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合理怀疑上白石萌歌是资源咖走后门被硬塞到这部电影的,一个将近20岁的少女来配音4岁的小男孩,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画风没毛病,故事情节还算有新意,就是声优质量真的离谱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最近几年日本大热动画导演的作品。
另外路人甲乙丙的声音也处理得十分潦草,完全没有以前看宫崎骏和高畑勋那一代导演的作品的那种细腻质感,就像随便找一两个声优配完就算了感觉。
不过,你要说这部电影粗制滥造吧,但看看声优演员表,好家伙,都是大红人大卡司,但为啥会让电影变成这样的效果?
我想只有主创团队最清楚,他们到底在做的是一部能传世的电影?
还是只靠营销哗众取宠的工业流水线半制品?
日本观众们的超低评分足以说明一切。
已有港版资源。
导演:10细田守:《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狼的孩子雨和雪》,《怪物之子》,《未来的未来》。
编剧:9细田守:第一次当编剧,自身痕迹不可避免,哈哈哈。
演员阵容:9
摄影/视觉效果/服装:10
雪的旋转飘落外加眼睛的镜像外加大光圈虚化,下雪的那天妹妹回家了,天上掉下来的,哈哈哈。
要是“玩”过婴儿,就能体会手指被握紧了一下真的是太赞了。
后面背景是水彩风格,后有对应。
过去的场景加了恰当的滤镜,让人能辨识与现在的变化。
纸偶机械风加场景的3D写实。
各种风格恰当地切换着,没有违和感。
音乐/主题曲:10高木正勝:《狼的孩子雨和雪》,《怪物之子》,《梦与疯狂的王国》世界线片段的女声高吟那段很好听。
山下达郎:《ミライのテーマ》,《うたのきしゃ》大物,《christmas eve》是圣诞经典曲目,是JR东海Xmas Express的广告曲目(深津绘里太漂亮了),本身的MV里也有新干线出现,所以主题曲中出现那么多train个人表示符合形象。
总分:48/50这是仅仅本人的打分。
关于故事原型电影的契机是导演生了2胎,因妹妹出生,哥哥感到失宠。
而太太跟儿子去看,他也没为意主角就是自己,还羡慕小训有很多铁路模型可以砌,忘了自己天天都这样砌。
片中父亲角色的亲戚并未出现,大概因为现实中导演是家中独子,而双亲早逝。
关于题目个人理解为未来的家人,包括已经去世的,现在仍活着的,和未出生的,即家族史,而世界的历史就是由这些家族史所构成。
导演在访谈中有提及《穿越时空的少女》和此片中都有穿越,但是两者是不同的区别。
一个是因科技而穿越,一个是因家人而穿越。
“看起来是梁树,其实是我们家的历史索引。
……我们家的现在过去未来,全都收录在卡片里,我们要找出哥哥存在时那张卡。
……像这样,种种微小的事加起来,才形成‘当下’的我们啊。
”最后片中笑点很多,泪点也不少。
儿时母亲“坏坏”的时候和伤心的时候。
影片的受众不太像是孩子,更像是拥有孩子的人,和曾经是孩子的人。
最后的最后
按照季节大致算时间,是该长乳牙了。
1.感谢所有字幕组。
2.文中仅个人观点。
3.请点赞,请评论,请转发,请关注,请收藏。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就像在被神教育。
为什么家里的狗子会说话了,为什么襁褓中的妹妹从未来穿越时空来到自己的面前。
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发脾气?
明明有很多委屈,可是每次喊着不喜欢的时候,使性子的时候,训诫就来了。
每次“穿越”都会领悟到一些什么。
在另一个时空遇到自己的亲人,有机会见识到他们的另一面,未曾见过的一面,从而丰富自己对世界对他人的理解。
虽然合情合理,可是作为观众的我还是感觉命运好苦。
不被理解多么委屈。
若没有爷爷的出现,意气风发地带着小男主兜着风,宛如乘风破浪,那胸怀恐怕也无法打开。
为什么多次“穿越”中,这一次遇到的叔叔,从未见过面,但是对我这个陌生的孩子如此亲切呢?
兜风时教的话语简单几句就拎出了命运的脉络,多有气魄。
男主结束穿越后,回到家,才知道这就是爷爷,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爷爷,难怪会有更为广阔的性情。
又或许有能与命运掰手腕的能力,才会有宽阔的性情。
看电影的时候不禁数次在心里问,为什么要把人安排到世间。
他也很委屈,想要被理解。
生命不应该是无可奈何,如此委屈的。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在想这样的想法,对与爷爷的相遇是不是一种辜负?
可是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
并非每个人的人生都像爷爷一样波澜壮阔,经历过生死后面对有了更开阔的视野。
做普通人有简单的小确幸,就很好。
可为什么说不喜欢都不行。
耍脾气是情绪的一个表现方式。
如果这些显迹是神带来的,那么神您的看法是什么?
您认为,应该把委屈化作微笑吗?
我想如果不理解世人,您就不会让小男主穿越,借他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人们不同时空的另一面。
也不会让爷爷穿越时空给到最温暖的教育。
若没有这穿越,他没有机会见到那么棒的人。
也不会感受到这从未有过的一种被引领体验。
说到底,我领略了一些,但还没通透,还未悟,还没有和解。
但那未必就是好的。
隔着时空、屏幕,我的理解、共情和同感,能否让你感觉到宽慰,感觉不那么孤单?
电影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微玄幻,小男孩小君在二胎妹妹的降生后,似乎拥有了一个超能力,在自家富有设计感的花园小院里,它仿佛能穿越时空,同家里的宠物对话,同长大后的未来对话,甚至能回到过去,见到年轻时的外曾祖父。
面对妹妹的到来,全家人的目光被她吸引,小君一开始也是喜欢这个白白软软的小妹妹的,也好奇过这么小的小宝宝,但是在全家人的宠爱渐渐被妹妹“夺走”后,他开始记恨上小妹妹,开始觉得是妹妹,抢走了本属于他的东西。
于是他甚至开始羡慕,家里那只自由自在的狗狗,开始觉得,它都比他能够博得家人的宠爱。
世上往往无巧不成书,天神仿佛听见了他电话呼唤,在神奇的花园里,他惊奇地与变成人的狗先生对话,甚至将灵魂植入狗狗的身体里,借着狗狗的身体,尽情撒欢。
这是孩童最真挚的感情和充满童话色彩的想象,透过电影,其实屏幕前的我们都知道,互换身体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是我们仍然愿意,随着电影的场景切换,寻求孩童时期最浪漫的想象。
在一次与家人的争执后,小君又一次来到花园解闷,一个人生着父母的闷气,责怪着无知的小妹妹,但一阵风吹过,他似乎来到了未来的小家,看见了长大后的妹妹,以及,长大后的他自己,在瞧见长大后的家人相处中,渐渐意识到似乎全家人的愉快约会,不应该被他一个人的小脾气破坏。
于是他收拾好心情,跟上爸妈和妹妹,一起度过愉快的周末。
电影除了亲情,还有爱情的温馨。
在穿梭时空的过程中,小君遇见了年轻时的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
腿上有伤的他却勇敢无畏,大胆追逐自己的爱情,而年轻温柔的她也为了爱情,甘愿放慢脚步,等待所爱之人。
未来的未来这部电影终于谢幕,于它,我窥见了童真的幻想,对未来的期待,对亲情的赞颂,对爱情的期许,如此的精彩。
看了《未来的未来》,请问这是哪位老大婶写的“头胎教育手册”[微笑]?
章节依次是:1.狗就跟你一样哦;2.你妹以后会把你玩出妹控属性;3.老妈也是过来人,还看不清你打什么算盘?
4.你老爸没屁用,让你曾外公教育你;5.再赌气你最喜欢的火车会变成狼把你吃掉!
6.你对你妹好,以后你妹会变成天使拯救你哦!
7.跟你嗑唠下咱们的家谱好让你多点家族羁绊感。
[二哈]整部动画最有戏的是曾外公跑步的那30秒钟鞋鞋[拜拜]ps:妈咪你要生二胎我也不会拦着你呀,只要别逼我跟她玩,让我一个人待在卧室安安静静看漫画就好。
小君小朋友的口头禅是,不要,做不到,不喜欢,偏不……肉囔囔的脸蛋和气鼓鼓的任性,非但不会惹我生气,还带来童言无忌调皮捣蛋的可爱。
但我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在他父母眼里一定是焦头烂额的,尤其是新添二胎本身精力就捉襟见肘。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再可爱的熊孩子也会让人火冒三丈的,何况还是自家的。
但是看小君的任性就是有一种罪恶快感,就像他和童年的妈妈一起把家里搞个天翻地覆,在那样做的时候沉浸在当下的肆意,把一定会随之而来的怒斥和责罚抛在脑后。
这本该是孩子的专利和特权,就好像妈妈也是到了结婚才开始懂得收拾屋子。
可是小君没有同样的奢侈,随着妹妹的降临,他发现自己突然被赋予了一些责任,这些责任既不是他要求的,也没有人跟他预告过,生活就这样第一次对他露出了獠牙。
原本取之无穷的爱被硬生生分走一块,尤其是别人拿的似乎比自己更大块,连成年人也未必能保持淡定,何况是四五岁的他。
他开始恐惧自己的存在感下降,进而产生一种可怕的误觉:他们渐渐不爱我了,我就要不被需要了。
就像一块可口的饼干,刚刚咬了一小口就要被夺走。
他一时间弄不明白也不愿去弄明白,为什么哭泣的时候父母只是赶紧抱起妹妹,为什么曾经一呼就应的他们如今对自己充耳不闻,为什么跌倒的时候爸爸不在身边,为什么离家出走却没有人挽留。
许多人会觉得这小孩聒噪不懂事无理取闹,却忘了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是渴望被关注和需要的。
只是小君的关注和需要不再唾手可得,他必须学着去接受这一切。
说是误入奇幻之门也好,说是演出脑内剧场也好,他依次进入一个个时空,那里有过去和将来的亲人依次来握他的手。
寓言会让人难忘,不是因为故事讲得好听,而是真的可以在现实的海洋荡起涟漪。
小君开始接受,接受妹妹不会抢走自己的一切,接受父母也不过是这个身份的新手和学习者,接受蓝裤子并不比黄裤子差,接受只要放眼向前看就会变得勇敢,接受和亲人腻在一起很久会是件幸福的事。
我不太喜欢说小君的接受是一种成长,在那样的年纪被迫成长是一种很大的残忍。
他只是被某种力量眷顾了,安抚了,告诉他一切没有那么糟糕,于是恐惧消失了,家重新变成温暖和值得留恋的地方,他可以笑着在这里继续摆弄火车模型。
所有的奇幻情节里,观看曾外祖父母赛跑是让我泪水夺眶的画面之一。
除了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很妙的比喻。
你以为想要的东西太远,就像是跛脚的男人试着大步流星去追赶爱情,但实际上那些都近在身边,就像放慢脚步温柔笑着等着他的那个她——只要你还会,用力去奔跑。
小君终于戒掉了那些口头禅,快乐地喊出了:好。
在过去和未来,身为长辈和小辈,不论一度你有多么讨厌他们,对他们多么失望,到最后亲人总是互相成全。
我们都在学着成为对他们更好的那个自己,然后不知不觉也收获了越来越浓的爱。
这是电影的美丽愿望,希望它不仅仅是个愿望。
电影名字虽然是《未来的未来》其实是男孩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与家人建立的羁绊。
亲情和家人是艺术的永恒主题,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家庭新生二胎的日常百态:嫉妒妹妹的小君,不会带孩子的老爸,精疲力尽的老妈,无法提供帮助的老人……生活永远都是繁杂琐碎的日常,但是如何能够通过理解或者体谅来包容家人,完善自己使家庭和睦,相亲相爱……影片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去说教,而是通过“穿越”去感受那个一直不理解的“对方”,让小君知道了妈妈的不易,爷爷的坚韧,爸爸的努力,妹妹的懂事,以此来使自己成长。
适合家长带孩子观看的一部动画。
成长于二胎家庭的我可能是另一个小未来吧,还好当年没有受到如此的抵触。
希望这样的成长与和解不再奇幻,有更多一些的快乐小孩。
那个被摸摸头的我们,真好。
《未来的未来》这个动画电影真是太棒了。
他有两条线,一条是小男孩的成长,一条是爸爸妈妈的成长。
超细节,超真实,但又超具想象力。
先说老大这条线。
二胎未来出生后,爸爸妈妈全力照顾老二,老大的呼唤被忽略,老大的需求被压缩,老大没有办法处理这个不满足,情绪变得仇视妹妹未来。
这个也是最最常见的有了二胎之后老大的心里状态以及家里普遍出现的情况。
大人总会以小的更小更需要照顾更要小心为由要求和限制了之前老大的状态,因为小的更需要照顾更占用爸爸和妈妈多一点,老大也不是很大,自然需求会不被满足。
但是,神奇的就是老大的成长,每一次离经叛道的发泄都有新的感悟。
从超现实的情节中他获得了成长,分别遇见了未来的未来,曾经的曾祖父,小时候的妈妈。
经过这些,再回到显示,他长大了很多。
而这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有相对应的结构对应。
现实中,想成长就难的很多了。
如果爸爸妈妈不成长,又没有超现实的情节帮助孩子,那孩子的心理失衡将一生存在。
再说爸爸妈妈成长这件事。
爸爸是建筑设计师,从老二出生后就是自由职业,担负起照顾未来的责任。
这个男人不是从刚开始就是这样的。
电影开头,妈妈不留情面的吐槽:我知道你和周边大妈说你在家带孩子,表现的好像很称职很伟大,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只是未来出生以后才做了一点点。
也就是说老大小君出生后并不是这样。
妈妈继续说:希望你不要再像以前一样什么都依赖我。
这是多少新手妈妈的现状呀,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模式我们也很常见。
好在剧中的爸爸不再那样,尽管依然打翻了饭碗、喂奶孩子哭闹、家里收拾不停,但,他在成长。
结尾,一家人准备出游的时候,妈妈说:你现在温柔了很多,以前,工作的时候总是生气。
而爸爸也说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了但离好妈妈还是有点距离。
而妈妈很满意的说只要不是最差就好了。
婚姻仿佛就是这样,慢慢的,大家再长大一点,就变得更好一点。
能够给很多正在纠缠,又爱又恨的年轻夫妻一点能量:大家都会成长,也许未来是会和谐的。
如此这般,真好。
看到中间的时候还是太困了睡着了。
一是对于小君(小男孩)的穿越,感觉还是太突然,似乎影片最后也没有对“穿越”做出解释。
中间很多次穿越,看到第二三次的时候已经熟悉这部电影接下来的情节了,但还是会期待有什么变化。
不过影片的最后依然也是在预料之中。
二是对于片名《未来的未来》,是指妹妹(未来)的未来呢,还是我们未来的生活的未来呢?
但基于影片内容本身,这两种解释都似乎还是很难对应上。
或许是我还有些没发现的点吗?
但是也在之后看了大家的评论,依然没有找到太多答案,而且也遇到跟我有相同疑惑的伙伴。
不过尽管如此,我依然在影片中找到可以探讨和展开对话的点。
(对我来说,电影有时候除了可以放松大脑,也可以找到共鸣,又或者找到反思和批评的点。
)
影片从一开始就交代的很清楚的是,它讲述了一个家庭有了二胎之后发生的变化,尤其是从小君(大孩)的角度。
因为有了妹妹,爸爸妈妈的重心都放在了二胎身上,而小君还很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小君在不断的大喊“妈妈”“爸爸”,可是爸爸妈妈却没有理会小君的表达,没有关注到小君的情感需求,甚至有时候得到的是否定。
影片中看到更多的是小君的自我成长(通过在“穿越”的经历中来表现他的成长),但是对于父母可以做些什么,这部影片说的还是比较少的。
而反观现实生活中,这么小的孩子真的能够完成这样的自我成长吗?
更多还是不会的,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孩子充满了不安全感,孩子在内心受伤之后,一开始会通过外显的行为去表现,比如叛逆反抗,还有一些攻击行为等等。
又或者是孩子真的会慢慢去长大,只不过内心的不安全感、害怕失去父母的爱等这样的情感需求会被压抑封存起来。
影片中通过“穿越”,小君遇见了长大之后的妹妹,小时候的爸爸妈妈,曾祖父,以及未来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小君完成了对整个家庭之树上的每个人的生命的理解与接纳,由此也更认同了自己的身份。
尤其是在最后一站迷失在东京的时候,小君认可了妹妹的存在,将妹妹纳入到自己的家人名单之中,新的家庭故事才正式展开。
以我们现在大人的身份去看这部影片,现在我们常常会提到“原生家庭”,其实也是同样也需要像小君一样,对于家庭之树上每个生命的理解与接纳,才能更好的展开新的家庭生活。
也就是所说的“和解”。
但这都是基于小君自我成长的角度去说这件事情。
如果是站在为人父母、教育的角度呢?
我们其实可以让孩子减少这样的伤害。
我更希望大人自己本身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少让孩子去承担一些本不该承担的生命之重,毕竟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是坎坷和挫折要去面对。
但是在影片中其实也描绘了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包括作为第一次作为全职爸爸带孩子的不容易,要去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不容易,以及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不容易。
期间也描述了爸爸妈妈的自我成长,包括妈妈对于自己和自己妈妈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对话和思考,也不断去反思自己常常忍不住会发脾气但也已经在努力改变,爸爸也开始更能在照顾孩子生活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并且也有一个镜头描述到爸爸妈妈之间相互鼓励看到彼此的成长。
影片中对于父母的角度都是比较少的镜头,但也可以被发现。
不过我更期待的是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与孩子的自我成长之间,可以更加具体的去描述父母为孩子做了些什么的行动。
毕竟内心成长之余要付诸的行动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这个故事以一个四岁小男孩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妹妹出生后四人小家庭忙碌却温馨的日常生活。
导演还以时间线的形式,在故事中穿插了家人们的从前及未来,奇幻的叙事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观众看到了家庭延续:严格而一丝不苟的妈妈小时候也曾“拆家”、无所不能的爸爸也为学自行车哭过鼻子、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的绝美爱情故事...这样的叙事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也让观众对家庭乃至生命的延续也会有一些思考。
人生是短暂的,那怕至亲也只能陪伴你一段人生,但只要怀着对彼此的爱意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亲情是可以超越生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最近阅读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这些籍书让我越发深刻的认识到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其存在(灵魂和肉体),是建立在经不住理性思考的、极度脆弱的基础上的。
面对虚无的存在意义,面对一片黑暗茫茫的未知世界,人类往往是抱团来抵御这种哲学性的恐怖感,国家宗教宗族的起源都属于这一范畴。
对我而言,温馨的家庭能否真的给予我们灵魂以慰藉呢?
女主角太勇敢了,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勇敢并且热烈的追逐自己想要的。为了出演新娘角色,把老板抱在怀里转晕,我要我要我要……这一段竟然是最打动我的。
27其实我想看的是另一个电影,也叫玛蒂尔达,阴差阳错点开了这部电影,稀里糊涂的看完了,不明白上校明明把她带走了为啥她还会出现。就是觉得服装好好看呦。并不完美的结局,并不了解俄国的历史,总感觉是在揭露什么现实。
女主很美,芭蕾舞服装和造型都巨美,就是剧情真的一般,女主每次在男主前莫名闪现又提着裙子跑走,有点点无语… 男主……不想评论…
女一确实是人生赢家。不过如果她真的与尼古拉在一起,以她的超强战斗力,俄罗斯的近代史必将重写。
爱来爱去一盘散沙,病娇沙皇x芭蕾舞女CP吃不下
玛蒂尔达太美了。故事也太无聊了,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阶级都不能相信男人的爱!
好看!镜头美,宫殿美,服装美,音乐美,演玛蒂尔达的波兰女演员也很美,尼二的德国演员演技可以,总之就是很漂亮,不过似乎也美化了历史人物,这个和我一样为了完美做到完美😂。马赛克我也看到了😂。有点小美人鱼童话的意思。
8/20
这么野心勃勃的 还能名利双收活到九十九哈哈哈牛掰
真的很漂亮很美,沙俄时期的宫廷风,其实尼古拉二世比演员要更帅一点。。
服化道真的很华丽啊——爱很容易,命运很困难
没有熟肉……只好把奢靡的片段都先挑着看了看……
原本以为是有深度的正史,看完之后只能纯粹当个爱情片来看,更正确来说,连爱情片都不是,是宫斗剧,还是男版宫斗剧。给末代沙皇洗白,放下所谓的爱情,最终回归国家和人民;踩踏事件也不是他的错,是人民过于急切。强烈建议影片中文名可以翻译成人生赢家玛蒂尔达,舞台、名望、爱情、财富最终都到手。
门当户对,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品味和思想
优点:服饰场景很华丽,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很有仪式感。音乐不错,画面很美。尼古拉二世无能的个性和亚历珊德拉皇后可怕的控制欲、虔诚信教、歇斯底里的性格有所体现。女主很漂亮。缺点:剧情胡说八道。片子剪辑有问题,剧情衔接不当。给尼古拉洗地,踩踏事件洗白白,美化了沙皇统治。
女主初看挺惊艳的,后面只觉得演得乏味
……不能相信如此风流的女人是碰到真爱,也许执着权利而已,没了王后头衔还有公爵夫人呢。
演员选的也不行
编剧:情节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负责给大家加戏
连俄罗斯文化部自己都觉得低俗的电影,还有电影引发的争论也很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