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哥伦比亚(亚洲)投资给星辉拍摄的第三部电影,也是第一部打上“星辉海外 制作”logo的非周星驰导演作品。
•《少林足球》是功夫+足球,《跳出去》就玩功夫+跳舞。
•笑料是非常周星驰式的,但就如《长江七号》般大都熟口熟面。
熟悉星爷作品的观众相信都会发现这点,不再赘述。
整部影片流露出浓浓的周式喜剧痕迹。
•周星驰电影中超自信的丑男陋女是少不了的,从《功夫》之后又加多了个恶死的包租婆。
《喜剧之王Ⅱ》星爷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凤姐呢?
•不仅笑料似曾相识,动作设计亦然。
例如袁祥仁和张雨绮吃饭时的筷子打斗戏《精武家庭》冯德伦就已经用过一次了。
•黄英华现在成了星爷的御用配乐师,也有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听听低沉的男音solo就知道了(自《暗战》始成滥觞)。
永远忘不了黄生一个人吃掉一桌子饭菜的雄姿。
•张雨绮的表演方式我不喜欢,也顶唔顺似杀猪叫的“山歌”。
结尾大家一边跳舞一边出rolling,不禁让人想起张艺谋大导演的年度巨作《三枪拍案惊奇》。
看见立威廉故意耍帅的脸,我就想喷饭。
平心而论,如果EDISON仍是主角,我一定会耐着性子看下去。
而不是像这样,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十分钟就看完了。
跳……跳……跳……跳着看完了。
自从我表示过对张雨绮小姐的欣赏之情后,她的电影我倒真是看了不少。
《跳出去》我打五分,三分给张小姐,一分给立威廉,一分给众多牺牲色相的配角。
周星驰自从不拍搞笑片后,香港喜剧电影一直青黄不接。
但让我相当纳闷的是他为什么好好地放着超高票房的搞笑片不做,而是与励志型的通常最后要强制中小学生包场观看的温情片争个你死我活。
星爷还是重操旧业吧,文艺范让你像暴发户。
估计是受《长江七号》口碑一般的影响,《跳》的确加进了一部分喜剧元素,但放到这样的故事里有些牵强,像一堆小丑聚在一起讨论政治事件一样无厘头。
我觉得一个演员表现得好不好,与角色是否适合有很大关系。
虽然说作为演员,应该具备诠释各种身份的能力。
但人就长一个模样,总是会特别适合某种角色,也会特别不搭配某种场景,总不能让本山演白马王子,小沈阳扮公安局长吧。
而村姑彩凤的确不适合张雨绮,你能想象唐露那样高贵大方的女人换上深蓝麻布无袖大褂唱着山歌下田插秧么,你能忍受张雨绮抹掉烟熏梳着两条麻花辫脸上带着高原红么张小姐在《跳》里面干净纯朴的裸妆确实让她流露出年纪尚小的稚气,但我还是喜欢她成熟美艳的时候,她本身就长大风情万种,何苦让她收起雍容去当丫鬟。
可能星爷有让美女扮丑的癖好,比如食神里面的莫文蔚,比如功夫里面的张柏芝。
并不是张雨绮的演技不好,而是刻意地扮傻装纯使她无法发出动人心弦的力量。
而立威廉一贯扮演着贵公子的形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跳》里面变得很呆滞,只会轮流换着两辆audi开过来开过去,身边还坐着一个奇丑无比的女秘书。
剧本是一个非常大的败笔,情节老套脱离现实。
什么貌美如花的村姑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成为一个舞蹈明星,并且在过程中遇到了年轻有为帅气多金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个企业家之一的董事长,还让董事长为她倾倒,一改花心大萝卜的习惯,最后王子和灰姑娘牵手走向幸福生活。
我以为这只是一些脑残台剧和思密达剧才会出现的狗血情节,没想到星爷江郎才尽到这个份上。
这连幼儿园小孩看了都不相信的情节,难道还指望让观众通过它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么。
现实中张雨绮是有一个为她倾倒的帅哥董事长汪小菲,而且也变成了大明星。
但是人家不是村姑,不带乡土气息,更不是执着地跳成星女郎的。
现代明星是潜出来而不是跳出来,这是大家都懂得的知识,跳出来的是青蛙,潜出来的才是super star,你看人家范bb,被潜多了,人家就出来了,而且是国家哀悼日的时候带着东风雨的首映仪式出来了。
坚持不懈地被潜倒有可能遇到大富翁,而不是在电梯里吃着糖葫芦掉个硬币就能邂逅的。
如果换一换贴合实际的剧情,改成潜出来,或许这部电影能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看到最后,我只能无奈地说,电影导向有问题,造就了许多白日梦,让人还是会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跳舞的电影看得满多,这个片子却融合了街舞和功夫,真创意!
看完街舞,很有冲动去学习街舞。
片子里隐隐约约看到“功夫”+“少林足球”的小元素,包租婆的身影,中国功夫的热爱,还有底层人物的缩影。
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用心学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想不分身份贵贱,社会地位高低,总能实现。
看完片子,对我还是很鼓舞的,放弃很容易,坚持却很难,一旦坚持努力,理想变可实现。
当我看到女主角根据街舞的每个动作分别画画记录下来,从而形成动画解读舞蹈技巧,真是令我叹惊。
这个就是他努力用心的一个小细微动作,而我呢?
我也要坚持我的理想,努力完梦。
干爸爹!
周末闲来无事,晚上和LP看了《跳出去》,LP挺爱看,说还行。
我看着一般吧,看似励志片,其实导演在和我们开玩笑。
先不说无厘头的房顶上掉下女主角、“不伤和气”的抢凳子等等星式招牌,单说片子的中心就那么几句话,和猛一看上去的“励志”大相径庭,这几句话导演已经放在片子里告诉你了。
一、大雨夜,胖监工蹲在地上,拿着伞,对主角说:“做人要认命,做梦也要看条件,你又没钱,又不肯牺牲色相,也不是特别漂亮。
你这个乡下妹,满脚牛屎,有机会让你出来做事,你就脚踏实地点吧,理想不能当饭吃的。
事实就这么难听,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外面风大雨大,拿着……”把伞递给了满身湿透的主角。
主角这时满身泥泞,跟她所处的环境是一致的,胖监工告诉她几点:一个是条件不够好的要追梦,要么有钱,要么牺牲色相,要么你就踏实吃饭;一个是风大雨大,必须有伞。
从此,女主角走上了牺牲色相的找伞之路……这就是全片的中心,发生在片子一半的时候,更是全局转折点!
二、主角在给爸爸的磁带里说:“原来,要放弃很容易,有勇气去坚持才是最困难的”。
是啊,就是说坚持理想太难了!
要不是有把伞,难说还能坚持多久。
三、“获胜的是韩国南城队!
”你有天赋,你坚持,你有伞,到头来能登上舞台就很不错了,获胜是不可能的,相信胖监工的话吧!
本片最有意思的两段剧情或者说两个人物,一是那个骗子:他有理想并且很坚持,没伞,有趣搞笑;一个是胖监工:有理想,但没钱也不牺牲色相,脚踏实地(跟她自己说的一样),见识广,不搞笑,很温情。
要么中心就是这个,要么导演瞎拍,要么编剧星爷耍了冯导。
导演驾驭影片的能力有限,换一换会更好,把情人换成一位贵人。
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如果和让雷诺搭档的是个火辣美女,那就不是经典的,是最普通的枪战片。
就像《低俗小说》,如果不打乱顺序,不念圣经,就不是后现代主义经典了,就真是低俗小说了。
未经本人同意,请勿转帖
偶然看了《跳出去》这部影片,中途几次忍住换台的冲动,只为了看看狗血的编剧究竟能给我们留个什么样的结尾。
曲终人散了,于是我的吐槽大会也拉开了帷幕。
首先《跳出去》是部什么类型的影片?
看介绍说是剧情/喜剧,可是我一没有看到跌宕起伏的剧情,二也没有看到令人捧腹大笑的包袱。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挂羊头卖狗肉,货不对版呢。
如果说是歌舞片,那这歌舞元素也太拙劣了些,街舞的Hip-hop\poping\jazz\Breaking四大看家招牌,哪样也没跳出精髓来,Hip-hop倒是从头晃到尾了,可是女主自身条件在那里摆着呢,骨架大看得虎背熊腰的,舞者应该有的健美感不强,舞蹈的爆发力,律动性也一般,勉强看在女主不是舞蹈演员出身的份上,给她精神上一个鼓励吧,只能算是跳下来了,但不能算是跳的有多好,这样说应该算是客观的吧。
再说说故事吧,这么年轻漂亮的女主在大城市里就当个小保洁员,这个人物设定太牵强了些吧(随便安插个职业都比保洁员强吧),更狗血的是还让高富帅的男主慧眼相中,一下子飞上枝头当凤凰。
又是一个现代版的灰姑娘再现,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剧情,真是让我看得膈应。
如果是想表达小人物不惧磨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完成人生的华丽转变我都认了,可非要安插进来一段假得不能再假的恋情,那感觉就像吃咸了真齁得慌。
再说说俗套结尾吧,女主真是人生大赢家了,不光收获了爱情更收获了事业,就这种舞蹈技艺还获得了舞蹈比赛胜利,灰姑娘的故事也太好编了吧,真是白白浪费了立威廉、张雨绮的演技、还搭进去一个吴彦祖的名气,真是要多烂有多烂,还好我是在家里看的电影频道,要是真走进影院,我会心疼死自己花钱买的电影票。
由周星驰监制出品,冯德伦执导的《跳出去》,延续一贯的周氏主题——小人物的励志向上,再加上喜剧元素的包装,未必是笑中有泪,但是小人物的崎岖成功路,总是透出几分不易和几分可爱甚至再点缀着几分悲情,极易打动人心。
而一部好电影,打动人心则是及其重要的因素。
看过这样的电影后,也许你会想,如果我是那片中人,又会如何?
即便你不是,片中人的梦想成真一样会寄托着你的梦想。
励志童话 喜剧包装《跳出去》讲的是怀揣“跳舞”梦想的彩凤(张雨绮饰)如何从“麻雀”变“凤凰”的故事,简而言之就是“村姑跳hip-hop并成功,同时收获一份浪漫爱情”的故事,典型的小人物励志。
当然在成功之前,会有着很多的磨砺和不平路,从不被父亲的理解,到进城的不易,再到身无分文差点被骗的插曲……最后有幸进入舞蹈培训班,也不过是一个清洁工,即被同乡好友“讥笑 ”为“你早上要开工、晚上要刷茅坑”同时又遭受到舞蹈培训班一班人的看低。
正是在成功之前的人生低潮期,由于彩凤的懵懂与可爱,喜剧感十足,同时也反衬出世故背后的人情冷暖。
其中境况,可谓是百味杂陈。
但是这些在“梦想不灭、理想不熄”面前都微不足道。
正如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说的那样,“我心中的一团火是不会熄滴。
”话说回来,小人物的梦想与坚持是相对现实里的大多数,所以具有普遍性,但是真正能成功者却寥寥,所以说类似《跳出去》这种电影,难免会有童话的色彩。
但是这种看似不可信的假却带来了真实的情感升华,让大多数人得到梦想的出口与宣泄,虽俗套但情真。
主演尚可 配角出彩虽然由于“艳照门”事件,让《跳出去》几经周遭,用立威廉换掉陈冠希重新补戏终于得以上映。
不过对于我而言,立威廉的表现已经足以完成电影角色对他的要求,反而是陈冠希的话,则会让人出戏,因为片中的角色太像陈冠希本人——开公司的花花公子。
而作为独挑大梁的张雨绮,戏份吃重,但是总体表现尚可,很放得开同时敢于扮丑,显著的标识便是较长的“体毛”,而其较弱的台词功力则是失分不少。
相对两位主演的表现,众配角则是各个出彩。
其中李尚正饰演的街头星探,虽然戏份极少,只有两三场戏,但是其真假难辨的措辞,饭店苦等张雨绮的意外举动,都让人看得开怀,是继其《长江七号》里的挖鼻孔老师之后的又一精彩亮相。
而摸乳版“如花”的出现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作为男扮女装的又一代表,其几番自摸最后还带出了冯德伦这个“彩蛋”出场,不过相对银幕外的爆笑,冯德伦则是被痛揍了一顿。
而最大牌配角吴彦祖的出现,一段“哈佛”的自辩让人见识到帅哥演员的喜剧一面。
其他如袁祥仁等一样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现……上帝之手 背后调控对于《跳出去》,会让人感觉背后一只无形的“上帝之手”,那便是作为本片监制和提供故事的周星驰。
虽然说该片导演是冯德伦,但是看过电影后会让人感觉冯德伦在《跳出去》里的作用犹如《倩女幽魂》的程小东,《暗花》的游达志,执行多过主导。
实际上,《跳出去》就是来自《少林足球》未删节DVD中周星驰率领“酱爆”等人跳舞的情节。
而“跳舞”题材也是周星驰一直想拍但是没拍的电影。
除了周星驰监制和提供原创故事外,《跳出去》的台前幕后均是由其一手确定,如张雨绮、立威廉和袁祥仁等众位演员,此外幕后如音乐黄英(博客)华、编剧曾谨昌等也是“周家班”的固定成员。
可见周星驰在《跳出去》里除了未挂职导演外,其影响是无处不在。
此外,《跳出去》仍然有不少让人遗憾的地方,如感情戏不够激荡,快结尾时立威廉妹妹的桥段设置太弱,因此最终无法使得立威廉和张雨绮的感情戏更为出彩,更为戏剧性。
网易娱乐专稿:http://ent.163.com/09/1204/13/5PMMET5100033954.html
城乡对立,还是用老眼光看农村,严重不符合实际,农村人有看到流星许愿的么?
既然电话都没普及的地方。
纯粹扯淡的电影。
此片是完完全全模仿《舞出我人生》!
而且里面这些个跳舞的水平又烂!
演员的演技又差!
所以说这片子是又没点新意又差劲到极点了……垃圾片!
刚开始是同学推荐看的,彩凤的执着和自信让我很感动。
她对跳舞的热情给我很大的鼓舞呃...不太符合实际,用太多的巧合,现实生活不是总那么幸运的 ,不是有执着就可以的,不是努力了就有收获的比较喜欢后面的那段街舞,把街舞和功夫融合起来,最后一个动作看起来超嚣张的..呵呵不过,我觉得那段感情满假的..明明老板是个花花公子,后来突然变得那么专一...有一段,彩凤怀疑他有其他的女人,去他的寝室(看起来大概是宾馆之类的吧),听到老板对她的评价,蛮难听的,后来他妹又说他很爱她。
一个男人会把他爱的女人说得那么难听吗?
不太可能吧....有点乱了大概就这样了(我一直在纠结,彩凤的那个朋友,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还好把。
太扯了
无聊!
她是我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
如果是冠希我就给两星!
张雨绮就是个垃圾吴彦祖是亮点,可惜出镜太少
张雨绮的小胡子是真的假的?
这片其实是两个极端,看你怎么看,你觉得好就是好,烂就是烂。故事早已是烂梗了,但是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之所以能感动我们那么多次,就是我们心底还存在着对美好的希望。立威廉怎么看都不像是王子,张雨绮也不像是村姑。但是故事还是打动了我,至少它是积极正面的。我并不觉得张雨绮笑的很傻很天真。
冲着周星驰监制看的,能坚持看完就很不错了。太假了,不喜欢。PS:张雨绮的声音很难听啊!
没那个范儿......
夹杂着周星驰超现实主义风格,情感路线部分风格不统一。街舞比赛的镜头节奏感还差点,可能是中景用得太多,镜头切换的跨度太小。开场有些镜头用得还蛮有头脑的。吴彦祖竟然是打酱油的!!还有人看到了陈冠希的身影,神眼!故事:小人物的成长史。
要是把上海拍的更繁华一些,对比会更强烈一些
怎么看都觉得立威廉那角色只能陈冠希演才好。。。。
不功不过。前半部分,尤其是吴彦祖那段,尤见周监制的风格,后半部分,多恶俗的桥段都来了,比如受打击后就淋雨啊,把男主和他妹的拥抱误会为男主的花心,还有关键时刻又担当重任成为了英雄。只能用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来形容。冯导演的水平有待提高哇。
脑残片疗伤养神,张雨绮哈哈大笑还是蛮可爱的
土鳖电影,街舞这土鳖运动也越来越土鳖了。香港人好好拍香港的生活吧,别动不动拍土鳖上海。冯德伦好好演戏吧,别导了!
开头特high 还配着 笑忘歌。看着看着 就觉得 被忽悠了
部分太雷人,不过好歹有爱情有动作,2星够了
我只喜欢影子牵手那段,特sweet..
张雨绮独挑大梁,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