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內容含有「風林火山」完整故事內容,不想看劇透的朋友请勿往下观看,最后附转载文章通过ai梳理的剧情简介及人物介绍文:李焯桃(影評人,影展常客,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董事局主席,M+香港電影及媒體外聘策展人,前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藝術總監。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50523/s00005/1747935100040【明報專訊】令人望穿秋水的《風林火山》上周六於康城午夜場世界首映後,反應其實相當一致。
影片的優缺同樣明顯,就是明星演員和視覺上可觀,敘事上卻未如人意。
以一部號稱投資4億的巨製來說,人物和劇情的來龍去脈令人看到一頭霧水,不能不說是一場災難。
儘管影片成績不如理想,卻不能不承認麥浚龍野心之大,在香港影壇日薄西山的今日簡直猶如奇蹟。
為了拍一場銅鑼灣街頭槍戰,竟不惜搭建了面積達6萬平方呎的1:1的比例實景。
龐大的卡士更要個個有戲,5位主角各有前因再帶出其他配角,彼此的瓜葛又交織成一個複雜的佈局,完全是史詩式的規模和野心。
超現實世界 講美感有型捨常理影片開場亦先聲奪人,富二代李霧童(金城武飾)在海底隧道大牀上的出場,牆壁竟然有門進入市區,之後冲咖啡的器皿亦古亦今……無非宣示那是一個超現實世界。
果然隨後的一場銅鑼灣黑夜大屠殺,便漫天雪花飛舞。
詭異的是影片多次強調背景是1994年的香港,應是內地審查部門規定不可設在1997年之後吧?
但以片初一場抓觀眾注意力的重頭戲來說,卻同時暴露了影片但求美感及有型,把常理和現實完全置之不理。
兩名機槍殺手竟以麻布袋罩頭,大量死傷的路人都是身穿黑衣倒在雪地上。
到幹探王志達(劉青雲飾)獨自追尋逃脫的槍手時,便全程從街頭到室內都不見一個路人。
整場戲的槍火和爆炸特效,都與超豪華的大製作殊不相稱。
更奇怪的是把霓虹光管招牌(來自不同地區的放在一起)的飽和色彩冲淡,又沒有褪色懷舊的感覺,香港世界知名的霓虹夜景也無端失色了。
無論如何,影片的頭半小時仍算完整統一,先後以第一身旁白交代背景並引出了李、王二主角,隨後前總督察狄文傑/彈頭(梁家輝飾)和精神科醫生劉思欣(高圓圓飾)也出場了。
通過警方高層開會、王的作供、李與狄電梯內講數、王與鬼叔(林俊賢飾)通電話,觀眾起碼掌握了這幾點:炸毁醫院令被警方扣查在內的李柏山(李霧童父親;部分角色名字依據發音,下同)身亡的,是王的下屬麥浚賢(麥浚龍飾),也是派在「華興」的臥底,因精神失常犯案;銅鑼灣大屠殺是為了分散注意力,造成醫院爆炸是場意外的假象;王打算帶患哮喘的6歲女兒移民,有暗中從事毒品交易;李打算在「僑賢」創辦50周年,他繼承家族生意後改弦更張。
中段多線發展 尾大不掉但隨着程文星(古天樂飾)以第一身旁白伴隨的出場,影片便好像進入了另一個平行的世界。
當然,他率領的「清潔工」小組是受僱於李對付前來搶毒品的「惡狗」,但除了在輻射區作戰表現他們的身手外,更長的篇幅是描寫小組的各個成員,尤其是小葉(姜珮瑤飾)、燦頭(黃偉文飾)、奀叔(盧冠廷飾)和婆婆(鮑起靜飾)與他親如家人的關係。
程和小葉更有長篇的獨白,交代他們成長的創傷及遺憾。
影片進入中段便多線同時發展,主要是李通過情人劉思欣收買僑賢的老叔父,藉程的清潔工幹掉不從的「蛇鼠」兩兄弟,以及王與李商討繼續合作(出賣警方情報換取推高出貨價格)的條件,甚至當面出賣下屬臥底阿照(任賢齊飾)作交換。
此外還要加插一場教訓叛徒來展現劉的霸氣,兩場交代狄的喪妻之痛及沉溺至自虐的地步,至此影片尾大不掉之勢已無可挽回。
更神奇的是接着那段程從電影院開始,跟蹤了劉4天的邂逅,完全像從王家衛的電影世界移植過來。
程的旁白甚至直言,從電影裏認識到有一種浪漫叫萍水相逢。
狄請教李為何公司裁員總向忠心員工開刀一段,也是無端出現得接近無厘頭。
3主角不得善終 或有弦外之音終於隨着李霧童哥哥李文狄(杜德偉飾)得警方特許回港48小時參加父親的喪禮,影片也進入最後倒數的階段。
首先是李與王攤牌,無限期停止供應毒品,再泄露毒品收藏地點,引警方強攻重慶大厦,王為搶救自己收藏的貨而被李的意大利拍檔Enzo(狼森飾)射殺。
然後是程接下刺殺李文狄的生意,小葉和燦頭卻接下另一張幹掉該殺手的生意,三人在便利店內決一死戰後,程繼續刺殺任務而不敵保護李文狄的8位警察,終被狄射殺。
最後是李家兩兄弟靈堂相見,兄不聽弟勸堅持繼續販毒(有趣的是弟弟指出最賺錢的毒品是種種西藥,西醫就是拆家),終也被狄射殺,李霧童則重傷而長住醫院。
這樣一個3名主角都不得善終的宿命結局,麥浚龍可能有其弦外之音。
有點驚喜的是尾聲一節,在重複片初出現過的一段倒敘(王與麥以手機通話)後,還有下文是王進入一間酒吧與狄敘舊,程在執行一項清潔工任務蓄勢待發,劉走進來告訴李她懷孕了,卻有墮胎之想,因李說過不想下一代走相同的路。
編導顯然明白以兩小時的篇幅,難以容納如此龐雜的人物和情節,於是用上大量的旁白來交代身世和心聲,甚至不少對白都有重配的痕迹。
但和同是張叔平剪接的《東邪西毒》不同,該片主題是寫情且情節相對簡單,本片卻包羅萬有(不過臥底的主題發展得不乏新意),而且人物之間有複雜的關係糾纏,旁白也無法填上太多的空隙。
更嚴重的是不少關鍵位可能尚未想通,或因顧慮觀眾對人物的觀感而舉棋不定,結果只好含糊其辭。
從盧海鵬、甘國亮、張堅庭、林俊賢、劉永等人的客串,可見麥浚龍對前輩影人的欣賞。
向喜愛的電影致敬,就更是俯拾皆是了:搶貨者中竟然出現弓箭手,原來是為了一個《蜘蛛巢城》的畫面!
便利店大戰一場,向《猛龍過江》和《文雀》的致敬亦呼之欲出。
10年前的《刺客聶隱娘》因侯孝賢刻意省略不少交代情節的場面,而令不少觀眾摸不着頭腦。
《風林火山》卻是由於篇幅無法容納過量的情節而空白處處。
但殊途同歸,侯導就說過先看了劇本再看電影是件好事,多點《風林火山》的劇透令觀眾早有心理準備,也可作如是觀吧?
剧情梗概:本片设定在一个超现实、视觉风格强烈的“1994年香港”,讲述了富二代李雾童因父亲死于一场医院爆炸,被卷入黑帮和警方的毒品交易、权力斗争之中。
警探王志达一方面查案,一方面又涉足黑市交易,打算带女儿移民。
与此同时,前总督察狄文杰、精神科医生刘思欣等人也卷入事件。
故事中,李雾童雇佣“清洁工”小组(由程文星率领)对抗敌对势力,成员间有着深厚情感。
片中多线并进,涉及家族生意权谋、警匪勾结、卧底自毁,以及各人物的心理创伤与人生抉择。
最终,李雾童与王志达决裂,引发警匪火拼,清洁工成员相继殒命。
兄弟反目成仇,最终李家兄弟、王、程皆不得善终。
影片以宿命感收尾,暗示主角们无力逃脱命运枷锁。
结尾则展现李雾童重伤留院、昔日恋人怀孕但犹豫是否延续家族命运的开放结局。
主要角色与关系架构1. 李家家族与黑帮势力•李雾童(主角,金城武饰)富二代,父亲李柏山因爆炸案身亡,继承家族生意,试图改造势力结构,涉及毒品交易,深陷权力斗争。
•李柏山(李雾童之父)因医院爆炸案身亡,案件为全片矛盾开端。
•李文狄(李雾童之兄,杜德伟饰)因父亲丧礼短暂返港,与李雾童立场相对,终反目。
2. 警方与卧底•王志达(刘青云饰)干探,表面查案,实际与李家暗中勾结从事毒品交易,为移民做打算,亦有个人矛盾和道德挣扎。
•麦浚贤(麦浚龙饰)王志达下属及卧底,因精神失常误杀李柏山,事件导火索。
•阿照(任贤齐饰)王志达安插在“华兴”的卧底,被王出卖以换取利益。
3. 清洁工小组(杀手组织)•程文星(古天乐饰)“清洁工”小组首领,受雇于李雾童执行暗杀任务,个性冷峻,带领小组如家人般生活,内心有创伤与遗憾。
•小叶、燦头、奀叔、婆婆小组成员,各自有独立成长背景,与程及彼此关系紧密,承担情感描写线。
4. 其他关键人物•狄文杰/弹头(梁家辉饰)前总督察,背景复杂,因丧妻而陷入自毁,推动部分剧情发展。
•刘思欣(高圆圆饰)精神科医生,李雾童情人,参与权力交易与家庭剧情线,最终怀孕却犹豫是否延续家族命运。
•Enzo(李雾童意大利合伙人)参与毒品生意,与李、王有直接冲突。
5. 矛盾与交织•李雾童与王志达表面合作,实则利益冲突,最终反目成仇。
•李雾童与哥哥李文狄兄弟反目,体现家族内部的道德与利益分歧。
•“清洁工”小组既作为雇佣杀手,又彼此有家人般情感,牵扯在大事件与个人命运之间。
•刘思欣作为李雾童情人和精神科医生,贯穿黑帮、警界、家庭多线剧情。
•王志达在正义与利益间挣扎,身处多重身份与压力下。
5/10
圖片來自豆瓣用戶: pieo創作中的偏執,能讓多數人瞭接到,就有機會被包容,前提是完成了創作。
我也不清楚Juno算不算完成了他的創作。
在一眼望盡的黑白灰裝置藝術之外,能瞥見少許故事本有的實感,且人物也有著不少立體的痕跡。
可惜,如果看得清楚,知得足夠,就不必瞥見,亦無需痕跡。
我嘗試設想的,所有事情的開端,故事前設——城市歷經核洩漏的浩劫,輻射區域被隔離荒廢。
這只會是人為的災難,由此浮現出昔日政府管治的失能,肯定葬送了無數人命。
而倖存的個體,似乎也只可與暗淡的城市,一齊墜入孤獨與絕望的輪迴。
城市人在生存上已經有了共識,單純用止痛藥來去除許多病痛,就是只達病症而懶理病因,不就是眾人一齊與世界決斷的表態嘛。
成片留存下來的,眾多人物共享的,那種沉鬱的狀態,自我對於情感和善意的壓制,一切行事為保全自我,或通過戕害他人來宣洩悲憤和痛苦。
角色的作為,都可以,也許本來就......有一個已設立好的,紮實的世界觀作理據,讓人信服並投入。
而如今,兩小時的成片,單薄到只是風格的堆砌。
角色的作用,也只是各自穿著得十分精緻,然後定立著,偶爾皮肉和刀片,夾雜上千發子彈衝攪在一齊——大刀闊斧的剪接只得以在這兩種戲碼中,建構了一些似是又疑惑的衝突,叫人「嘩!
啊!?
噢?
嗯......」Juno說,他認為衝突,其實是在正式碰撞前,張力才去到最大。
講真,我好同意他的說法。
但《風林火山》的問題,恰恰就好像只有碰撞。
你見到意念的碰撞,肉身的碰撞,鮮血與白雪的碰撞,就是不見他們內心的紋理。
看到Threads上有人說,拍得像張家輝《低壓槽》的續集,嘩!
這個聯想夠絕夠mean,再想,好像還真是有點道理。
散场的时候,我左边的观众说,“没看懂,早知道应该先看下影评再来看的”于是我想,就算这部电影终将在无人关心的角落悄悄消失,把这些感受与解读分享出来,多少还是有点意义的吧。
虽然我也不敢说,到底看懂了几分。
但作为一个从小看港片长大,也非常喜欢《僵尸》里所表现出的氛围,情怀,寓意的,半个圈内人士,我姑且自以为是的认为,他在这部电影里最想说的,我看见了。
先说结论,《风林火山》整个故事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在这个极度冰冷,绝望的世界里,人可以变得多冷酷,多疯癫,多不可理喻。
每个人都像飞蛾扑火一样,朝着一个明知没有结果的方向,以一种甚至称不上壮烈的姿态,前仆后继地赴死。
但理由是什么呢?
因为他们在真正死去前,都还无可奈何地活着。
只要活着,就需要做点什么,需要往前走,需要试一试,哪怕是自掘坟墓,也是不做不休。
这其实就像香港电影的现状,天花板早就在那儿,各种枷锁早就在那儿,既然无力突破,不如轰轰烈烈,向死而生。
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我来尽可能详尽地剖析每个主要的人物,以此来拼凑出整个故事,乃至整部电影创作意图的原貌。
(以下重度剧透,建议观影后再看)王志达(刘青云 饰)这是一个绝望的父亲,想要带自己患有哮喘的女儿移民,因为这里“空气太不好”“她活不下去”。
为此他不惜贩毒,出卖同僚,只为攒够钱远走高飞。
但讽刺的是,他所做的事,本身正是招致他最终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那场他女儿唯一出镜的戏里,就早早为这件事埋下了伏笔。
早前他和狄文杰(梁家辉)说,他不在家抽烟是因为女儿有哮喘。
但他在家里和毒贩打完电话以后,女儿却半夜起床给他递了个火机。
这其实是在暗示,女儿对他所做的勾当,多少是有点感知的。
但也清楚他深陷其中,难以轻易抽身,就像烟瘾一样。
所以自己唯一能做的,可能也就是给爸爸递个火机,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而太过幸苦。
他看到此举,第一反应是点上烟,抽了一口,然后灭掉。
这其实已经是在暗示,虽然他有自认的“底线”,但终究是无法完全忍住不“贪”,不逞一时之快。
于是在之后,他和李雾童(金城武)谈交易的时候,就把过去和李父说好的加二成,改成了四成。
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赌博,让李雾童对他起了杀心。
虽说李本来就打算把所有这些父亲过去的旧关系,挨个斩草除根。
但另一方面,有贪念的人,确实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利于掌控。
所以后面李对他说,你要是不贪,或者,你要是干脆不碰这些勾当,你早就已经和女儿在国外了。
但话说回来,像他这样的一个人物,真的纯粹是活该吗?
在这样一个早已被毒贩集团统治的世界里,整个司法系统早就已经蛇鼠一窝。
他要是真做一个完完全全的老实人,真活得下去吗?
李对他说这些话,纯粹是站在自己上位者的角度想当然。
这其实就很像我们看香港电影,大多数人一定会说,香港电影越拍越烂,纯粹是自掘坟墓。
整天只知道翻来覆去地拍警匪,又没有亮眼的新人。
但有多少人真的想过,香港电影走下坡路时,是否正好是这个地方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同样急转直下之时?
有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一定是不能。
行业上层况且可以勉强硬撑,中下底层,乃至年轻人,面对这样一个看不见未来的局面,又有多少人真的能不忘初心,满怀斗志地继续拼搏下去?
因此,王志达死前最后那句话,正有如千万底层从业者的内心写照一般。
一边默念着“熬过这一关,一定会有出路”,一边就这样凄惨地死在这条不归路上,无人关心。
而旁人对他所留下的记忆,也一定不过是个“坏警察”,“堕落的警察”罢了。
程文星(古天乐 饰)相比王志达,程文星更无牵无挂。
但他并不比王自由,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可能比王更可悲。
因为始终,他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人。
他说自己年轻刚入行时,因为无亲无故,也因为无知懵懂,接了一个没人敢接的活,杀了一个同行的全家,因此欠下了一笔“人命债”。
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觉得很难理解,明明这个所谓的债主在监狱里,根本没法拿他怎么样,他有什么好顾忌的。
但在我看来,这个“债”,实际上反而变成了一个让他活下去的“目标”。
首先,他虽然嘴上说着“干这行没有家人可言,每个人都随时会为钱背叛你”,但他实际上很照顾身边的每个人。
他会关心改枪的欢姐家事,会为死去的同僚流泪,他还养了一只猫。
虽然他曾看似残忍地把小叶按在水里,差点淹死她,但只是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让她在未来的残酷选择里,可以选择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
而且另一边,他不仅为她疗伤,更希望她可以不要参与到后续的危险行动中。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他并未褪去人类需要情感寄托的本性。
但他又无亲无故,赚了钱不知道给谁花,生活不知道往哪走。
从最后他和那个监狱里的同行通话的语气来看,他俩可能在这些年里,早已建立起了某种奇怪的情谊(这些故事很可能在被删减的剧情里)。
毕竟真正要杀那个同行家人的始作俑者,也不是他,不知者无罪。
一个在监狱里出不去,一个在监狱外也没啥奔头,最后,大抵也就成了彼此唯一的,某种念想了吧。
所以,最后他选择接下这个九死一生的刺杀任务,很可能反而是他“害怕”了。
他在情感关系里一直都选择的是回避。
就像他教小叶,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背叛他。
就像他跟欢姐说,不用给自己做寿衣。
他也许从来都觉得自己不是个好人,不配得到爱,不配与人发生真正的连结。
所以他并不敢面对即将出狱的这位“仇人”,不是怕死,而是害怕这种,注定没什么好结果的感情。
那么跳出这个故事,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环境,才最容易生出他这样的人呢?
那必然是一个冰冷的,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缺少爱与信任的世界。
那世界又是在怎样的时代会变成这样呢?
资源匮乏,自然会放大人性的恶。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而艺术的世界,也同样如此。
这些年的香港电影,但凡是有些艺术追求的电影,几乎都是这么一丧到底。
背后的原因,看到这里,我想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吧。
李雾童 (金城武 饰)相比前两个loser,李雾童看起来显然是这个世界里的上位者。
他手握最丰沃的资源,黑白两道都不敢得罪。
他可以把一整个隧道做成自己的卧室,把公交车站作为咖啡桌,很显然,这就是在告诉观众,整座城市都是他家。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赢家中的赢家,也有他的局限,他的弱点。
首先,他需要绝对的掌控。
将死的父亲,杀。
父亲的旧关系,杀。
可以被收买的卧底,杀。
甚至是早已流亡在外,压根不对他构成威胁的哥哥,他也要千方百计把他先弄回来,看能不能拉拢,或者,杀。
但正是他太过追求这种绝对的掌控,最终反而被狄文杰(梁家辉)趁虚而入,一枪送进ICU。
如果不是他非要安排最后这一出,狄并不会有可乘之机。
毕竟警察是没法明着弄他的,多亏有他自己安排的程文星这个替死鬼,才让狄有了可以甩锅的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狄故意要让濒死的程先扒拉开门,再进去枪杀李氏两兄弟。
其次,他其实同样并不为自己的出身而自豪。
很多观众应该不理解,最后一幕的闪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把几个主要角色都安排在同一个酒吧出场,但各自又并没有什么交集。
在我看来,这其实很像《树大招风》里结尾的那场闪回,三个贼王早在彼此各不相知的时间,出现在了同一个地方。
没有什么想象中的“英雄惜英雄”,而只有所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间小酒吧,就好像香港。
就这么点巴掌大的地方,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翻来覆去,最后还得在同一个地方争抢那么点东西。
所以思欣(高圆圆)最后才要说,肚子里的孩子要不拿掉,毕竟李说过,他不想孩子和自己过一样的人生。
也就是说,这片土地,哪怕已经是这里最顶层的玩家,都仍在计划着何时可以彻底离开这个烂局,就像那些北上的香港顶流导演们。
但问题是,到了别人的牌桌,哪怕带着再多的筹码,又能有多少算数呢?
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庄家呢?
狄文杰(梁家辉 饰)/刘思欣(高圆圆 饰)之所以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讲,是因为我感觉他俩既是故事里相对存在感不强的关键角色(或者是剧情删减太多/我还没吃透),又是故事最后唯二的“生存者”。
究其根本,我姑且认为,一方面取决于二者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二者的“身份”。
狄文杰这边,自己的妻子作为女警,却惨死在一个变态连环杀人狂手下。
从他后续在家边淡定地品酒看书,边反复重听,当初妻子被残杀时绝望的录音来看,这是一种“脱敏疗法”。
他要接受这个创伤,就像让巨大的伤疤留在脸上一样。
而且,无论是从开篇他和李雾童的斡旋,还是结尾他和刘思欣的暗中协议来看,他显然不是一个所谓的“正义之士”。
那我是否可以推测,妻子惨死的这件事,并不是让他像很多同类故事中的角色那样,一心想要血债血偿,而是反而因此看清了,司法制度的无力呢?
就像他在电梯里和李雾童说的那句话一样,“不要选择正确的,而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同时,也正是因为他有这么一个高级督察的身份,才有能力把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也就是说,讲到底,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绝对的权力,可能要比财富和资源更管用。
而刘思欣这边,则是典型的,似乎是女性特有的,一种能做到绝对理性的生存者做派。
她们不会轻易被所谓的情感,道德,过剩的自我意识而束缚。
她只是冷静地走好每一步该走的棋,不管是作为心理医生,把患者引导成炸死上千人的死士,还是作为操盘者,在天下大乱,哀鸿遍野的街头淡定地吃着面,她其实可能要比故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更冷静,也更冷酷。
最后她在鬼叔那番爹味拉满的威胁电话里,也同样是面不改色地淡淡说着,“我若是不要的,你们随便拿。
但凡是我要的,敢抢你就试试看。
”这种作派,或许也是一个相对的弱者,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能生存下去的唯一解。
麦俊贤(麦浚龙 饰)最后说导演本人亲自客串的这个角色,是因为复盘下来,这个角色在电影最开始所做的事,不仅是开启了整个故事,可能也恰好暗喻了整部电影,乃至他自己最核心的创作动机:“是不是可以洗牌重新开始?
”明面上的故事里,这是一个很惨的人物,他被上司利用,被心理咨询的医生利用,被设定了无数个身份,却没有一个是真的,更无人关心。
然后他窝囊无比地被揍的鼻青脸肿,最后一刻甚至吓到失禁,但也依旧绝望地按下了引爆按钮。
他是一个棋子,也是一颗炸弹,他反复念叨着“是不是可以洗牌重新开始?
”,就像一个将死之人的最后一点点奢望,令人既唏嘘又心疼。
但跳出故事来看,耗时八年,斥资四亿,集齐了如此豪华的阵容班底,却最终拍了这样一部十分不上不下的电影,到底是麦浚龙真的有心无力,还是这恰恰是他一种“自杀式”的,特意为香港电影筹备的一场,盛大的葬礼?
我个人觉得,或许是二者兼具。
一方面,麦浚龙作为导演的经验确实有限,虽然在审美和氛围感的营造上,他有很独一档的天赋。
但单从本片很多硬件水平的表现来看,他确实还有待磨练。
比如摄影与美术,虽然构图和配色很好,但打光和调色实际上并不过硬。
再比如四场重头枪战动作戏,演员们的武器,穿搭,整体的设定,看似酷炫,但实际的动作设计编排,持枪动作,战术逻辑,都透露出导演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欠缺。
也就是说,架势看着不错,但还是少点真功夫。
更别提,最关键的,叙事层面,暂且不论篇幅和节奏,这个故事本身的格局,其实确实就还不够宏大,深刻。
至多算是很有质感的漫画式noir film,但你要说它是真正的arthouse,那绝对还差点意思。
但反过来想,有没有可能他自己的这种局限,恰恰也代表了香港电影如今的局限呢?
做商业,题材,预算,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流程专业度先进度,都有很多壁垒。
做艺术,能讲的东西,生活环境本身能带来的感悟,包括人的整个心态,又是一层又一层的限制。
这些东西是他一直都有所感受,有所表达的(例如《僵尸》里那种对过往荣光的缅怀与悼念)也或许,当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当他最终意识到,这部电影永无可能按照他心中最理想的状态呈现出来时,不如干脆破罐破摔,用这样一部注定在商业市场惨败,血本无归的作品,来将香港电影,亲手烧成灰。
然后,“是不是可以洗牌重新开始?
”总结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
也很久没有写这样的长影评来仔细解析一部电影了。
老实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对这部电影,多少怀着十分充沛的感情,哪怕它喜忧参半。
最开始刚看到它放出第一支花絮片,我的期待已经绝不只是被拉满,而是整个拉爆。
但后来一年又一年的延期,包括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流出,我自己在这几年各种残酷现实中的各种经历累加,其实渐渐的,我已经默默给对它的期待,合上了棺板。
今天思前想后,还是买了票去看,一来是想还一张给《僵尸》的电影票,二来自然就是,内心深处总归仍旧存有一丝侥幸。
而最后的观感,可以说,是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但无论如何,哪怕这确实是一部差强人意,“不够好”的作品,我也仍旧觉得,它是一部绝对值得存在,被看见,被人们能更好的理解与感受的好电影。
它有着那种电影最难能可贵,也最需要的真诚,和饱满的表达欲。
就算它只是讲一个不会留名的故事,提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发一场无人能懂的疯,作为电影,作为电影人,这也是这个世界一定需要的,存在。
谢谢你,麦浚龙,《风林火山》,香港电影,保重,长存。
难评。
除了剧情其他都很喜欢😳。
普通观众不友好。
如果看过导演前作且还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八年间来来回回的风声吊足了预期,只能说它就该只存在于期待里,就电影层面而言,完全不值得八年的等待。
个人不认同它早年问世会有什么不同,本片的成色品质无关时移势易,当下语境尚且如此,港片最后荣光时期它只能更不够看。
优质经典的电影是常看常新历久不衰的。
一个毒底商业帝国两大接班人和其代表的势力,黑色版图上的对手,以及警方、黑警、职业杀手等各方,为了各自的目标展开血雨腥风的博弈混战,殊途同归于黑暗深渊。
电影的美术置景,摄影,构图都相当考究优秀;版本龙一的配乐,山本耀司collection般的每个角色造型,试听营造成功,一直落雪的香港,末世的东方哥谭,人性冷漠麻木病态扭曲,凝重而富有诗意,试听暗黑哥特内核又东方宿命感。
麦浚龙的美学风格确实独树一帜,也是真有钱去实现他想要的一切,包括超强大亮眼卡司阵容,很难想象如今哪个导演能集结片中演员,任贤齐、卫诗雅都在打酱油,但钱砸不出好故事。
剧情稀碎不堪,故作深沉,节奏诡异,bug迭出,废戏过多特别是部分抢战打斗,开始的字幕背景介绍和旁白都很多余。
人物塑造完全失效,里面的大小角色更像是游戏里设定好任务的NPC,行为全凭设定,说着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空洞无味的台词,缺少心理动机,只有躯壳全无骨血,无法打动人。
为了已半退圈但永远迷人金城武加一星[脸红]刘青云梁家辉演得真好,欣赏真演员表演是一种享受。
女性角色无效,演员没发挥空间。
抢到了一场粤语原声加一星,听着很够味儿,但是那些不知所云的台词翻译成普通话一定很灾难。
个人观感还可以,挺流畅的也不混乱。
有《拆弹专家2》+《智齿》的感觉。
香港被描绘成一座世纪末的孤岛,全片不是下雪就是下雨,都是夜戏始终没有阳光,室内也尽量处理成无窗的压抑闭塞,家具、墙壁、服装也大都是灰黑色。
除了爆炸的玻璃幕高楼、天水围的鸽子楼就是废墟、荒山。
非常具有漫画感。
除了集结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外还有刘永、林俊贤、任贤齐、卢冠廷、鲍起静、王德顺、卢海鹏、杜德伟……一众老港片演员。
开头的铜锣湾街头火并枪战大银幕看CG做得太糙(让人想起大银幕看《死神来了6》的粗糙感),能够猜到删减的估计有开头的大亚湾核爆,所以港岛会下雪和有辐射区废煤矿,猜不出的是杜德伟的左手小指如何没的,金城武墙上砸洞的用途,高圆圆按结尾暗示也是挂了但片中没有。
刘青云开头的扮相是致敬“教授”,片尾有致敬怀念“教授”字幕。
印象深的台词:任贤齐:现在的世道怎么变成这样,刘青云:从来没有变过。
麦浚龙:先毁灭再重生。
结尾加放《再回首》是不是也行?
上了岁数高圆圆的脸上看出了谭卓的感觉。
《风林火山》是一部我期待多年的电影,所以甫一上映,我便在第一时间观影。
与主流的观点不同,我非常喜欢这部片,惟片长过短,意犹未尽。
我并不认为本片情节有何晦涩难懂之处:贩毒起家的商业巨鳄李家,两兄弟一个主张禁毒,一个主张贩毒。
金城武饰演的主张禁毒的李雾童开场便以国语台词拜访其父——这也是全片的唯一一场国语台词的戏。
而接下来其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皆以铲除旧势力为宗旨,试图建立新秩序。
是为改变。
而主张贩毒的李文狄所代表的势力,即古天乐饰演的程文星团队,有当铺老板和裁缝组成的成员,展现了香港本土文化之底色。
是为不变。
在此种暗示下,「毒」的概念就变得清晰起来了,而本地人民若离开了「毒」的供给,便会发生暴力。
各方势力基于此设定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也值得玩味,具体不再展开。
由于角色众多,片长有限,几位主要角色的塑造有所不足,但无伤大雅。
除此以外我还很喜欢这部片用彩色的镜头,通过服装造型的设计呈现出了黑白片的质感,非常厉害。
本片的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音乐是从未中断的,只是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渐强,在不需要的时侯渐弱,但并未完全消失。
这就导致整部片里的配乐始终是连贯流畅的,太棒了。
因为本片的大部分缺点都是作品以外的因素导致的,能够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并不容易,最终本片还是不得不在一个禁毒的国家上映,为此必须将毒替换成药。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开分前去看过电影了,结果10月号这部电影就给我当头一击,看来人还是不能太急性子。
从开头一分钟的前情提要ppt就隐隐有预感不妙。
原本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大咖云集。
结果发现对不起,实在无法只看脸,哪怕是金城武也不行。
这部电影表现所有人苦大仇深的处理就是在暗光里抽烟。
金城武他就全程从头到尾只知道皱着眉头吸烟,女朋友说自己怀孕了,在旁边嗦一口。
刘青云女儿有哮喘,他扭头嗦一口。
古天乐杀人了,在旁边嗦一口。
古天乐杀完人了,在旁边颤抖着嗦一口。
看得我都想当禁烟大使在他们耳边大喊别让你的“爱妻宠女”吸二手烟了!
这部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师承《封神传奇》。
全是大明星,剧情稀烂,然后还把大美女拍的丑的要死,高圆圆那么一张大气温婉的脸搞了个排骨精摇滚乐队女吉他手的刘海,非常违和。
唯一比《封神传奇》好的是他的摄影指导,至少画面还能凑活看看。
但除此以外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其他优点了。
一部商业片竟然能讲不明白任何剧情线和人物的逻辑关系。
没有一个人的剧情线是完整的,有弧光的。
导演好像很贪心地想把每个大小角色都写的有血有肉,最后就是每个角色都云里雾里。
呈现到这部两个小时长的影片的时候,它就变得非常的冗长破碎。
每一次莫名其妙的开启了一个新的场景引入了一个新的人物,感觉导演希望你的脑子里应该自动生成了30页的人物小传,告诉我这个人经历了什么,他之前干了什么,但是没有就是。
一个莫名其妙的带名字的新角色,突然讲起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真的完全不能共鸣。
对剧情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的朋友别来看
5月17日,SCREENDAILY发表了一篇名为《不计成本,麦浚龙颠覆性重构了一个另类的90年代香港》(With no expense spared, Juno Mak constructs an alternate 1990s Hong Kong)的评论文章。
这位演员/导演继《僵尸》后令人备受期待的神秘续作亮相戛纳午夜展映单元。
道德困境、野心博弈与手段较量构成了《风林火山》的核心。
文:ELIZABETH KERR翻译:跳房子排版:泓泽视频图片:忠泽 陆泫龙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该片的背景设定在90年代,是香港演员兼导演麦浚龙执导的第二部长片,讲述了一对身处毒品交易对立面的兄弟在家族制药企业总裁遇害后,陷入愈发残酷的权力斗争的故事。
一位是拼命洗白的企业继承人,另一位则甘愿维持公司合法与非法药品贩卖的双面身份。
尽管这部影片凭借精良的制作构建出华丽而恢弘的“准史诗”格局,但支离破碎的节奏和时而晦涩、时而混乱的叙事手法,令这部作品几乎难以解读——所幸没有完全丧失视觉呈现上的可观性。
在戛纳午夜单元举行全球首映的《风林火山》,是麦浚龙继2013年获得金马奖费比西奖的《僵尸》之后,筹备近十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延期)、耗资据传达4亿港元(约合5100万美元)的野心之作,堪称香港电影史上最高成本制作之一。
《僵尸》剧照就目前情况而言,该片仍有望吸引其他电影节,尤其是聚焦类型片的影展或其他活动的注意,也可能获得小众发行商的青睐。
虽然能否复刻去年同属戛纳午夜单元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的轰动还有待观察,但考虑到叙事复杂性,《风林火山》在大银幕上显然更能发挥出视觉呈现上的优势。
这部影片信息量堪称爆炸,故事始于1994年一个架空的法外香港,制药企业Q-IN的继承人莫顿·李(金城武饰,暌违银幕八年再度亮相)前往医院探望病重的父亲。
与此同时,两名神秘悍匪在铜锣湾交错的街区里(实际上是在深圳搭建的实景模型)发动了血腥的枪击事件。
而被困在风暴中心的救护车旋即成为攻击目标——这座位于辐射区中心的城市正经历着药品短缺危机,毁灭性辐射和漫天飞雪加剧了局面的混乱。
当一名卧底探员(麦浚龙饰演)化身人肉炸弹炸毁Q-IN总裁所在的医院后,莫顿启动了重塑企业形象的洗白计划。
游走于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缉毒警员黄志达(刘青云饰)、老谋深算的警探铁文杰(梁家辉饰)、职业“清道夫”程文生(古天乐饰)、莫顿的妻子刘思言(高圆圆饰)以及逃亡在外的长兄麦德士(杜德伟饰),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或阻碍着这场转型计划,而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虽然麦浚龙在片中多处引用《孙子兵法》(本片中文片名即取自该典籍),但《风林火山》本质上仍然是一部经典的黑帮兄弟情仇剧(令人联想到《辣手神探》),戏中不乏《教父2》《盗火线》《机械战警》的影子,还额外添加了动作类电子游戏的元素。
麦浚龙此次与周汶儒(代表作《第八个嫌疑人》)合作编剧,他以重构香港犯罪类型片的姿态,巧妙地沿用了他在前作《僵尸》中标志性的低饱和色调与后启示录工业风格的美学设计。
恰到好处的时代错位感支撑着影片构建起坚实的世界观,而麦浚龙对香港独特的空间视觉张力的把控依然相当精准。
无论是开场莫顿在无数城市隧道之一中的卧床镜头、还是铜锣湾的飘雪奇观,抑或堪称影史上最风格化的葬礼场景,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但动作指导邓瑞华的设计实在是敷衍了事——可能没有脱离导演的哲学化追求,但《风再起时》《树大招风》等兼具思辨深度与动作张力的港片早已证明二者能够完美融合。
《风林火山》让人感觉存在大量的叙事缺失,真实原因可能是原始素材过于丰厚——据传导演剪辑版长达近七小时。
大量情感线索与叙事脉络被删减,意味着观众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来厘清人物关系与他们的行为动机,从而难以完全沉浸在这个异世界般的香港,而全明星阵容的表演也因此沦为陪衬。
总而言之,《风林火山》仍然是一部富有巧思的作品,它更适合做成一部精彩的迷你剧。
书本短评陆泫龙(抛开书本戛纳记者):2🌟枪战版《小时代》,一直在下雪的铜锣湾,暧昧不清的人物关系,集团勾心斗角的继承者们,粉墨登场并完成各自的表演任务。
从一开头的打斗戏开始,1:1的铜锣湾置景便显得虚假,没有真实的“人”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明确的主线和关系推进,甚至连最基本的故事“三要素”都因素材剪辑的原因而几度沦丧,接连不断的杀戮场面更是没有任何精彩的动作设计,不是莫名其妙地开枪杀人就是毫无逻辑的暴力互搏。
不仅一众演员的念白不如人意,而且古天乐近年来一直在重复相同的角色。
在麦浚龙的世界当中,女性沦为陪衬和男性欲望的视觉材料,处处充溢着导演对权力阶级的意淫和人物塑造毫无特点的理解。
《风林火山》中所营造的男性气质,既非盖·里奇那般英雄主义式的浴血奋战,亦非北野武黑白两道的精神流露,比邱礼涛差了十个郑保瑞。
风林火山的美术做得都很不错。
作为一个动作片美感十足。
什么吐槽里面的人抽烟多?
这都是为了拍摄美感好吧,烟和雪花都是为了制造黑白灰画面里跃动的灰色,使得画面不呆板(个人理解)。
何况里面的硬汉不拿烟酒做道具,难道拿奶茶炸鸡么?
都是人设,一如最后为了体现高圆圆其实也是狠角色,最后远景里高也抽起了烟。
高圆圆在里面比金城武的轮廓还硬朗,两个浓颜系颜霸配在一起没有什么cp感。
金城武虽然也是骨相脸,但是看着柔和有仁义味。
作为一个三十多年的金城武骨灰粉,推荐大家都去看,毕竟这个阵容级别的颜霸,戏骨,再凑一起也基本不可能。
之前没想到有杜德伟,帅的咧(简直为他量身定做的形象,痞帅界的神)。
居然还看见83射雕里面的拖雷了。
杀手古天乐在里面还养了一只狸花猫,每天杀完人回去抽烟,喝酒,撸狸花猫。
任贤齐的戏之前以为都删光了,没想到还是有,其实可以感觉任贤齐的角色是有故事的,只是被剪了关键能展现彰显性格演技部分的戏之后,只剩下打酱油的内容。
三个小时的电影,据说原本素材是剪完了有十个多小时,应该像无间道那样再剪一部前传,一部后传的,这不就都交代清楚了。
看网上删减花絮里面还有古天乐对高圆圆的感情线,还有金城武给高圆圆按摩小腿的镜头,咋都没了?
不然演绎的内容会更丰富一些,不像现在有点破碎。
立意大概就在金城武最后和杜德伟对话的那一部分,揭露了某些阴暗世相的真实所在,致命的和救命的,幕后其实都是一家的,一人多吃,一韭菜多割,真是妙招。
感谢麦浚龙这个有审美的富二代导演记录了我家小武44岁时的盛世美颜,不然那年他不还是神隐在乡下种田或者打游戏当宅男,任由岁月埋没掉神颜不是?!
太搞笑了,这个世界里警察要在毛衣外面套防弹衣,甚至防弹衣只能套一半在身上当作比基尼,一个尽显小资的世界甚至不如小时代来得有理有据,总裁要用隧道里的大床上醒来,用蒸馏水围炉煮茶,而刻画的所谓的底层也是穿着搭配巧思的羊绒与剪裁立体的衬衫,杀了人甚至要大量铺张地表达你终于解脱了诸如此类的虚无主义……一直以解构标榜,而殊不知电影的炫技连故事都解构,拍出来的东西依然是狗屁不通,只看见导演用自己净身熏香的下半身往观众脸上怼着扇巴掌。
我没觉得下雪的香港不好,我觉得这个点也是很有巧思,但是麦浚龙真的是个脑残,他眼里根本就没活人(能把任贤齐惹毛的人真的不多了,梁家辉纯变态演爽了,刘青云像夏东海,金城武不过是来走个秀,高圆圆无话可说,古天乐已经是里面最努力的了,和穿Prada的老奶最后温情一瞬已经是这部电影的文戏巅峰,btw他们吃火锅都吃得很小众,一口锅被挂起来,然后底下用明火烧,总之就很小众)拍了7个小时无病呻吟的mv还要强迫演员和观众共情所谓的虚无,把演员的角色当皮套一样使用和支配。
全剧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对日本禅意和意大利风情的无限向往,觉得自己在服装审美上有着小众品味,在布景上有着对后现代废土的高级幻想,所谓的解构就是毫无叙事可言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通过强奸虐杀女人的方式来创造猎奇的卖点,科幻的枪战发生在像涩谷一样的香港,女角色战损都要脱成CK的平面广告,要在老爷车里喝着香槟看着英文书实听着孕妇被杀的录音,最搞笑的是在这个不堪的世界观里还有脸暗讽和说大环境不好,只能说都是自己应得的。
安藤忠雄迎来了他最忠的信徒,山本耀司成为该片指定换洗内裤,这种政治素养也要用教授的配乐来给自己抬咖,麦浚龙你快移民吧我求你了,纯路人国庆节能上这种东西我都看不下去了,是的这个世界的钱落在这种努力的二代手里那大家是该完蛋了,到底是谁天天享受的同时又觉得这个世界亏欠他太多,这种奇幻的设计也不是我等草民能够涉猎的领域了,我祝他成功吧
第一集节奏很快,空中越狱的噱头很足,但也仅此而已了。因为故事的重点不是越狱和逃生,而是间谍反派对抗中情局。更像是一部司法剧,里面的司法程序讲来讲去的,搞得人头大。
还可以
第一集飛機殘骸的動作戲竟然是直接扛攝像機拍的,還沒打起來就晃晃悠悠給我晃暈了,我就知道這個蘋果劇又拉了,沒有看的價值
慢到昏昏欲睡的节奏,唯一让我停止快进的只有极光和金曲到来时,真是白瞎了这些金曲,还不如看MV。。。Sidney和Havlock这俩角色更是让人出戏,顶级间谍的导师居然是个嫩出水的雀斑妹,怎么入戏?十几个极度危险越狱犯在外四处逃串劫持人质,几百号各路神仙荷枪实弹窝在室内研判摸鱼,哪里出了状况才去打卡擦屁股?两小时剧情没感觉到一丝紧张,只有无尽困意。。。Apple就靠这AI剧本和HBO、Netflix甚至Hulu、Prime斗?离了大谱,开分7+都是观众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