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看剧,很多人说加奈子太软弱无能,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忍受,还说什么不会反抗活该被打,甚至抖M,斯德哥尔摩这样的话都出来了......可能是加奈子激发了我的保护欲,也可能是我身边确实存在家暴但不能离婚的实例,我看到抖M这些说法简直气炸!
本剧评三观:被家暴是受害者!!!
不管敢不敢反抗都是受害者!!!
没有谁活该被家暴!!!
注:原著中加奈子结婚前在大型企业上班,工作待遇也不错,和银行精英老公是联谊时认识的,和很多日本女人一样,结婚后辞去工作当家庭主妇,她性格温和不争,是个想过着相夫教子的平淡日子的小女人。
并不是没有工作能力啊啊啊啊!
她不提离婚不是怕什么经济不独立,而是太害怕怕被他老公报复吧!
加奈子性格太软弱,凡事习惯自己忍着受着,加之她老公实在是披着人皮的变态,所以尽管已经害怕到看到和暴力相关的梨子都会颤抖,却还是装作幸福模样。
什么都不敢提,父母朋友也不敢说,害怕讲出来之后随着事态发展会被她老公更加残忍地报复甚至于亲人们也被连累。
加奈子目前的底线已经退至绝不能生下那个男人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在看似豪华实则阴暗的家里里默默地忍受到死。
可能这也是日本那种大男子小女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她,让她在想到自杀时,连临死拉个垫背的这种想法都没有(⬅️这种想法一般人都有吧)连死都不怕了,这个时候,直美提出,我们杀掉你的丈夫吧!
不管当时答没答应,但这简直是一颗火星飞进了加奈子的心里,存在着,酝酿着,等待着变成熊熊大火的契机。
本剧很大看点一部分应该是加奈子自救中逐步变的独立自强,我觉得这种看着绝望人走出阴霾还挺治愈2333333(这是题外话了,下面进入正题)————————————————————————————————以上是剧中,来点现实中的例子说明一下家暴男家暴的男人当中有很多是病态又变态的,他们把打老婆当成是发泄压力的渠道,自己过的不舒坦就打老婆,语言威胁恐吓,然后苦苦相求,然后再打。
出手越来越重,恶性循环......而且一旦动起手来理智全无,下手没轻没重,内脏破裂,骨折的比比皆是,试问面对一个没有理智的疯子,体力弱势的妻子怎么是他们的对手?
有人肯定会说拿起菜刀什么的反抗啊!
问题是你还没杀死他,他一个冲动你还有命吗?!
你们也会说,离婚然后自己挣钱养自己不就行喽!
只要你肯吃苦,不管什么工作一定不会饿死。
但前提是能安然无恙地离婚。
09年那件震惊全国的董珊珊家暴致死事件,就是妻子在提离婚时被打死。
结婚第九个月董珊珊回了娘家提了离婚上诉,被老公抓回去监禁和强制取消上诉,逃去外地,被抓回来毒打导致伤重不治。
这里天涯一个帖子扒出案件始末http://bbs.tianya.cn/m/post-no110-138870-1.shtml补一句,董珊珊被打致死后,老公判的是虐待罪,判了6年半,现在已经出狱,娶了个90后接着家暴...所以家暴致死为何不判故意杀人?
反观另一案例,夫家暴妻,以孩子不是自己的为由杀死孩子,妻忍无可忍杀了夫,被判死刑。
同样是杀人,谁更罪大恶极?
(想爆粗口,生活中很多实例还在证明其实我们国家还是在法律上保护男性,连法律都是偏心的,更不用说社会观念习俗,何来的男女平等呢?
其实我们想要的女权不是凌驾于男人之上,只是要求和男性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啊啊啊啊!
)一激动话题跑远了,再回来图片是天涯论坛董珊珊案部分截屏<图片4>
这里谈下我的亲身经历,表姐夫是那种家里有点小势,但自己无能又爱喝酒的人,每次喝完酒就撒酒疯把表姐打的的鼻青脸肿,酒醒以后就各种忏悔。
两人有个孩子正在上小学表姐有个亲弟弟是退役的消防兵,又高又壮,去找过姐夫很多次,也出手打过,有什么用呢?
弟弟打姐夫,姐夫然后过段时间把气撒在姐姐身上.....经济方面表姐自己要强,一个月挣的比表姐夫多,我们都劝她离吧,自己也有本事,现在还年轻。
但她公公那边有认识的人,离婚绝对拿不到监护权,她又舍不得那么小的孩子,决定忍到孩子长大以后,亲情把她绑住了...一般现状报案吧,警察会以家务事不方便插手,录个笔录,教育一番就放回去了。
上诉吧,离婚官司打好久,告他个故意伤害,他在牢里呆上几年出来以后对你积攒的怨气该怎么发泄呢?
你可以跑路,你家人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选择不离开不是她们太能忍,而是她们有不得已的苦衷,孩子,家人和自己以后的安全和安稳都要考虑,报复残杀前妻全家的案例也不是没有。
以上PS:变态毕竟少数,遇上家暴男还得勇于反抗,该离婚离婚,该分手分手,绝不能纵容他们这尿性,绝不能相信没有下一次这种屁话。
即使很艰难也不能放弃自己,放弃希望。
再PS:有少数情况是女方家暴男方,其实也不对,女权不该是凌驾,应该是平等。
最后愿妹子们都被温柔相待
剧情丝丝入扣,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揪着心,不知道最后女主到底有没有被抓到,几度想要查豆瓣看剧透,好不容易忍住看到结局,竟然是开放式结局……好吧,那我就当她们没被抓住,而且亡命天涯成功吧……看评论很多都不理解家暴何至于杀人,我只想说,不是当事人,谁也不应该轻松地说出这种话吧……杀人对普通人来说是多么恐怖的事,她们依然执意执行了,若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怎么会走出这一步……这部剧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关键人物都是女人,被家暴的是女人,帮助被家暴者的是女人,想要掩饰家暴的也是女人……呵呵,真的很反应现实了……李会长这个豪爽的中国大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她和林桑身上都有着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她听说家暴的事后说:“要是被揍了就揍回去,打不过就叫上家人一起打,家人不帮忙就叫上朋友打回去。
”这种话我不知道上海女人说不说得出来,我们湖南女人绝对是这样的……谁敢揍我我就揍回去,揍不过就叫上家人朋友来帮忙给他颜色瞧瞧,才不会乖乖被揍呢!
这一点确实很像中国女人尤其是中国大妈的性格呢。
下文是该剧集官网上对广末凉子的一段采访翻译。
原文:http://www.fujitv.co.jp/naomi-kanako/interview/interview_01.htmlQ:《直美和加奈子》是广末凉子小姐你久违的连续剧作品。
A:是的,近期一直在家中作为妈妈照顾小孩(2015年9月生的第三个孩子),这个剧本很有特色,很对我的胃口。
Q:听说你阅读了奥田英朗前辈的小说原作,那么对于这部剧的脚本你怎么看?
A:这部剧主要面向女性观众,设定是一部悬疑片,但是我们不会刻意营造暴力、恐怖的氛围,这是导演和编剧以及大家的共识。
这部剧既有悬疑的因素,也很丰富的营造了人物形象和背后的故事,对于直美和加奈子(内田有几),通过两者的互动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
我觉得对于女性观众而言,应该会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Q:剧中你所饰演的角色直美,为了守护密友加奈子,可以说超越了底线(打算谋杀加奈子的家暴老公),你对这个设定是怎么看的?
A:剧本里犯罪的部分,我自己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肯定的,所以对这部分的共鸣和角色扮演其实蛮难的。
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竭尽全力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想要挣脱、重见天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努力去考虑能让自己真正幸福的道路,过程也许会很艰难,但这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个剧中直美和加奈子无可奈何的采取了犯罪方式,是无奈中的无奈吧。
另外一个感想,就是友情真的很伟大。
观看的时候,我们期待观众产生[我可能也会这么做]、[要是我,也肯定会这么想的吧]的想法和共鸣,萌生在电视机前支援直美和加奈子的念头。
这是我们期待的,这也是对我们的认可。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是一个题材全新的作品和角色,不知道自己后期能演绎得如何,还是有些期待。
Q:你觉得直美这个角色,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A:对比于温柔可人的加奈子,如果用色彩夏美,直美倾向于黑,是一个干练潇洒的上班族形象。
对于角色而言,比起单一的性格特色,性格中有一些复杂的成分在,会让角色更加有现实感和亲近感,比如说一个事业顺利、富有正义感的角色在无法理想化解决问题时,产生了些许阴暗面,这样的复杂性和反差会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考验演员演技。
直美这个角色就是这样的存在,导演提到了剧中直美和加奈子会有一些立场转变的场景,第一集中直美很显然是比较强硬的一方,而加奈子从初期的不知所措随着剧情发展也许会发生转变。
这种平衡感的变化和角色之间的互动我觉得是剧本和角色有趣的地方,是吧?
Q:我越来越对广末小姐饰演的直美感兴趣了。
A:在看剧本的时候,我觉得比起加奈子,直美和我自己的性格更加接近一些。
对于直美来说,加奈子所需要面临的现状是需要直面这个无法逃离的现实,直美会一直帮助她一起度过。
比如我重要的人遇到了挫折、受到了伤害,我会希望能够替她分担,这是人的一个本能吧。
直美这个角色和我自身的这个想法很贴合。
Q:最后一个问题,饰演家暴丈夫的佐藤隆太、饰演丈夫姐姐角色的吉田羊 、还有饰演对直美和加奈子产生很大影响的李朱美的高畑淳子,剧中真是实力派演员云集啊。
我想听一下下广末小姐和大家共演的一些感想。
A:佐藤桑在戏外其实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在戏中饰演反派也很上手,我很佩服,这次他要分饰两个角色,很期待佐藤桑的发挥。
高畑前辈饰演的是李朱美,这是一个很具特色和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光想象就觉得很搞笑了,她和直美敞开心扉,对直美的犯罪行动(或者说对密友的解救行动)有着推动作用,我觉得这个角色只有高畑淳子最适合,和她一起拍摄很开心。
还有吉田羊演技非常优秀,这是第一次和她共演,很期待剧中和她的对手戏。
本文已发在桃桃淘电影公众号。
偷偷摸摸看过《昼颜》的我,又偷偷摸摸的来看《直美和加奈子》。
总感觉看这种主妇出轨啊,杀死家暴老公的剧情有点阴暗,但是又忍不住去看。
【不要让闺蜜一起承担不好的事情】总感觉直美有点爱加奈子到一定境界了,对不起我用了爱这个字眼,不是说,闺蜜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起来像一对同性恋吗?
她们俩就是,直美对加奈子的保护欲,为了她能摆脱痛苦的生活,不惜毁掉自己的一切也要帮她杀人,其实也挺没有理智的。
如果明知道是不好的结果,却要闺蜜一起承担,也是不为对方考虑。
PS:我总觉直美对加柰子的遭遇这么同情,一定是感同身受过,当时就感觉直美的爸爸一定也是家暴男,后来她们杀人后回到直美的妈妈那里,我总感觉直美和妈妈一起杀了爸爸。
【论折磨家暴男的方法】面对家暴男,有千百万种让他痛苦的方式啊,比如和林先生婚外情,让暴力男喜当爹,让他一辈子养别人的孩子呀,反正两人长一样。
或者在他每天的食物里面下药,让他慢慢不举,或者身体渐渐变差,打不了人。
再不济,也可以自己逃离日本啊,为什么非要杀掉他呢,那样不是太便宜他了吗,哎呀,我真是腹黑小公主。
人和人之间,只要交往,就会存在问题。
夫妻之间一定不要用自己的优势去欺负对方的劣势,比如男人力气大,就可以肆无忌惮打女人,女人可能有的时候为家庭牺牲,并不是真正的在赚钱能力方面不如男人,就被男人轻视,其实家庭主妇一定也不比上班轻松,通常都是睁眼忙到天黑,卫生,做饭,要是有孩子更是累翻天了,如果男人这个时候再不体谅妻子,就真的挺伤人心了。
不管怎样,婚姻生活中,理解包容妥协多一点,愿大家都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伤害。
加奈子——杀夫,才是她人生的起点。
美丽、聪慧、温柔,被文化驯服的羔羊。
社会文化、家庭温暖、美丽外表、社交礼仪……也许他们晓得,但没有人会告诉加奈子,你是一只羔羊。
也许加奈子曾经听见过别人叫她羔羊。
可她忽略了,这是人之常情,不愿被人低估。
家暴……任何人都想不到,看起来温文儒雅的丈夫做了这件事,更甚至丈夫家暴成瘾,每每失落便拿加奈子出气。
淤青、伤肿,这是他留下的痕迹。
后来直美无意间晓得了,问加奈子,为什么不报警呢?
加奈子摇了摇头说,没事,他会好转起来的,这只是偶尔。
直美怒上心头,誓要保护挚友。
再后来,就是标题所说。
直美、加奈子合谋,杀夫。
这儿,有两个问题,何言加奈子成长?加奈子为什么不敢反抗? 此事以前,她的努力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一场社会文化、个人臆想交织的七彩斑斓梦努力。
如果丈夫是个好丈夫,这实在是个美梦。
形式如此,应当如此。
此事以后,加奈子才接受残酷现实。
想从另外的角度去谈谈这部剧。
服部阳子在得知警方已找到弟弟尸体的时候,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高声的喊叫响彻机场大厅。
从弟弟失踪后,服部阳子就从没有放弃过对“真相”的探寻。
直觉锐利,思维敏捷的她很快就发现了加奈子以及直美的异样。
虽然调查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对于自己弟弟的“爱”促使她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她请了侦探帮助调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无法接受相伴自己多年的弟弟就这样在人间“消失”。
在得知直美与加奈子杀害了弟弟之后,服部阳子除了愤恨,对于她们两个已没有任何其它的感情。
副部达郎这个角色在剧中是绝对的反派,或者说他站在道德的谷底。
然而呈现给观众的服部达郎与服部阳子眼中的那个弟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形象。
在服部阳子的眼中,服部达郎应该就是那个和自己一起长大,比自己小几岁的男孩子。
他们接受同样的家庭教育,可能还上了相似的中学与大学。
步入社会后,自己在房地产企业工作,而弟弟成为银行精英。
可以说二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多年共同成长相处的羁绊,还有同为社会精英的一种认同感。
所以服部阳子对于这样一个亲爱的弟弟的消失,从情感上来说必然是无法接受的。
再次强调一遍:服部阳子眼中,心里的那个服部达郎,只是那个“小她几岁、一起长大”的男孩子,而绝不是编剧给观众呈现的那个家暴男。
稍微想一想就大致可以知道,服部达郎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是绝对不可能展现出“家暴”的那一面的。
可以说,身为“家暴男”服部次郎是有着人性的弱点的,或者说可以称之为人性的缺陷。
在整个外部世界里,他就是那个彬彬有礼的银行业精英,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不菲的收入。
对于自己家庭以外的人来说,服部达郎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男性形象。
然而一当他回到家里,他就“原形毕露”。
可以说,服部达郎在外部世界不是一个失败者,他也没有太多的怨气需要发泄。
他对直美子的家暴行为,应该解释为他本人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说到底,他只是享受欺负一个弱者罢了,在弱者的隐忍与恐惧之中,他得到了十分独特的快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施虐狂。
是的,这样的施虐狂的确是存在的,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弱者的痛苦与恐惧。
他们在弱者的哭泣与颤抖中得到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满足。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变态”,这种“变态”确实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施虐”行为只可能发生在一个封闭环境里,比如服部达郎的家中。
而一旦走出了那个“家”,他就又变成了那个彬彬有礼的银行精英。
可以说他是个“衣冠禽兽”,然而更准确的说法是,当他穿上“衣冠”之时,他是一个正常的人,而当他脱去了“衣冠”后,便成了禽兽。
然而这并不是说服部达郎是一个精神分裂者。
那个在外面文质彬彬的精英,和在家里的那个施虐狂并不存在意识上的分离。
服部达郎在外面彬彬有礼也是他正常的表现,正如其他社会人一样;而回到家里那个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另一面。
就好像小姑娘在家里会对家人撒娇,但到了外面的公众场合就不会。
而在家撒娇的小姑娘,和在外面一本正经的小姑娘也是同一个人。
于是,服部阳子所为之叫喊的,只是服部达郎的一部分,那一部分的服部达郎,却是她心中服部达郎的全部。
加奈子所要逃离的服部达郎,是服部达郎的另一部分,而那一部分也是加奈子心中服部达郎的全部。
第五集里,直美与加奈子合力杀死了服部达郎。
我认为这是加奈子对她自己最负责任的一个做法。
服部达郎对于加奈子而言无异于一个牢笼,一个限制着她为人基本自由的牢笼,而挣脱的唯一方案可能也只有把他杀掉。
无论加奈子到最后是否获得了自由,无可否认的是,服部阳子失去了一位对她而言至亲之人。
-分割线---题外话——日本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国大妈李社长在本剧中狂刷了存在感。
在片尾里我看到本剧的中文指导是周来友同志,回想了一下周来友同志说日语的口音,我愈发的觉得他并不是本剧的中文指导,而是”中国口音日语“的指导。
高淳大妈的中式日语似乎颇得周来友老师的真传。
可以说,高淳大妈扮演的这位李大姐是日本人眼中典型的中国人的形象——豪爽、大大咧咧、直率、规则意识淡薄、爱占小便宜等等。
后两点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对滞后有关,没什么可说的。
而前面三条属于性格气质特征,这种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李大姐无锡出身,生活在上海一带的这个设定是极为矛盾的。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以上海为核心的江南民系是汉族诸多民系中文化最为婉约、细腻、温和的一派。
提到江南,中国人刻板的印象一般是小桥流水人家、吴侬软语的女子、苏绣等等;无论如何使无法和李社长的气质联系在一起的。
你如果说李社长出身是北京、天津、东北、山东,那我也没什么话说。
但日本人最熟悉的中国偏偏又是江南地区,除了上海就是绍兴酒,(拜托我们还有茅台、五粮液、国窖、汾酒、浏阳河......)于是就把牛头安到了马身上。
对此,我有些不满,不满的原因在于一贯在乎细节的日本人对于相对“不重要”的细节进行了选择性的“模糊”。
就连广末凉子说到李大姐这个角色的时候也提到,那是典型的“中国形象”,或者说,典型的日本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这让我想到,虽然中国是个极度丰富多样的国度,有着日本这个单一民族国家无法比拟的多样性,然而在日本大众的脑海中,他们习惯把那篇海西的大陆当做一个模糊的大块头。
这个大块头是一个蒙太奇,然而普通日本人却不想把它看清楚。
或者说,他们在回避“把它看清楚”。
其实这样一种思维也一直延伸到日本精英阶层,精英阶层不可能看不到海西的大陆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你到上海街道上走一走,看看那些上海小姑娘们,就知道对于李大姐的形象刻画是多麽的不靠谱(或者说高淳大妈其实只是表现除了中国最奇葩的广场舞一代的所独有的气质)。
但是就算知道中国在向着某个好的方向变化,日本的精英们也并不愿意看到这样一种变化。
他们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宁愿那个大块头永远是一个提供廉价劳工、没有质量的低级工业品、以及给发达国家的老爷们提供茶余饭后吐槽与段子的国家。
精英如此,独立思考相对较弱普通民众更不必说,因为“选择性地构建普通大众的世界观”永远是统治者屡试不爽的统治手段。
日本是如此,实际上其它国家也并不差太多。
就拿我们来说吧,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你可以说“干了这碗恒河水”,但有多少人提到印度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想到,这是个有着12亿人口的国家,它的多样性与差别性不亚于我们。
他们的社会虽然有相当一大部分仍旧十分落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十分现代的,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这么认真地讨论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认真起来,然而有多少人能保证提起“干了这碗恒河水”的时候,可以想起除了“我在东北玩泥巴”以及”花式阅兵摩托车队“以外的东西?
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奢望日本人不把整个中国以一个”李社长“的形象代替。
我们需要做的,是有意识地去大范围地改变这样一个形象。
什么时候中国的道路可以做到干净整洁(我说的不是柏油大马路,而是小饭馆密集的背街小道),什么时候我们整体的国民素质有显著的提高,什么时候才会让人家摘掉有色的眼镜。
这些改变需要”有意识“的行动,而行动起来,实际上也并不那么难。
看猎罪图鉴的时候,一个案子是两个女生联手干掉了家暴男,一下子想起来直美与加奈子这部剧,又找来看。
其实直美和加奈子设计的所谓“让家暴男永远消失而又不被抓到的”作案手段还是比较稚嫩、漏洞百出的。
但是成功干掉家暴男的时候剧集才刚刚过半,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作案成功后并不是一了百了,两人迎来幸福的新生活。
作案后面对家暴男家人的步步紧逼、家暴男工作单位的调查,直至后来警方的介入,二人的活动才是尤为精彩的部分。
直美是整个事件的发动者。
目睹好友的艰难处境,她积极热情仗义相助。
但其实从后面能够看到,这其中除了对好友的关爱之外,还有一种补偿心理。
直美的妈妈也是家暴受害者,但当时她什么也没能帮到妈妈,所以当好友面临同样险境,她迫切希望能够助好友一臂之力,弥补内心深处那一份内疚和遗憾之情。
可是真正实施杀人的时候,她也会有犹豫害怕,我觉得这十分真实。
因为相较于加奈子,直美毕竟是局外人,她和家暴男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和仇怨,杀掉这样一个无关的人,尤其是直面他的死状,不仅可怕恐怖而且会使她一生和强烈的负罪感、不安感相伴,而支撑她此次行动的仅仅是友情、侠义之情和内心弥补遗憾的愿望。
直美愿意为加奈子做到这般番,也足见二人感情深厚。
再看加奈子,一开始对遭受家暴的事情隐瞒,在好友提出要帮助她时也一再退却回避,持续忍让并寄希望于家暴男痛改前非。
但当现实一次次给予她痛击以及好友的坚持下,她内心那份对新生活的渴望终于支撑她成为一名坚定勇敢的战士。
显然在实施杀人和埋尸的过程中,加奈子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她来说,这是对直接压迫者的正面反抗,此次行动能带给她的是明显优于现状的新生活。
所以她在作案时和作案后和直美是两种状态,她毫不后悔,也没有很强的负罪感,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我觉得剧集在对二人案前案后心理状态的体察都是非常细致入微的,也十分符合逻辑、贴合人性,所以角色形象树立的非常真实丰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也会和剧中人物产生较强的同理心、共情心。
我看到两位美丽姐姐干掉家暴男的时候,真心为她们感到痛快和高兴,后半部分看到她们不断编织谎言应付各方的时候又十分紧张,真的是心都揪到一起了,最后又为两人互相扶持互相救赎的姐妹情深感动到落泪,希望她们能够成功开启新生活。
当然这也离不开两位大美女的成功演绎,人美演技又好,真的很难不喜欢!
这里再点名一下猎罪图鉴里的那个案子,前妻和现女友出于受同一个男人暴力对待,见过一次面后就决定携手作案,而前妻明明已经脱离了家暴男,她参与作案也仅仅能够使现女友情况改善,明明摆脱家暴男是为了自由的更好的新生活,却甘愿为了现女友顶罪,葬送来之不易的自由,而且她和现女友也没什么感情基础,要说就是心中有大义想要帮助一个受苦的女生也可以,但总觉得这个人物好的过分不真实了,让人很难共情,“girls help girls”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上挂着的美好标语。
倒数第二个镜头,一同走向登机区的俩人的劫后余生的微笑,平静而美好。
最后一个镜头,羊姐姐痛苦地惨笑。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平日照相取景也受了日剧镜头的影响。
剧情紧凑,三五集就已经动手。
我当时还在想,发展得这么快!
后面达郎姐姐的穷追挖线索更加精彩,使得整个剧保持张力,充满悬疑。
顺便说一句,霓虹的家暴还是比较普遍的,无论是热的还是冷的。
两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造成观念的巨大差异,很难一下子弥补。
而处于弱势的一方,心情是绝望的,那种痛苦,一般外人无从得知。
凉子姐姐大爱,有纪姐姐大爱!
高畑大婶儿的扮演也是一绝啊啊啊啊啊!
连续看了三个晚上,终于把《直美和加奈子》看完了!
震撼!
自今年五月份看完了《我的危险妻子》之后,就被网友推荐看它的姊妹篇《直美和加奈子》。
网友们推荐的理由是:可以把这两部片子给自己的另一半看看,教育教育他们,让他们安分点。
一个是通过高智商把出轨的老公玩得团团转,另一个是与闺蜜合伙把老公干掉了。
看完之后,与《我的危险妻子》比较了一下,剧情与《我的危险妻子》差不多,都非常紧凑,但是人物性格上面差别很多,尤其是人物对事件的布局和安排上。
《我的危险妻子》里的女主真理亚智商超群,在布局上周密,滴水不漏,让警察都没法一探究竟,相比之下,《直美和加奈子》中的两位女主在计划杀人时,布局松散,漏洞百出。
可能是两部剧性质不同吧,《我的危险妻子》中的真理亚从头至尾并没有打算犯法,只不过是想教训一下出轨的老公而已,所以她可以保持冷静,而《直美和加奈子》是动真格的,要杀人,而且是杀自己的丈夫,对直美来说是要杀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面对人命,无法保持冷静也是正常的。
因此,直美和加奈子在面对达郎的姐姐阳子的询问和警察的审视时表情看起来非常紧张反而显得更加真实,毕竟从剧中看,直美和加奈子本来就是善良的。
比如,直美对朋友的狗狗和善,对一个走丢了的孩子特别关心,加奈子容易被感动,为小林的善意而感动哭泣。
我想剧中的家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吧?
该剧中的丈夫达郎性格很糟糕,他的家暴倾向不仅仅是停留在暴力层面,完全就是精神病的一种。
达郎的暴力倾向是他自己控制不了的,他就像中了魔一样。
他并不是因为妻子犯了大错误而去殴妻子,而是把施暴当做一种习惯,一种平衡自身与世界的方式。
观剧时,发现达郎就像精神病患一般,正常的时候,他会夸加奈子做饭好吃,不正常的时候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电闪雷鸣火冒三丈。
事后,他又去哄加奈子,承诺以后不再施暴,这跟冯远征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丈夫类似,都是一种精神变态。
与家暴有关的日剧,还有一部叫《单亲妈妈》,女主小直因为不堪家暴,带着儿子逃离家暴丈夫,在惴惴不安中,在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下,打工挣钱养儿子。
她的丈夫跟达郎类似,也是一种精神病型的人格,无法控制情绪,把殴打妻子当做一种习惯,毫无征兆的发作。
有人听到家暴这个词时,会说:“离婚啊!
难道还给他打呀?
”家暴,中国和日本应该是相通的,打老婆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
记得北野武写过一篇文章提及他的父亲,文中说他父亲喝醉酒后习惯殴打他的母亲。
在中国也很普遍,城市农村都有,农村可能会更普遍一些。
偶尔打老婆,老婆也不见得会离婚。
即便要离婚,也不见得能离得成。
我一朋友就遭遇了这件事,婚至今还没有离成,因为丈夫不同意离婚,法院没法判,加上众人劝说之类的。
再回到前面的《单亲妈妈》,剧中的小直害怕遭到丈夫报复,不敢提及离婚,而是带着孩子逃走,与丈夫形成事实上的分居,最终达到离婚的目的。
但是观剧时发现,小直带着孩子生存是多么不容易,房子租不下来,孩子生病时也不敢送去医院,因为户籍在丈夫家,没法用医保,费用太高,不敢进医院。
好多工作都没法去做,总之处处受限制。
小直的丈夫多次寻找她,让她终日惴惴不安。
像这种偏执型人格的丈夫是根本不愿意接受离婚的,上法庭起诉离婚,那简直要了他的命。
我猜想,他宁愿打死妻子,也不愿意让大家知道他家暴,让自己名誉受损。
同理,《直美和加奈子》中的直美也坦言,离婚根本行不通,以达郎那种偏执又疯狂的性格,怎么能忍受加奈子跟他离婚?
他会做出各种极端的事情来。
况且剧中阳子得知加奈子杀了她弟弟达郎时,命令加奈子自杀,她的理由竟然是:“你活着,到时候被媒体知道了达郎有家暴倾向,会影响他的名誉,让我父母伤心。
”这种说辞好像是在说,“我可以家暴,但你不可以说出”一样。
实在是很荒唐。
最了解达郎的姐姐说出这种话来,达郎若是活着,他能容忍加奈子跟他离婚?
并且在法庭上揭露他有家暴倾向?
当然,直美和加奈子杀人是肯定不对的,她们触犯了法律。
最终的开放性结局也表现了编剧在这方面的游移态度。
编剧没有解决家暴这一社会问题,但是直美与加奈子的以暴制暴行虽不值得肯定,但是又被观众理解和同情。
也许加奈子在面对家暴时,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吧,比如像《单亲妈妈》中的小直,逃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与丈夫形成事实上的分居,最后达到离婚的目的。
一个人生活可能会艰难些,但是不至于让自己余生活在罪恶中。
不是很能理解加奈子面对丈夫的施暴,一开始时的态度:忍耐、不反抗。
但在好朋友直美的建议下,她的态度一点点发现改变,从最初相信沟通能让丈夫有所改变,到最后心灰意冷下了杀手。
有一幕特别能佐证这种变化,当她们在郊外埋尸时,直美是害怕的不愿意看死者的,且提议直接和装尸的高尔夫球袋一起埋了;但加奈子非常冷静地做出了以下处理,一同埋的话,尸体会腐烂的比较慢,所以非常平静地把尸体搬了出来直接推下的提前挖好的坑里,而且非常清醒的用铁铲盖上泥土。
整个过程,与直美的情绪对比,显得非常的冷静,感觉她自身的这种行为并非犯罪,而是恍然大悟后做的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一样。
之前看过很多相关视频切片,这一季大包圆算是头回,这家女人绝对只要思想不滑坡,就敢怼天怼地怼脸拍,气场强大爱谁谁。
卡戴珊家族装装秀
here for Reign
剧情过度依赖健康隐私炒作,削弱真人秀的真实性,但延续了“女性群像力量”,展现家族女性在商业、家庭危机中的稳定内核
依旧难看 依旧爱看
鹅真服了大姐……
回归!
大团圆包饺子,全卡斯回归hhhhh
就喜欢看这一大家子的抓马故事,有趣,绝佳下饭视频。
这一季开始抓马剧本了是吗
看来收视率挺好啊,我乍一看第七季想说去hulu不是才几年吗?居然七年了!结果一搜四年七季,牛啊,肯豆不是要退圈连真人秀都退出吗,我盲猜这不可能是她的最后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