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点宅的老男人,走了狗屎运,有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看上他,这仁兄还不识相,一直活在过去,怀念以前的情人,怀念以前的事业。
好不容易想突破一次,结果还是临阵脱逃了。
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人,其实还挺令人佩服的。
年轻的时候我屈着膝,坐在椅子上为银幕里的人和事情欢笑,流泪,或者在黑暗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小宇宙,或者在每个季节下感受不同的气息。
年长一些,我仍然屈着膝盖,却用到了内部和外部的想,不像年轻时用眼睛却看到更多。
这是一部典型的个人气质电影,没有文艺没有知识分子,只有一个感觉依然年轻的男人一直在做事情,话也不多,好看不好看我不知道,音乐high不high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一直在想事情,想自己病入膏肓的日子,想自己能唱歌的日子,想和朋友畅聊的日子。
但所想,又和电影里的男人很像,或者这么说,想到的和电影也倒吻合。
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40岁,单身,出现在弟弟的大房子里,做着日常的事,写信,和朋友在一起,照顾弟弟家的大狗,然后和弟弟的私人助理若即若离,他曾怀疑如果过着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会怎样。
我就在想,为什么我没有了从前生活的感觉,那么“活”那么带劲的感觉,之前的一段日子又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不能因为觉得不一样了而否定它们相同。
我是不知道,其实自己还是在活着,只不过表现形式那么的不一样,内在形式也就不一样。
片中说出一些电影,音乐的名字,又表现了他的愤怒脆弱,叙事上又“天衣无缝”,总之,除了不说电影什么都说的鲍姆,让人觉得很喜欢。
人年轻时的优点会很明显吧,这个男生怎么样,喜欢帅的还是有内涵的,女孩很温柔,不只是脸蛋漂亮,人也聪明...少做点错事,在彼此心里留下点好印象。
但过些年要负起些担子再看呢?
总有一些电视剧里干净的白领和成功人士令人向往,不过,这些人都大多不好伺候。
到三十没奔头那时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年轻时的优点都褪色了,外面都是自顾自家,事业、家庭、爱情、娱乐,哪样也会叫人没法轻松。
会像罗杰这样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抱怨吧。
青春的志向没往物质富裕方面靠,怎么看也都是这么个下场,都怪年轻时什么都想的开,现在你想不开才叫正常。
如果永远孤独着一辈子,也就不要再想着再怎样活得自我,把剩下的生命时光打发完也就算了。
很想看导演安排这么一个看不出有什么优点的男人和一个还有几年青春正在对放荡生活产生排斥和反思心理的女孩怎样擦出火花:可看到的都是些日常的家务活动。
一个女孩帮一家富人干完家务,偶尔去聚会找找刺激;男人来到新城市已经在家呆到不会娱乐了。
两人相遇,很简单就可以上床,给看片的人不能带来一点荷尔蒙反应。
然后互相个说个的,只是把彼此的话都听了进去。
我不记得罗杰哪句话心动到罗伦斯了,只知道两人应该喜欢上电影里也就喜欢上了。
到了那个年龄,爱情应该不是吸引而是需要了吧?
两个孤独的人相遇,因为彼此孤独彼此应该需要。
人孤独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应该。
一个人形单影只,想保持独立,灵魂注定贫乏,遇到一个和自己一样想坚持的人,注定会去爱..
观影体验非常不好,情节不能说是沉闷,可以用琐碎来形容,看的头疼。
不知道编导想表达什么?
精神病患者融入社会的困难?
精神病患者的发病状态?
找不到男友的女人的生活?
反正看的我一头雾水。
看着本斯蒂勒故作深沉的样子,让人受不了。
还有女主角那松垮的内衣,真够恶心的。
哇哇哇!!!
受不了了,我又看了一部大烂片!
2010-07-12/Greenberg.2010.格林伯格.双语字幕.HR-HDTV.1024X576.X264-人人影视制作
男女主角的生活烦闷无聊真实到让人心痛今天晚饭后躺在沙发上性格如此孤僻的人也能有人爱真好 (-:
在看到Ben Stiller的时候我才知道当初下载《Greenberg》的原因,从《拜见岳父大人》到《博物馆奇妙夜》一直都很喜欢他最近集中看了两部和神经性官能症有关的片子,从《Mary & Max》到《Greenberg》,自卑、焦虑、完美主义倾向其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着放慢脚步,试着让自己不必太顾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许会好一点小队长的《慢灵魂》,慢慢飞放慢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因为往往追逐得久了,在过程中会忘记最初的心情显而易见的结果易得,难以忘怀的过程难寻。
这片最初自然是冲着本·斯蒂勒去的,不想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女主,名不见经传的格蕾塔·葛韦格。
因为有着这位荧幕经典衰男的存在,骆驼以为这又是一部恶劣的喜剧。
没想到女主独自带着狗儿出场。
远离喧哗,风情大好,片片阳光,虫飞草长,又是一派文艺的情调了。
格雷塔·葛韦格虽说不是荧屏常客,却给人一种奇异的熟悉感。
虽有金发碧眼,仍不若凯特·温丝莱特般精致动人;虽有柔情似水,仍不若斯嘉丽·约翰逊般性情鲜明;虽有巧笑倩兮,仍不若梅格·瑞恩般知性甜美;明明身材高大,略显丰腴,而且鼻音连连,缺乏才情。
但她给人的感觉竟是那样的真实与性感,浑然天成的善良与纯真,直接击中了观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相反,本·斯蒂勒在本片中,试图调整自己以往的角色定位。
从“悲情搞笑”走向“固执敏感”,不能妄定成功或者失败,但至少在本片中给人感觉并不突出。
总体来说,在“处理事情”上,基本把握了这样一个纤细而脆弱的性格;但在“对待人物”上则显得过于焦躁与粗暴。
看来本·斯蒂勒想跟随金· 凯瑞的步伐,转型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故事本身倒没有太多可说的,基本上是较为平淡的生活日记。
虽说从标题到主角都是本·斯蒂勒,却被女主格雷塔·葛韦格彻底盖过了风头。
罗杰格林伯格其实是个挺有趣的人,但是异于普通的有趣通常不被普通人发现并视只为可爱。
哪有人给刚堕完胎的女人送汉堡包的。
但是他也会感激,也会道歉(虽然他自以为那是道歉),也会说喜欢也会想念,甚至还记得去医院接她。
这些小物似乎让他慢慢脸色红润,又回复过来。
说真的,人一封闭自己就容易做傻事,容易伤害身边的人。
但我相信,慢慢都会好的。
没有激情的两个人,就跟我们一样。
不过,慢慢都会好的把。
我有一种认识,草食是物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比如曾经的米国,后来的日本,现在的中国。
草食这个词就是从日本来的。
草食人表面看起来很安于现状,实际心理充满了愤恨。
有时候也摸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社会有着不满,开始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
就好像你并不需要有很多钱,够花就行。
但你却有着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整日休闲着享受生活安静思考甚至是改变社会到理想状态就能得到的物质生活享受。
于是你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草食人们多很理想化,很容易融入人群甚至成为焦点,但心里又常常与周围格格不入,双方都不能理解彼此对世界的认知。
他们也许就是一种人类思想的过度,这种过渡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引发价值观的矛盾——好像没有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且并不在意成功,但内心实际又向往成功,因为毕竟生活在这个时代。
所以他们矛盾,他们常常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论对社会对爱情甚至对自己。
一直都出于价值观的矛盾当中。
深夜所想,捉急睡觉...语言用词欠推敲也可能又不符合逻辑。
大致认识如此,欢迎提出意见。
我們的人生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錯的?
我不知道。
面對這一切,你只能怪罪於自己,或者怪責上天,怪罪於整個世界。。。
憎、惡、恨、傷人、傷己—這都是我們活下去的理由,直至某一天,腦內的橡根蹦緊至極限,"咔"的一聲斷掉、崩潰。。。。
Fight Club的子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能在腦內補完的空間,像擊倒可怕的敵人般盡情地痛毆自己,多爽!
心理醫生說每個活著的人都是有價值的。
但是價值何在?
我看不到。
抑鬱症的人們需要的不是澳洲的風光明媚,而是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重拾愛與被愛—這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
浪费时间。自从闻过臭脚以后的文松,就过了巅峰了。
弃 感觉没意思
徐子珊怎么接这种片子,本来还对文松有些期待,好失望!
比宋晓峰还招人烦的文松,现在的文艺圈啥鸟都能成气候,此剧除了演员演技外都挺好,尤其配乐,战鼓的鼓点
出身很重要,不然接的全是这种大烂片
很一般。
什么鬼啊
这类电影一星都嫌多啊……
劝退
鄉村愛情與TVB的結合版,劇情完全的無邏輯可言,一直就是莫名其妙,文松的表演也真心一般
太荒谬了
平淡
导演: 刘贤基主演: 文松 / 徐子珊 / 蔡俊涛 / 包小平 / 王泽宗 / 韩锐 / 段苏娜 / 李高吉 / 王建龙 / 刘溪溪 / 陈玉勇类型: 喜剧 / 古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洗澡🛀🏻看的…打发时间没有评分可以理解…这…电影封面也没有😂😂😂没想到那个县官公子还挺善良…
很差 但笑了
剧里面笑点十足,开头的新娘和入洞房,设计英雄救美,招护卫,比武招亲,赵公明和董昌的斗嘴都很好笑
这种片子就是侮辱观众。烂的要命啊!
年度最烂,没有之一,我要洗眼睛
我时常会怀疑自己是从哪找来的这些个烂片看🙃
这是什么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