更好看。
如果看前面觉得不耐烦,直接拖到30分钟屌丝被高帅富害死那段往下看就好。
再有就是结尾。
个人感觉在那个小房间里搓搓手得意的笑一下,会更好些
印度的歌舞从那个《月光集市到中国》开始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再加上后来的最后的风之子,除了视觉听觉的享受,还有那种我渴望但却无法拥有的生活方式,你是知道的,现实的状况下我们无法感受到那种群体的喜悦,我们始终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
但这部电影打动我的还是那段,女主人公的电动车不能骑了,想让纳尼一起陪他,但出于天生的羞涩,又无法说出口,只好发了一条空白短信,而一向拥有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纳尼兴奋的跑过来,可她还是没有给他好脸色,尽管背对着他时却露出微笑,这便是爱情的美好吧。
故事很好,虽然这个小侠还不是钢铁侠,蜘蛛侠这种实力派,但最后的那段,和从小路送她回家的歌舞可以串联起来,艺术的手法如何的夸张,他要说明的只有一个:他爱她,她也爱他,他还不知道,但后来他知道了,这也就是最后的视死如归,绝决的让人快要流出泪水来。
电影,有的以人物取胜,有的以情感为重,有的以叙事优先,有的干脆以情色、血浆为卖点……本电影则是一处印度电影工业技术展示秀。
一只电影特效下的苍蝇,而非人,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这个小家伙红眼黑腹黄肚明翅纤毛毕现,放大之后竟然非常之萌,而其肢体灵活动作流畅,虽然电影中有非常多的越障、飞行……等镜头,连印度电影招牌式的歌舞都由这只苍蝇大侠代劳,却丝毫不显技术痕迹,仿佛就是有一架神奇的摄影机跟随着一只真正的苍蝇演员。
这绝对是当代特效技术的杰作,我非常好奇这只苍蝇出自哪家公司之手。
如果是由一家印度本土公司完成那真得要重新评估印度电影工业的实力。
光有好的技术不一定能产生好的电影,2001年的《最终幻想》电影版几乎让史克威尔公司赔进老本,2012的《超级战舰》还不是太过乏味?
技术只是工具,创意才是永恒的王者,而这部电影就是技术和创意合作成功的典范。
小苍蝇的大复仇不只是故事主体,它的种种具体报复过程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充分展现了这些电影人的超级想象力:如果一只苍蝇有人的智商和感情它可以做什么?
它飞行、躲到夹缝里、站在墙壁上,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就仿如欧亚长途,一双皮鞋对她就是一个奇迹……如果一只苍蝇要报复一个人类它可以做什么?
噪音骚扰和眼球攻击就足以使人致命,它还能够用科学武装自己,跑步健腿拉力练肌,眼镜口罩钢爪一个都不能少,连“人间大炮”这样的大杀器都能就绪。
那个倒霉的仇家除了自己满身伤痕还会家破人亡……阿弥陀佛,幸好那个倒霉蛋不是我。
如果一只苍蝇曾经是一个人类的恋人会发生什么?
甜蜜和忧愁……这些匪夷所思的构思与超强的技术执行力相结合,其产物就是让我目不暇接的故事情节、有爱有恨活灵活现的苍蝇侠,他们紧紧抓住了我,让我一口气从头看到尾,兴奋始终都在保持。
尽管技术在电影中占了如此的重头,其他方面却也绝不敷衍。
剧情虽然简单却绝不粗糙,层层推进、起承转合、线索贯穿,样样都不少,更有一些精致的细节,比如那只最后终于派上了用场的小钢炮等等足见编剧功力;在苍蝇侠绝对主角的光辉下真人表演显得失色,坏人一味得坏坏坏,女人一味的爱爱爱,可是又能如何?
这处戏人本来就不是主角;虽然本片和许多印度电影一样有情感夸张的“通病”,在饱和的情感刺激下人可能会变得麻木,只是在最后苍蝇侠以身为火引时我的鼻子还是有点酸,这算不算合格呢?
所以综合来看这部电影相当不错,绝对值得一看二看,在笑声中享受一顿视听大餐。
最后说一个Bug——摩托男的左脸被刺,但下一个镜头他却右脸有血。
2012年,奇幻动作喜剧爱情印度电影《功夫小蝇 | Eega》创意十足,屌丝转世小蝇逆袭高富帅的故事,一上来就唱歌,尽显印度电影风采,你还别说,挺带感还。。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节奏很不错,觉得很有意思也吸引人,特效方面也展示出了比较高的水平,剧情也讨喜,中间的各种包袱节奏感也好,吐槽下刚上来男主的厚颜无耻。。
我的尴尬症都要犯了,不过女主喜欢。。
这个就没办法了,主角光环吧。
比较诡异的就是BGM,拿不准的节奏和情节的BGM也是挺有特点。。
吐槽下剧情如此的神奇女主居然这样容易的接受了,还有不得不提一下女主手工技能已经点满了。。
技术宅拯救苍蝇。。
不不 是拯救爱情。
最后苍蝇的各种装X也是挺厉害。。
然后就是避免不了的歌舞。。
不过是苍蝇的。。
也许有人始终会觉得恶心吧。
其实到最后的最后我已经忘记了,这只是个故事。。
真是套路啊。
-我是苍蝇的分界线推荐指数:★★★★(8/10分),挺有意思的,小伙伴们有时间可以看一看的说。
威武!!! 只是最后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投火那一幕觉得很感人的,没必要让它莫名其妙复活的.如果最后复活化为人形就好了,又成苍蝇复活,还那么凶狠,有点说不过去.有点不喜欢。
最后那小偷可能也会遭毒手吧?苍蝇太霸道了. 苍蝇的确可以做很多事,但也要怪电影里那个倒霉蛋太傻了.这部电影真的看的一点也不累.除了对结尾不满意,其他真的很好了.第一篇影评.
宝莱坞的确在进化,如果原先以为那个打打闹闹的印度理工学院《三傻》只是偶然的奇葩,但这只不起眼的小蝇将告诉你,这不是偶然现象。
爱情,喜剧,歌舞,传统的宝莱坞元素,再加上科幻,密宗,3D, 可爱的是揉和的恰到好处,独树一帜,不像欧洲片那么沉郁,也不像美国片那么个人。
宝莱坞,看好你哟。
第一眼看到这部影片,以为是一部动漫,看着看着,人都快傻了,这脑洞也忒大了,令人咂舌。
对于苍蝇,第一印象是恶心,其次就是恐怖。
迄今,与苍蝇有关的最有名的电影莫过于《变蝇人》,而且还出过1958年版及1986年两个版本,后者的导演更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柯南伯格。
两个版本都改编自同一本小说,两者都充满了惊恐与凄美,都在恶心与虐心之中充满了反思。
那是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反思人体内掩藏的人性与虫性的冲突,以及科学高度发展之后对人类的异化。
但因为这部片充满了B级片的意味,观赏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美好,尤其是在饭后或者晚间,还是不要观看为好。
尽管与《变蝇人》比起来,格局略小,但苍蝇之小,只用来作为爱情的攻击物,满满都是爱,适合各种层次的人,反倒拥有了更大格局。
爱情永远是演不完的大话题,反倒是科学与伦理的追寻才是小众话题。
所以,《变蝇人》充满了恶趣味,《功夫小蝇》拥有的都是爱,适合在任何时候任何时机下看,可以当成喜剧片,也可以当成爱情片。
虽然二男一女的情节很老套,但这部电影真的拍出了新意,把主角锁定在一直苍蝇上,真的是脑洞够大的,但在特效的作用下,会突然发现,原来苍蝇都可以那么可爱,越往后看越会忘记它是一直苍蝇,感觉更像只小蜜蜂。。。
反派一般来说很容易让观者讨厌,但这部里面,所有搞笑的部分都由这个反派来担当了,真不容易,嘎嘎。。。
但并不完全是只是小丑化他,里面阴狠,狠毒那种眼神,我能说很赞吗,O(∩_∩)O哈哈反正这个反派真没让人觉得有多憎恶。
平时看报道,最多的就是印度脏乱差,贫富差距大,女孩受到很多压迫和伤害,但印度电影真的很赞,比起那种歌功颂德的,或抬着老祖宗不放的,灌输仇恨抓住不放的,空洞的乏味的片子,真是好太多了。
好久没有这么看电影了,一看就是两个小时。
喜欢这部电影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这部电影配音比较唯美,因为自己看电影不是很多,所以不敢说印度电影的配音多么了解,但是最起码这部电影的配音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两人心有灵犀的时候的配音,感觉恰如其分。
二是两人恋爱的故事情节,那种喜欢但是不表达的状态,是恋爱最朦胧的美。
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励志,即使化成苍蝇,也能实现自己的话。
感觉印度电影还是比较传播正能量的。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SIFF 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 误打误撞给我买到了导演映后场 但这个片子真挺怪的 导演往里面塞了大量符号和隐喻 对大马社会没有基本了解的话很难解读 可惜叙事晦涩冗长的同时又缺乏真正的深度和锋利 对弃婴问题、性别议题、族群和宗教矛盾都是点到为止 看得我有点郁闷 全片印象最深的不是导演试图探讨的社会议题 而是对各种宗教和民俗仪式(尤其米南加保族 我在大马玩的时候没接触过他们)的细致描摹 还是很有意思的
hkiff49第一部~情节上有点散了,想讲的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很清楚。隐喻很多,没有相关的宗教背景有点难懂()但画面是美的色彩是美的。记一下“天堂在母亲脚下”,时不时拿出来品一下
SIFF27 看题材对它期待太高了 拍出来的不符合期待值
还可以。就是里头塞的东西有点多。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节奏把控的不是很好/带着非常喜欢民俗和对导演高期待的前置条件,耐心去等故事节点,但看到的都是把议题放进作文中淡淡的疯狂,但是很喜欢结尾,这种把故事落点铺陈进形式性的展现,非常张吉安
新知+1,困意+10
非常張吉安式的敘事,但其實已將「靈異」降到最低,且不斷用詩化的片段去橋接整個故事以及大馬多族中女性不同卻相似的困境。從多個角度去窺探大馬社會以及這個無解的話題,當搖籃中的嬰兒搖起他的小手,人心就被牽絆,而好的壞的回憶跟著形塑,但同樣的自私,保護,孤立也在侵蝕著人心。業的造就,便是如此形成,男性也好,族群也罷,甚至只是「網民」,作為暴力施加者,話語強加者以及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的謊話編造者,完全不自覺,反而不斷地強化對立,才是社會最大的悲哀。
能看到映后谈真是太好了。想说有些人真的不懂马来西亚也不懂马来西亚复杂的种族之美,好了今天不要再生气了,已经被败坏的穆斯林秩序气过一遍了:)
我觉得女一呆若木鸡😂但这并不妨碍两个女主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诡异的好磕。
同隔離《虎毒不》double bill效果更佳 棄嬰明明是個很好的話題但點解到後面越來越混亂 好多想講的 但什麼都沒講清楚 又是一部野心大於執行力的電影 btw 馬來西亞是禁止墮胎國家 結合《虎毒不》最後那句每個女性都有選擇生和不生的權利 好唏噓 張吉安保持一年一部的創作真大馬勞模 fish姐最後可以跟Nat美美過上二人世界嗎🥹
或将成为今年最喜欢电影。喜欢最后两个人在床上相拥的镜头,像里面作为故事seed的戴胜鸟一样,两位坚韧的女性相互搀扶,平和地接受苦难和新生,在水源和旷野间找到一条路。电影里几乎总是下雨。不管作为水向前流,还是跌进泥土往外爬,大雨向下,女人向上。
6.17 SIFF 映后
hkiff2025*没看睡着是我对电影的尊重,大量长镜头做意义不明的动作和大量慢镜头可以媲美,顶多看懂一个丽心以身入局帮小曼捣破神棍老窝,但是其他呢,丽心男朋友跑了、弃婴过、找回儿子了,好,最后见不到,完了还给你来点舞蹈不知道攞景定赠兴,还有碟子舞那一段,我都怀疑把廖子妤整不明白了,太抽象了,导演最后q&a提及马来西亚、穆斯林、伊斯兰教、佛教的东西试图放进电影里面只让我觉得无力回天,救不了电影,尤其是这么多元素放一起,放可以,单独看也可以,但放一起拍成电影,我也真不知道最后表达什么意思
#SIFF27#看的第三部张吉安,喜欢《南巫》的鬼魅,不喜欢《五月雪》的空有题材。感觉这部介于了俩者之间,偶尔出现一下东南亚奇幻的部分很迷人,又在讲一个“弃婴箱”的现实题材。但结尾又有一个那样“戴胜鸟”解释的字幕,让人觉得,时常想拔高自己但又没找到合适的方式。
马来的民族结构非常复杂,然而女性共享着相似的命运。但本片既想呈现这种议题,又非常迷恋于拍摄巫术等民俗的东西。看完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拍什么。
SIFF27
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