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中小倩超前观影超级激动,能见到边边啦!
这版《小倩》对比原著非常有反差。
宁生可以为了心中的爱人大胆付出,小倩也是跳脱可爱,敢爱敢恨。
特别是片尾哥哥的声音一出来,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作为边江老师的粉丝,我要特别夸夸电影的配音,边边真的配的特别特别好,很有少年感的声音,情绪表达非常细腻,后面有一段爆发的感情戏,听的我热泪盈眶😭同时作为配导,对作品要求非常非常高,听边边说这部电影前前后后光配音打磨了小一年,很多角色边边都亲自示范,真的非常非常用心[抱一抱]惠霖的小倩和之之的青衣真的让我惊艳,出乎我意料的好,将角色拿捏的特别好!
夸夸!
超级棒👍
还见到了为电影配乐的阿鲲老师!
真的很惊喜,电影里的配乐我超爱的!
现场讲了配乐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快乐氛围拉满哈哈哈哈🥰总体来说《小倩》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一看💕
好像在无人在意的角落,动漫《小倩》上映了。
三重折叠的爱情故事剥落到最后一层也就是两人最初的相遇是感人的,但是第一个层次很不好,尤其是女主角的人物形象。
能看出来想把这个角色刻画成潇洒爽朗的女侠,但是其实有点胸大无脑,见到个善良男人就沦陷的傻样子。
为了爱情的感人,人物行为(特别是配角)转变太过突然,动机铺垫不足,工具性太强。
而且人物画风太网红风了,再者脸太小而眼睛太大还加上大黑眼线和无神无法聚焦的目光,有点惊悚,总不能是这样营造“鬼”的氛围吧。
动画片画风塑造奇观很重要,但是全片不太有非常惊艳记忆十足的奇观场面,有几个记忆点吧(游行场面做的蛮好,国漫少见,但是外面动漫不少),但是没有特别创新。
有几场戏还有一些设定(旋转半球形笼罩魔障;xx坊;古装武侠叠加机甲朋克;3D风混杂纯2D也不是第一次见,而且纯2D的部分没有很细腻)很像《白蛇》前两部、《杨戬》等前作。
形式上没有很新鲜的感觉,女鬼、聊斋应该更特别一些,更灵动一些,但呈现没什么想象力。
(最后那个大宝剑我是特别不喜欢,很呆,而且以前斗罗大陆之类的就有类似的呈现,炫酷多了,冲击更强。
)
斗罗大陆17.6穆逢春(编绘) 唐家三少(原作) / 2011 / 长江出版社其实最难过的是现在没有好的爱情片了。
大家似乎都很失望了,不期待爱情,或者说不期待爱情发生了,虽然很多人想谈恋爱,渴望深度关系,但是现实似乎是大家都觉得自己管好自己就不容易了,那有精力谈恋爱。
而且现在女性很失望,男性往往沉默不知如何行动。
隔壁《好东西》暴躁失望的王铁梅确实很典型啊。
唉愿我们都是积极的单身主义者,永远浪漫永远踏实。
另外关于中国的书生与女鬼的爱情叙事模型,武志红老师的《深度关系》里有一节分析很好玩,推荐大家看看。
深度关系8.2武志红 / 2023 / 九州出版社
没成想,在近期影市如此低迷之际,最好看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竟是一部动漫作品《小倩》。
其故事,是几乎家喻户晓的源于《倩女幽魂》的宁采臣和聂小倩。
最开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期待,毕竟故事内容大致有数,而影片前半段也的确是正常的平铺直叙。
但越到后面,想不到越发的精彩好看。
中式美学,光怪陆离的幽冥世界,两人情感的多次反转,还有最后一段打斗的特效,真的是绝
文/茹金昨天看电影的时候,小朋友看哭了,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宁生和小倩初次在兰若寺相见时,宁生在得知小倩是鬼的时候并没有惊讶。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宁生听到小倩是鬼的时候不惊讶?
难道他早知道小倩的身份?
在电影后半部分揭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好哭,让我觉得立意比较好的情节。
下面会有剧透,如果朋友们介意可以待电影看完后再来浏览原来宁生和小倩是从小就相互救扶的两个流浪的孩子,一起相互扶持长大。
有一年兵荒马乱的时候,两人在暴雨中躲到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避雨。
宁生去寻吃食归来时,发现小倩被屋主收留做婢女,两人就此约定:宁生读书赶考,取得功名后来接小倩。
谁知几年后,小倩应救助的老妇人要求要嫁于朱公子,小倩坚持回旧屋出嫁,自寻短见。
此时宁生已考上功名,骑着喜马,抬着花轿来接时,却只看到小倩的坟墓。
于是宁生痛欲随小倩黄泉下重聚,被闪现的地府青衣判官允诺他助小倩还阳。
此时的宁生其实也已是个死人了,青衣判官给他七日阳寿,让他引小倩至奈何桥。
青衣判官可以说是本片中唯一的大反派。
他助宁生还阳并不是可怜这对情侣的遭遇,而是因为小倩拥有玄阴之体,能助青衣称霸地府。
可以玩味地反判词是青衣控诉阎王“尸位素餐”——有点站高位,不做事的赶脚。
从青衣的角度上来看,他其实是一个很有反抗精神的打工者。
应该给他点个赞。
可是换另一个角度看,高位者确实也多是指挥人,需要把控大方向,具体事务确实是需要下面的员工来执行。
有些讽刺的是,最后青衣弄出来的“反判”,还是由阎王收拾的——说明这个高位者还是有德行在身。
所以,我在看到这一段时的想法有点分割:一方面能感受到青衣判官的愤慨,另一方面又想不出来阎王的过错。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探讨一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领导是需要向上管理的,对于不作为的领导,还是需要一些能抗衡的手段。
回到宁生和小倩两人身上,基于前面的叙述两人其实是相互奔赴的跨越生死的爱情。
宁生宁愿自己不再轮回,也希望小倩能还阳。
这样的情感真挚感人,也让原本《聊斋志异》中的单薄故事上升了很多味道。
今天特意重温了一下蒲松龄笔下的《聂小倩》,发现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宁采臣在兰若寺因为自己不近女色、不贪财财,得到女鬼小倩的劝诫,与奇人燕赤霞共宿一晚后,得燕赤霞赠送驱鬼宝物。
即日挖出小倩骨灰后,携小倩归家。
数年后,宁采臣正妻去世,小倩成为鬼妾,追来的鬼物也被燕赤霞所赠神物灭掉;后宁采臣与小倩生儿育女,又娶一房妾,生子,一家子美满度日。
以古时的社会环境,蒲松龄所写故事应该是宣扬好人有好报的理念,或者是鬼亦如人,有报恩念德之行。
这与大家熟知的电影版本里的故事又不一样。
以往看过的很多关于《小倩》的演绎都不一样。
那些电影里,控制小倩的妖怪姥姥往往是最大的BOSS。
这部电影里以《聊斋志异》里的故事为底本,在情感线上增加了两人的纯爱因素(真情相完就),同时还增设了小倩的特殊功用(玄阴体质),让整个故事的立意上升到“命运由自我掌控”的层面。
第一个小高潮是青衣判官说小倩被宁生欺骗,以此激发小青的恨意,以达到阴气大涨供其吸取成魔的程度;第二个高潮就是宁生和小倩过往回忆中真情的展现,一直不离不弃,追至黄泉。
小倩想起旧时记忆的时候,要收回被青衣判官吸走的阴气时,面对青衣的“不过情爱”的言语挑衅时,她说“管天管地,不如管好你自己!
前生今世,何去何从,都是我聂小倩的人生!
”
从小情小爱,到不离不弃,到人生由我!
“机会永远不会送到我们面前”,竟然拷问了人生的真谛!
以前电影里的妖怪姥姥在这里也没有那么坏了,在宁生遇到危难的时候,还助了宁生一臂之力。
之前非常讲道义的燕赤霞,在这里也诙谐、弱鸡又看透一切。
个人最喜欢片中小倩的形象,即使被人驱使、忘记前尘,活泼洒脱的个性着实可爱。
我猜,也许电影就是想塑造一个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发现人间真情,不轻言放弃,尽力把握自我生命的太阳般的角度!
PS,动画制作我不大懂,看画面的感觉和白蛇系列差不多,查了一下不是一个制作公司。
总体上感觉人物很流畅,中间的二次元画面画得更美一些。
如果国产动漫以后都是这样的故事情节和这样的动画制作,我觉得崛起之日指日可待!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写于2024.12.9晚
这是军少今年到电影院观赏的第100场电影,也是2016年以来到影院观看的第831部电影。
电影的好看程度远超预期!
一是对聊斋故事剧情的大胆改编!
人物形象被重新树立!
最可怕的姥姥竟然变得非常慈祥可爱!
貌似童叟无欺的宁书生竟然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只有貌美如花的小倩依然是这么至情至性,感天动地!
二是场景和人物形象美轮美奂!
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人鬼世界,地府“百鬼出行”目不暇接,藏墓阁、泰山鬼市的设定光怪陆离,一些地府形象完全被颠覆!
那是多么可爱的“黑白无常”!
连阎王和判官都是那么的鲜明出众!
三是插曲悦耳动听,余音绕梁。
没想到插曲首首好听到爆!
和感情线交织在一起,催人泪下!
尤其是结尾的张国荣的歌声更是神来之笔,把影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你是我不讨厌人间的理由。
”“因为人间有我最爱的人。
”精彩台词:我修炼千年,百里之内都被我的根须覆盖。
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更大的兰若寺。
鬼市子夜开,鸡鸣关。
它会说话?!
我应该收两个人的钱!
没想到《小倩》能带给我如此意外的感动。
聂小倩,应该算得上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女鬼”之一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聂小倩绝对属于一个巨IP。
光线动画敢拿聂小倩来构建自己的动画宇宙,我既佩服又期待。
对这类知名IP的动画化,成功与否的评价,其实观众心里都有两杆秤:第一杆,是视觉。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相比的优势是,更能表现想象中的奇幻场面,比实景拍摄更容易一些。
但要把人们脑子里的幻想完全拍出来也并不算太容易,而对《小倩》来说,更大的挑战是还要超越此前的经典真人版。
和最有名的《倩女幽魂》的彩色黑白色调不同,动画版《小倩》用了红色为基调,一袭红嫁衣亦是线索。
除了兰若寺外,动画也着重构建了“地府”世界,这是真人电影里没有展开的部分,也正好适合动画电影来发挥。
而更有意思的是动画《小倩》这次还结合了二维画面,在“封魂球”内使用二维画面来做不同空间的区分,画面精致唯美,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其实我还蛮喜欢二维的画风的。
第二杆,是剧情。
改编作品要既不能炒冷饭又不能改得面目全非,本身就是具有挑战的。
翻拍次数越多,后续版本的发挥难度越高,而且还得改到观众的心坎里。
但我看完《小倩》后觉得,这一版的剧情做得很不错,比画面值得夸奖。
特别是在开篇启幕时,就摘抄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中对聂小倩的介绍,这短短的字幕,莫名给我了一丝感动。
是致敬,也意味着一脉相承的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聂小倩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这源自《聊斋志异》的聂小倩的故事,流传至今三百多年。
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用光怪陆离的妖鬼怪谈,讲述着痴男怨女的故事,用意却更在针砭时弊与纾解郁志。
在众多故事中,《婴宁》、《聂小倩》和《画皮》给幼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那时候并不懂得情爱与人性,更多的不过是觉得有趣、好玩、有意思,再加一点点惊悚。
聂小倩是美好的女鬼,漂亮聪慧却也善良。
只不过红颜薄命,十七八岁就殒命红尘,死后却被胁迫着害人,直到遇见了宁采臣。
正气书生感化了受压迫的女鬼,还帮助女鬼脱离了魔爪。
其实在原著中,宁采臣很是正人君子,有病弱的妻子,遇见美艳女鬼也未受诱惑。
所以聂小倩也是怀着报恩的心态,照顾宁采臣的老母和病妻,直到正妻过世后,才与宁采臣喜结连理。
蒲松龄笔下的这个故事,与爱情相关不多,更多的是“解放受压迫的妇女(女鬼)”的过程、知恩图报和守礼守节的人间正气和最后给予名分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就是中式童话故事,比起西式童话到“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戛然而止,更符合人间世情。
而到了1987年程小东执导的《倩女幽魂》,加入了武侠和喜剧元素,也删去了宁采臣的老母和病妻。
宁采臣是个有点“中二”的纯粹书生,而聂小倩最终并未与宁采臣相守一生,而是去投胎了。
报恩的意味削弱了,而更趋向于一个纯爱故事。
王祖贤的女鬼形象点题了“倩女幽魂”;而张国荣那嘭弹得能掐出水的腮帮子也很贴合憨傻书生的模样。
他二人之间的爱情也简单纯粹,并没有过多的阻挠,连驱鬼道士燕赤霞也没有人鬼殊途的偏见,出力帮这对情种达成圆满。
正是这样的“人鬼情未了”,比起蒲松龄的原版故事更为跌宕起伏、牵动人心,所以让《倩女幽魂》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也影响了后续的各个改编版本,都以人鬼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了主线。
而到了2024年的《小倩》,剧情上又往原著上靠近了一点点,却多了一分冲破世俗桎梏的虐恋与一分自我认知的成长。
这两个“一分”,其实是一体两面。
当我们在探讨爱情、在爱恨纠葛中挣扎时,往往会追溯到“个人课题”。
诸如内心强大、内核稳定、不讨好的勇气、焦虑与回避、独立与承担……如果爱情再深入到婚姻,那么这个话题就会更为复杂。
《小倩》的故事,有了自己的述说,而故事的缘起却在影片的结尾。
当“人生路,美梦似路长……”《倩女幽魂》的粤语歌声在片尾再次回响,那些难忘的感动、欢乐与爱意又一次浮现在脑海。
新版小倩故事用两世轮回的设定,与经典之作承前启后,为这个故事多了几分致敬,更增添了几分宿命感 。
人间不值得,除了你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一版的《小倩》是一段“麦琪的礼物”式的虐恋。
宁生与聂小倩,一直都是彼此的挚爱,在乱世中,从童年的相识、懵懂的相伴到为了生存的无奈分离,与约定的嫁娶,并没有负心汉的剧情。
只是,当聂小倩被公子爷看上后,宁死不嫁,成为红衣女鬼后,宁生才中了状元姗姗来迟。
阴差阳错,殉情而亡,是古人的浪漫,而故事也从此正式开始。
宁生用自己的十日还阳来换聂小倩再活一次,却没想到用自己魂飞魄散的代价换来的却是青衣判官为一己私欲吞噬聂小倩的玄阴之体的能量。
而聂小倩呢?
与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小倩》中的爱情观更丰满。
不仅仅是勇敢地为爱执着,更有为爱成全的意味。
已经身为女鬼的聂小倩并无生前的记忆,却因为爱上宁生而选择了还阳。
剧情细腻地展现了聂小倩的两次推拉。
她两次决定还阳。
一次是看到了人间有意思;第二次是看过了人世的繁华与寂寥,却发现“你才是我不讨厌人间的理由”。
她也放手了两次。
一次是为了不影响宁生的前途,第二次是为了让宁生活下去。
爱情里,人们都希望被人坚定的选择,希望被人紧紧握住双手。
但往往,当遇到现实阻碍时,于个人的考量中,是坚定对抗,还是放手成全,有时候就是如此难以选择,有时候又会因为各自的“为你好”而阴差阳错。
而这一版里的聂小倩,并不是恋爱脑。
她要自由,但当爱情来临时,她选择坦然接受,而在和宁生的一路相伴中,她在不断思考中对爱情有了自己的见解,几次的心念转动,亦都是她在不断成长,直到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本心。
其实《小倩》里的两段情,都挺能代入现实中的爱情的。
双双为人时,聂小倩与宁生不能喜结良缘是因为乱世之中难以生存,只有宁生安身立命了方能给聂小倩一个安稳的生活。
聂小倩虽然得到好心人收留,但被贵公子看中后,就被养母挟恩以报,婚嫁自己做不得主。
乱世浮生,情不由己。
它既代表了下层人物的悲喜,也是这段爱情的虐点之一。
双双为“鬼”时,聂小倩忘了前尘,宁生用十日阳寿也要换小倩“还阳”,只希望心爱之人再活一次。
小倩虽因此落入青衣判官的陷阱,但也得知了前世姻缘真相,了解了宁生对她自始至终不曾改变的深爱。
爱之纯粹,却被加以利用,反转虐心,令人悲悯。
即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历经了磨难与曲折后,也拥有着至真至纯的爱情,催人泪下。
人世间比财富更宝贵的,那就是无价的爱。
结尾阎王也因此被二人感动,给了二人再续前缘的机会。
正所谓,人间值得,只因有你。
所谓天道 不过是心之所向要看透世情,需要的不仅是慧眼,还有一颗坚定的心。
这就是另一分自我认知的成长。
女鬼聂小倩无前尘挂碍,但一心想要自由。
她不愿像姥姥,困守兰若寺,也不愿凡事都要听姥姥的命令。
但在这部里,姥姥其实算是个正面角色。
因为自己被渣男伤害,所以不想孤魂女鬼们再被男人所伤,更是一句说透了爱情的真相:相知相伴,开始总是容易的。
至于让女鬼们练功则是为了避免被赏金天师所猎杀,有点操碎心的老母亲的心态。
聂小倩就像是一心要摆脱长辈束缚想出门闯的孩子,而姥姥则是一边说着“不听老人言在外面一定会吃苦头”,一边孩子真遇到困难了就会冲上去护崽子的老母亲。
还有个细节,姥姥不准两个小怪吃虫子。
开头看到并没太留意,但到后面意识到,这就好比不杀生的规矩,兰若寺这帮鬼并不是滥杀无辜的做派。
如果是只杀渣男的鬼怪……其实古往今来都是令人拍手叫好的。
只不过,聂小倩厌倦了兰若寺的生活,以为拿回了骨灰罐就能拿回自由……但却发现,自由并非自己所想的随心所欲,自由仍有束缚、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直到恢复了前世的记忆,直到生死之间,聂小倩说出的“这辈子我自己做主,容不得旁人指手画脚”,小倩血肉里的感情观才得以觉醒。
她既要自由也要追求爱情,人生、爱情都由自己主宰,这样的国漫女性意识让人热血沸腾。
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要在当代浮躁爱情观念下,借聂小倩之口表达的至纯感情观。
毕竟导演为了这部处女作长片电影,耗费了十几年的心血,纯粹又执着地追梦,也是心之所向。
而另一个角色燕赤霞。
在《倩女幽魂》中有比较明显的儒释道隐喻,而《小倩》里,燕赤霞的道,修的也是今生快哉的大义。
不过这一版里的燕赤霞还是个小伙子,相比于午马的老道,仍在成长期,正好在这一趟旅程中悟道。
其实燕赤霞这个角色改动也挺大。
比如不爱酒而爱赌,还逢赌必输。
开头与宁生的相遇,完全是撒泼打滚无赖的样子,刚开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后来上古神兵揭开了谜底,燕赤霞是一路跟过来,恐怕不是从兰若寺相遇,而是在那之前就开始跟随宁生了。
这部电影虽有很多类似的槽点、bug,初看觉得怪怪的,等看完回想竟然铺垫得合情合理。
可见十年用心打磨,剧本的细枝末节真的可以磨得丝滑。
我还特别喜欢姥姥的那句话——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更大的兰若寺。
片末,再生的宁采臣又一路赶到兰若寺与聂小倩再一次“初见”。
这一段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那一段的画面镜头,复刻了《倩女幽魂》开头张国荣去兰若寺的画面,搭配了哥哥原唱原曲,记忆呼之欲出。
只是,同样的兰若寺,同样的两个人,这一次的相遇,故事却会截然不同了。
这样的首尾呼应,亦在点题——心之所向,便是你的兰若寺。
新版的《小倩》虽然经历了撤档改档,但真的质量挺好的,基本是全新改编的新剧情,所以不会是大家印象中既定的故事套路,导演特地区别于以往各种老板的经典套路,开创了几乎每个角色的一个新生命面貌,好多生临死别的剧情让边江都多次泪洒配音现场,尤其是影片尾段的生离死别不少人都感动涕零。
国漫这几年质量真的很高,又加上倩女幽魂是中国古老的IP,所以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动漫绝对是非常适合改编的,导演也说这版的角色加入了很多现代人物的设定,所以不会显得很古代刻板化。
可以看出光线想要复制追光《白蛇•缘起》的成功,但主创们不爱动画,整个项目呈现出来的是粗糙和急功近利。
光线很鸡贼的一点,让小倩的造型贴近小白,然而,宁生和小倩这两个主要人物做的太糙了,呈现在大银幕上就是淘宝平价娃娃的感觉,几乎感受不到人物的微表情,技术水平远赶不上2019年的白蛇,更不要说去年的《长安三万里》了。
从剧情来讲,就是《倩女幽魂》前传,混杂了小倩、白蛇和梁祝的故事。
可以肯定的是,影片一点不聊斋,没有聊斋的幽冥鬼魅之气,更直白地讲,就是一披着聊斋外衣的仙侠动画。
剧情全靠歌曲推动,不知道还以为是动画MTV。
最后张国荣电影原声,简直是太廉价的情怀消费了,一点也不尊重故人。
《倩女幽魂》曾经风靡整个东亚、东南亚,《请回答1988》不止一次致敬倩女幽魂,娃娃鱼还感慨怎么会有王祖贤这么漂亮的女人。
光线如果用心,照着张国荣、王祖贤的形象,老老实实复刻一把,也不至于让本人如此吐槽。
聊斋动画,估计还得看追光的《兰若寺》。
前言:人生最奇妙的是遗忘。
人们最拿手的是让遗忘代受万罪,假借时间之名。
【有些爽与无感福祸样相依】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作品,看时有多爽,看完就有多无感的?
我还真遇到了,比如今天看这部《小倩》。
讲真看之前被宣传影响还挺期待的,看时也有沉浸时刻,不过看完就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
硬要说就是:小说有爽文,电影或许也有“爽电影”,这部便是。
【开头是“乱花”,后面是“迷人眼”】开头一看,妈呀,挺惊艳的还。
就色彩而言,艳异得很,是张艺谋式的;诡谲而言,又属宫崎骏风。
不过你看着看着就麻木了。
因为很快就发现,导演显然在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并没有收放自如的本领,也缺少独创才华。
哎,可惜了这么好的制作。
就像这样一本书,装帧是真美,内容呈现却令人着急。
【画面有多妖,配音就有多傻】画面妖而不失灵动,技术上应该是过关的,切换的节奏也很好,能带着观众走。
但,这小配音未免太“耍青春”了吧,哪怕这是为喜欢奇幻的小年轻群体设定的,不过也有点过了吧。
你问过那些真正喜欢奇幻的人了吗?
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配音?!
【也是盛宴,格调不高】因为画面和节奏,还是带来了盛宴般的视听享受,但是格调为什么整这么低,故意的吗?
低估读者的作家不是好作家,低估观众的导演焉能是好导演?
什么“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还有谁”“寒江孤影”这些都出来了。
就因为它们是网络热词就必须安排上?
硬要把电影艺术搞得像现在的相声小品?
是觉得观众就这点审美和趣味所以你“无奈选择迎合”?
真是的话,那制作方可真是高高在上哟!
那些台词一出来,太让人出戏了好吗!
还有随时出现一句的“呆子”,密得不要不要的。
把自己硬生生往烂片拉,何之奈何?!
【讲了点爱情,却只带来了芝麻粒那么大点儿的思考】作品爱情太多,哲思挺少。
科普了“婚后称新人,重新为人之意”。
又,讲了大概是相爱的人不一定能在一起,奇爱的人必定能在一起,哪怕跨越生死,跨越山河,因为有天助之成这么点意思。
但,这些都是在讲爱情。
而哲思在哪里?
思想启发器在哪?
完全没看到。
剧中最大的哲思大概就是姥姥那句:“外面的世界不过更大的兰若寺,早晚一天你会需要我的。
”另,姥姥这个形象的复杂性设定还是挺成功的,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将它“好坏化”。
【重口炸场,余味寥寥】人们永远追求重口,但重口意味着不再尊重原料本味。
各种重口的调味剂这部剧里都有,这一点让制作方看起来还挺“成熟的”,就是嘛有点过度成熟了因而显得油腻就是了。
这样的片子看过之后不会留下什么余味,只会感觉自己的感知系统被猛炮轰炸,然后眼睛疲劳,口干舌燥,不知多久才能恢复清明。
【可惜没能成为好电影】所有总结下来就是:看时挺爽,看完无感。
开头惊艳,后面疲劳。
画面高级,配音拉垮。
也是盛宴,格调不高。
除开爱情,别无哲思。
重口炸场,余味寥寥。
所以,或许我们的动漫在技艺上已迎头赶上,可是在观念、理念这些上仍然落后很多很多。
我们还在拂晓里摸索前进,已经能看到一点点光明,却还远未抵达。
2024.12.10
光线每年一部动画大电影的计划,今年几乎毫无宣发大动作,一再调档后,《小倩》终于在年底悄无声息上映,似乎也没掀起任何波澜。
故事和主题设计,《小倩》与很多年前追光的《白蛇·缘起》如出一辙。
都是在传统经典基础上,讲新时代的爱情和男女关系,搭动作戏与魔幻戏,用插科打诨调节气氛,更突出女性叙事。
甚至连情怀杀的手法都一模一样,以所谓“前传”构建转世姻缘,增加叙事厚度,再用主题曲call back影视经典,换取情感共鸣。
“白蛇”用时可谓灵巧,再原样照搬,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电影减配是方方面面的,首当其冲当然是技术。
整部电影制作肉眼可见预算不足,画面只等同于国产3D动画番剧水准,甚至还不如。
建模粗糙,角色经常出现崩坏表情,动作也失调。
质感几乎不存在,最考验动画技术的皮肤纹理、细致毛发、表情细节、复杂光影几乎都没有,只有苍白的面孔,不合比例的五官和身型,以及奇怪的布光。
无论人、鬼、妖,通通是滑不溜丢的材质,全在勉强应付。
最有质感的一段反而是纯手绘的2D,但剧情上又断裂,顾此失彼,电影里比比皆是。
虽说画面不是电影全部,甚至技术的差异对电影影响已经非常小,但《小倩》这样的完成度,还是会影响观影体验。
尤其电影试图在故事和场景上无限向“大片”定位靠拢,这种错位就显得更加突兀。
不过电影整体美术品味尚可,一定程度弥补了技术的不足,可以看到动画的场景及角色设定还算不错,一些水墨写意风格的画面也可称“唯美”,只是执行上缺经费或其它资源,难以更好呈现。
总结起来不是没想法,是真没钱。
普通电影,叙事和表演还能弥补预算不足,但动画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不够钱就是出不来好东西,烧钱机器,投入不足就是原罪。
技术不好,剧本其实也一言难尽,故事的整体走向基本通过场景驱动,东一下西一下,全是拼凑。
人物关系和脉络和,与“白蛇”高度相似,宁生和小倩,许宣和白蛇,都是几世还债的红楼梦式姻缘,都是女性占主导的新型关系。
“白蛇”故事其实也算不上好,常见的好莱坞式流水线剧本。
但《小倩》更差,除了老套,最大问题是设定太多,却并不自洽。
很多剧情是典型的强行设定,逼观众接受,没任何逻辑可言。
比如宁生与小倩的爱情铺垫并不足够,就突然要生要死,只能说是上辈子纠葛。
又比如说为了制造冲突,硬造一个“玄阴之体”的概念,让小倩变成所谓“麦高芬”,成为众人追逐对象。
坏人动机也莫名其妙,反正天生邪恶,不值一提。
如此大费周章,就为了抖落最后那点所谓“反转”。
哪有什么意外啊,多少故事都这么写。
一击不中,就各种煽情猛上,闪回、配乐、生离死别,各种元素堆满,问你哭不哭?
但这种古偶级别的处理方式,实在是很难拨动我大条的神经,感人程度,倒和电影里那几首半文不白的古风情歌差不多,不难听,过得去,但肯定走不了心。
最后像素级模仿“白蛇”的cue经典环节,再次显示了这部电影的不思进取。
它没有任何颠覆或创新的野心,只是看竞品出了爆款,就想依样画葫芦做高仿,国风啊古偶啊奇幻啊女性主义啊通通搞里头,全是商业计算,唯独少了想法和特色。
相比之下,徐克的《小倩》,先锋得不像是1997年的作品,倒比这部前卫和有意思多了。
结果就是不尽如人意的完成品,档期一改再改,5天票房不到千万,可以说惨淡至极。
相比于票房的颓唐,电影存在感更低,甚至连批评的声音都少。
就这样被完全忽视。
恶评如潮和视而不见,到底哪个更悲哀,答案可能比电影里的爱情更让人悲伤。
人物建模、故事走向、改编思路,甚至连开篇第一场戏都跟《白蛇缘起》十分相似,导演叙事能力捉襟见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转场推进很突兀,逻辑也不能深究,不过好在把故事圆上了,整部片子还算完整,勉强能看…
最后那下可以及格
还是老版好
太土了……
整体作画质量真的很赶客,像什么廉价3D网游,帧数不够建模奇怪,各种世界观堆砌还以为在看项目书ppt。台词也是听得人只想翻白眼,尤其是那个“管好你自己”like编导们是不是还觉得这本子最后大战recall得挺高级挺“燃”的啊🙄从头到脚都是古偶,连反转都俗套得不得了…还不如直接把宁生改成渣男,会有意思很多。整部片子最高级的就是老张的歌在片尾响起但还是想说不要碰瓷啊啊啊啊啊!!!
怎么说呢 形式大于内容
7分。动画在剧情上还是做了很多创新,相当于是倩女幽魂前传,前半段还以为是复刻电影,后面场景百鬼夜行,香宝斋、鬼市,人物青衣、阎王都有全新改编,小倩与宁生感情也有前世今生,误会背叛,至少纯爱这块,隔壁许仙是比不过了。这次小倩作为主角能文能武,打斗场面尚可,也有大女主的走势。还魂珠吸入后的2D风格地狱片段应该是本片最佳场面。缺点就是人物建模同质化严重,情节发展其实也有些套路模板,插曲也略显煽情。
纯爱党千万别来!这是真的能磕生磕死的故事。音乐也是一绝,尤其是最后《倩女幽魂》歌曲意识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好像梦回童年~没想到小倩的故事还能焕发意识觉醒的光辉,TA们把女人逼成疯魔之后,又说这个世上容不下疯魔。不敢想象如今还有以鬼喻人的佳作,更不敢想象如今还能在电影院看到百鬼齐聚、地府喧嚣的奇异诡谲的场面!我没想到能在这部电影看到古人对死后世界的浪漫幻想。很高兴看到又一部有诚意、有创意的国漫。
没有讲基本故事的能力,却想讲好复杂的故事。感情线经不起推敲,好像就因为一个叫小倩一个叫宁采臣就必须得相爱。故事没头没尾,没有一个角色是立体的,如果不是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根本不知道这个电影在干嘛,多打一星当是支持一下国产电影吧。
中间那段2d动画和片尾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值回票价。
前半部分属于典型日漫剧情,美少女逃离家庭,和男主游历人间;后半部分就逐渐离谱,小倩突然想起自己的前世就是全片最大的bug,合理怀疑是编剧鉴于两个人在前半段的旅途中根本没有产生爱情的必要条件,所以故意加的设定。各种配角形象和场景直接挪用《白蛇:缘起》等等毛病,不一而足。有趣的点是小倩推开宁生的一个回眸是模仿《笑傲江湖2》里林青霞推开李连杰的回眸。以及我最后还是哭了,因为张国荣。
差到大爆笑。姥姥:把我笔还我。
太土了…导演你自己看看这好看吗…
及格以上
本以为海王的广撒网套路,结果最后告诉我是纯爱战士,这凄美的虐恋故事直接把我锤入坑底。
2.5吧 又名《聂小倩大闹阴曹地府》。画风好奇怪 大家都是鬼 凭什么阎王和判官笔比其他鬼长得好看 除了大眼睛和小嘴尖脸,真的没有其他想象力了吗。配音难听,配乐也好难听 ,第一首bgm 出来的时候 好像看到了好几首歌的歌词 ,好家伙还好最后来了一首“倩女幽魂”打情怀牌,挽回0.5分。唯一比较精彩的 是他俩一起跌落黑白无常的球里那一段2d动画,画风好,节奏也还行。
俗气的人物形象,廉价的3D动画,狗血的爱情故事,没有逻辑的世界观,这样的东西是不可以拿出来骗钱的!
经典聊斋故事的重新解构。剧情主线不错,低开高走,结局很感人。但无关紧要的支线太多,很多剧情转折偏生硬。燕赤侠性格油滑缺少侠义,令人失望。从细节来看燕赤侠与他的兵器有更多故事,没有交待清楚。黑白无常插科打诨,剧情中很多穿插的搞笑情节都有点无趣。音乐作曲是阿鲲,但没留下太多印象,反倒是结尾张国荣的《来生缘》略令人感叹。排片不多,我看的那场只有我一个观众。有点可惜,主线剧情很好,但细节欠打磨。
画面好看。剧情反转还不错,三生三世虐恋有了。但本质还是两个天真单纯恋爱脑的故事。
还行,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