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诗意与现实并存的故事。“Lilies in the altar vases, not for me”,世俗定义的“正常”与“美好”与Owen的境遇背道而驰,他曾与两位不同的男人体验过爱情生活下的朴实与美好,却因为当时社会与医学的偏见步向苦痛与磨难的结局。Owen一生都不愿去承认世俗对“正常人”的定义标准,因为他的生活原本就很美好,直到最后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那一刻他依旧用自己的想象去抗争自己应得的自由。
39分钟前
AlanX
力荐
好痛。从小清新到后来完全惊悚片的拍法,实在是看的我不寒而栗。真正恐怖的是研究这些非人疗法的人正是同志本身。故事的美好结局可以是花开满全身、嬉戏在海边、爱意在身边,but lilies not for me。同志的苦难史不该被忘记。私心加一星给到五星。#3rdMIQFF (谢谢坐我旁边的小姐姐递纸给我❤️🧡)
42分钟前
豆友191100283
力荐
2025.6.15 20.00 澳门英皇戏院,3rd 酷儿影展我服了,我明明记得之前看豆瓣评论是小甜片啊,我才买的票。电影看了开头,我也还以为是类似《call me by your name》这种唯美的甜甜的片子。怎么突然就变成恐怖片了!!!我感觉花了90mop心灵还受到了伤害!!!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直到电影结束字幕说1920-1930有很多同志被迫接受了睾丸移植手术,而且那医生还多次提名诺贝尔奖,我才意识到,片头就说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生活本身就是惊悚片吧,生活在这个年代可能已经是幸运了,哪怕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不幸。另外,中文译名和英文原名有半毛钱关系吗?
在鲜血与耻辱上盛放的一则故事,几乎是竭尽所有地美,明媚的阳光穿过叶间,浪花托起日后只能凭吊的安宁与快乐,你狼吞虎咽一只橙子,笑说自己吞下了一枚太阳,但谁能忽视底下焦黑如许的现实呢?阵营外的人只想毁坏,阵营内的人只想脱离,固守毫无错谬的人成了天下最大的错谬。几乎可以后接《便衣警察》,匡扶正义的职业是如此嗜好把他人的情感当作罪证,以不由分说的傲慢倾轧理应生而平等的人,行进中的历史很可以把他们卷入带刺的巨大耻辱柱。但更没想到的当然是,除却电击治疗等等惨无人性的方法外,还有这样丧心病狂的手术,创造者还能提名六次诺贝尔,一百年过去了,奈何还是那么多人间笑话。
自欺欺人終成淒
非常唯美
震惊🤯txl为蛋捕杀yxl。fionn很内向的样子。爱尔兰timmy和舒伯特,louis hoffman好帅好像thomas straker。布达佩斯大饭店餐厅似的食堂舞台。又是英国杨永信
片名的出處,即男主很愛的那首詩,是由Digby Dolben寫的《Poppies》。罌粟花具有死亡與重生的含義,也代表對士兵的悼念,和故事的一戰背景契合,結合劇情,也可理解爲傳統男性氣質(器官)的倒下。那間酒吧的名字「夜鶯」,讓我想到了安徒生的童話,似乎也具有真夜鶯(原生器官-本真的愛與快樂)與假夜鶯(移植器官-虛僞的生活)的隱喻。寧靜的鄉村生活畫面真的很美,可以説幀幀如畫,還能看到《莫里斯》《單身男子》《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影子,也許對於那個時代的同志而言,幸福只存在於虛構的字裏行間。熊熊舞的前後鋪墊也很棒,既體現了祖孫三代的傳承(異性婚姻),也串聯起了情人和妻子的共同點。
啥年代了,还出这种片子,为了共情吗?让更多的变性运动员参加女子项目吗?总感觉现在西方对待同性,甚至泛性,已经不是那么闭塞了吧,感觉他们的权益已经够多了吧,蛮恶心的操作。我看封面还以为小清新电影。感受不到有多惨,感觉在自怨自怜。正儿八经拍个小清新得了,非得整这些病秧子戏码。老特看到这片子,估计也得啐一口。评论还什么大为震撼,吃水果那段,哎呀跟大猩猩似的,全球审美降级的年代。别再震撼啦。
非常极致的一部作品,镜头和画面是那么的恬谧绚烂,一帧帧美得不可方物;而背后的故事却那么血腥赤裸,讲真看的让人生理不适,越想越让人不寒而栗。那是一种还要远远越《便衣警察》的失望和痛苦,是不曾想的恶心的程度。影片的摄影和叙事都真的很值得夸赞,两条线的推进虽然不新鲜却设置的恰到好处,从开始到结束,真的是心痛啊。四位主要演员都很出色,每个角色都演绎的很到位,可圈可点。总之真是质感很好的一部作品啊,只可惜实故事在是太残忍,真的不敢再多想了…唉…珍重吧…
画面是真美,叙事也是真灾难,导演的能力完全不足以把控这样具备时代批判的题材,也是可惜了Hofmann这样绝美的男小三
恐怖片,真恐怖,不该晚上看,看完直接噩梦一个月后回来看,嘛呀,还把名字改了,改的好俗又回来看,居然改回来了
3rd MIQFF 英皇葡京人丨扑面而来的幸福和疼痛,对比起来更加凸显了残酷的现实,不知道怎么应对痛苦,那就记住鲜花和春天吧
1.用克制缓慢的手法叙述残酷如今似乎成为了新的时尚2.如此猎奇的故事居然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活在当下更应该庆幸3.有句评论“人类为了追寻自我存在的合理性迫害了多少他人和自我”4.原名《以爱之罪》多好,为什么要改成如今的片名呢
9分,诗意与现实并存的故事。“Lilies in the altar vases, not for me”,世俗定义的“正常”与“美好”与Owen的境遇背道而驰,他曾与两位不同的男人体验过爱情生活下的朴实与美好,却因为当时社会与医学的偏见步向苦痛与磨难的结局。Owen一生都不愿去承认世俗对“正常人”的定义标准,因为他的生活原本就很美好,直到最后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那一刻他依旧用自己的想象去抗争自己应得的自由。
好痛。从小清新到后来完全惊悚片的拍法,实在是看的我不寒而栗。真正恐怖的是研究这些非人疗法的人正是同志本身。故事的美好结局可以是花开满全身、嬉戏在海边、爱意在身边,but lilies not for me。同志的苦难史不该被忘记。私心加一星给到五星。#3rdMIQFF (谢谢坐我旁边的小姐姐递纸给我❤️🧡)
2025.6.15 20.00 澳门英皇戏院,3rd 酷儿影展我服了,我明明记得之前看豆瓣评论是小甜片啊,我才买的票。电影看了开头,我也还以为是类似《call me by your name》这种唯美的甜甜的片子。怎么突然就变成恐怖片了!!!我感觉花了90mop心灵还受到了伤害!!!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直到电影结束字幕说1920-1930有很多同志被迫接受了睾丸移植手术,而且那医生还多次提名诺贝尔奖,我才意识到,片头就说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生活本身就是惊悚片吧,生活在这个年代可能已经是幸运了,哪怕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不幸。另外,中文译名和英文原名有半毛钱关系吗?
感觉看了一部超短篇。
残忍....压抑..
镜头不错,叙事平淡(尤其对一个如此狗血的故事而言),第一个手术居然没有任何并发症也太反直觉了,我迟早得找本医学史科普确认一下当时的技术水平。Louis Hofmann的小三是全剧最亮眼的角色,确实是当1当0不如当3,虽然草草退场,倒是也契合这电影精致又潦草的气质
霍某曼你怎么又领盒饭了我哭死
好美
很可怕 很慷慨 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