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粉还是没有汉粉战斗力强啊,这爱上敌国公主的人设要是安在卫青和霍去病头上,分分钟被喷出翔,然而wuli朱棣,爱上蒙古公主,为了她挨板子,为了她拒婚,后面成亲了说不定还要念念不忘。
徐皇后:我可是历史官配啊!
朱棣:我也不知道编剧为啥要这样,我晚上找她聊聊编剧要给金手指干脆给彻底点,小公主忍辱负重,为报国仇家恨,留在朱棣身边,生下朱高煦,鼓动朱棣谋反,最后有蒙古血脉的儿子继承了大明朝的皇位,哈啊哈
“那R9如此骁勇,我导演界小R9战他不过?
”“ 好电视剧,不过我想稍作修改——命高希希为百万粉丝,归降R9,便可攻取B站—— 我要睡了(大魏摩托)!
”“吃什么,是啊吃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
”“你是何人,我又是何人?
”“ 好啊,列位剧迷,你们要是再在这里放肆,就恕我高希希告老还乡了。
”
山河月明昨晚看完第一集,查了查资料,已播的北征部分与历史有关键出入,因此,不适合当正史剧看,只能算历史的真人同人。
简单梳理下剧情,给有兴趣继续看的朋友参考。
看简介,整剧是朱棣的成长史,讲他怎样成为一个军事家、zz家。
第一集里朱棣一出场就关心着遥远的漠北的战争。
剧中的大漠北征,正发生着两场战役,一场是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袭击了李保儿(明征北大将军)的大营,一场是蓝玉(明将)袭击土剌河,俘虏了王保保的家眷。
朱棣虽远在战场之外,但根据两军的奔袭情况,预判战争的未来走向。
剧中他引用的“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意思分别是“奔跑百里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会被俘获”,“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必然受挫。
”古代的行军速度一天大约三十里,极限行军会导致部分兵员掉队,粮草辎重丢失,从而影响战局。
朱棣由此判断,李保儿(大表哥)虽有危险但没大碍,而蓝玉会遇到麻烦。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棣的军事潜质。
从漠北的战役上,也可以看出:1. 王保保用烟熏取胜,是个狡诈智计型的将领,对明军是个挑战。
徐达未来与他对阵可能存在困难,剧中朱棣如果有机会参与对他的挑战,也不是容易的。
王保保妻子遇害,加大了未来的冲突。
2. 蓝玉急功近利且残暴、自大,既无视李保儿的命令,也不在意王保保与二皇子的亲眷关系。
蓝玉是太子朱标妻子的舅舅,从这里也可以猜测到,未来蓝玉可能成为朱棣的强劲对手。
3. 朱棣称呼李保儿大表哥,有亲昵的意味。
朱棣未来的妻子徐妙云(即未来的徐皇后)和朱棣一样,在第一集出场露脸,建立了基本形象。
民间传说,徐达背部长痈,医生说不能吃鹅肉,会死。
朱元璋忌惮徐达功高盖主,于是派人给徐达送去鹅肉,徐达是个聪明人,一看就明白了,第二天就死了。
剧中,徐妙云一出场就制止徐达和弟弟妹妹们偷吃鹅肉,接着又劝弟弟明白自家的身份。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将门虎女,徐妙云是一个相对成熟,且有自己思想,性格相对强势的人。
她的成熟理性与朱棣的顽劣既构成冲突,也有一定的互补。
不管徐达吃鹅肉是不是真的会死,但徐家与皇家存在微妙关系是确实的,徐达与朱元璋的对立统一会延续到下一代的朱棣与徐妙云上,而朱棣与徐家的联姻也有可能改变他在朱家的地位。
朱家防徐达,会延续到防既是朱家儿子又是徐达女婿的朱棣上。
先介绍到这,第一集信息量还是不小的。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剧的槽点算是很密集,但史实的改编不该成为历史剧创作被攻击的点。
如果说改编出一些不符合史实的情节或者人物就是问题的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包括《大明王朝1566》今天都存在明显硬伤。
然而今天历史知识得以普及的观众依然认同这些剧是国剧的经典之作,足以说明问题不在于改了,是在于没改好。
而且在史实已经可以广泛普及的今天,应该给予历史剧更大的创作空间,因为它们要承担的传达真实历史事实的责任不必承担了,观众可以真的把戏当戏了。
但即使抛开史实的问题,《山河月明》注定只是在大势之下历史剧难以为继的一个注脚。
这个应该毋庸讳言,虽然我们推崇的国剧经典之作里,历史剧占据了相当的数量,但历史剧在影视剧市场中一直是一个边缘的门类,吸引观众的能力不理想。
之所以在过去能出那么多精品的历史剧,很大的原因是过去央视的支持,而央视的开年大戏历史剧的比重很高,给了很多历史剧大热的机会,之后央视的热度下降了,各大卫视对于历史大戏的宣发也是非常到位的。
使得历史剧在电视还“活着”的年代,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那么到了这个年代,显然看电视的寥寥无几,到了各大网络平台,新的历史剧和各个门类拼点击拼流量是注定失败的。
历史剧如何吸引观众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那么现在高希希上来解题,他的解题方式是跟随所谓的“时尚潮流”,迎合年轻口味。
然后我们就看到明明一部历史剧里,文言文几乎绝迹了,对白,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完全现代化,这些元素就是在当初被陈道明老师批判的“审美倒退”的剧里的经常出现的。
不敢代表大众,但是我个人认为,当历史正剧在可以与观众拉近现实距离的时候,就彻底失去了代入感。
(PS:本人对古装剧中完全使用现代白话文的对白深恶痛绝)不过迎合市场造成的恶果远不止此,更大的问题在于创作理念的倒退。
不知大家有没有共鸣,在以往几乎所有的历史剧中,不管是正面反面人物的塑造是非常复调的。
举例,《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可以把自己的爱妃直接从贵妃贬到扫厕所去,十几岁就知道监视自己的发小兄弟;《雍正王朝》里雍正好大喜功的一面非常的突出。
听说山西的欠银还清了直接给贪官诺敏提一个“天下第一巡抚”,包括对老功臣魏东亭毫不留情。
甚至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他都能接受。
如果从文学性上来讲,历史剧达到过极高的高度。
这一点高希希也曾经做到过,比如刘备极其想实现个人抱负,曹操满腹心机却天天嬉皮笑脸,包括选择的主题曲是《还我一个太平天下》,虽然整体不尽善尽美,但看得出来导演编剧是有自己想法的。
但是从咱们豆瓣的简介上来看,《山河月明》完全变成了简单塑造,女主就不提了,既然已经要做成现代大女主了,那目前就不可能塑造出完整复杂的人物。
重点在朱棣的塑造,如果真的要按照简介里说的,塑造成一个杰出的盛世之主的正面形象。
上纲上线的说讲叫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他做了那么多畸形皇权的事情,还要塑造成高大全吗?
不好听的说从朱棣站在树上说漠北,这剧就没办法期待了。
(这属于历史素养的缺失,至少在明代的认知里,长城以外就不是中国了,胸怀大志不该是这么展示的)知识的普及到了今天,史实的改编已经不再会误导观众了,但是史观的错误传达是更大的毒瘤,今天我们的历史剧如果还在宣扬有一个完美的皇帝,或者一个正义的官员,就可以搞出太平盛世,就要对他舞蹈再拜,那是文化的倒退。
如果有人在引导这种价值观,那就是文明的罪人。
我基本一年只看一个内地电视剧的普通观众,就奔着朱迪和小徐去看的,给我整个蒙古初恋啥情况!!!
徐12岁就进宫了,和朱迪青梅竹马谈恋爱三年,可以说他俩去北京前很顺利,就不能甜甜的拍一拍日常吗?
朱迪去了北京后已经去搞事业,戏剧需要冲突,不是让你捏造冲突。
😡😡😡真tm无语。
而且朱迪激烈抗婚朱迪初恋朱迪和徐先婚后爱,朱迪自己知道吗?
刚才看了新开播的电视剧山河月明,我也是服了,高希希把正剧总是拍的那么小家子气!
朱元璋演的像隔壁慈祥老大爷,徐达第一集吃了两回烧鹅,而且剧里明确表示了徐达身体不好,不能吃烧鹅,结果徐达还是自己偷摸吃,其中一回还是马皇后亲自给徐达做烧鹅,看的心惊胆战的!
还有蓝玉北伐的时候,一口一个北元,蒙古那边的女人刺杀蓝玉,用燧发枪!
燧发枪这玩意中国明末才有!
刚看头两集还觉得挺有意思,越看越觉得走样了。
这是历史剧?
言情剧?
还是都市生活剧?
不知道在表达什么?
实在不能容忍在这片子上浪费自己的时间,果断弃剧!
老戏骨的表演还能接受,可冯绍峰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的扑克脸实在让人难以容忍?
这就是永乐大帝朱棣?
这样的人物设定,怕是朱棣都得起来骂娘了。
历史剧不是历史剧,言情剧不是言情剧,混合型实在不好看。
目前看到第6集,知道主角是朱棣,所以也做了心里准备,但是实在忍不了了。
现在最大感受就是这剧本浪费这演员阵容和投资方了,前后不连贯,看弹幕说是剪了一部分,那你没剪的地方也拉胯啊。
你改历史我都忍了,但是你讲故事都讲不清楚,这剧本有些地方想呈现出幽默,看的我真尴尬,有些地方又是故作高深,真是醉了。
想幽默有一说一大明风华朱家父子呈现的效果好多了,想要高深去看看大明1566好吗,这演员阵容我还期待好久,真服看优酷还控评,我真的笑了。
演员演技还是可以,但这破剧本,,呵呵
上一次敢如此拒绝帝王结亲并羞辱的人,那还要属“关二爷”关羽啊!
朱元璋为了避免赐徐达异姓封王的尴尬境地,由马皇后提议与徐达结亲。
敢拒绝与皇族结亲也就算了,而且还借机吐槽朱元璋小时候与朱棣一样调皮捣蛋!
徐达如此没有政治智慧的嘛!
历史中有过这样一段来描述徐达:他一直都勤勤恳恳的在为朱元璋办事,性格谦虚谨慎!
朱元璋可是“飞鸟尽,良弓藏”的帝王代表之一,虽然一生没有“动”徐达,但是也不至于这么随便的与帝王聊天吧!
在朱元璋面前说 朱棣他高兴什么?
编剧你确定徐达敢吗?
历史记载,朱棣和徐妙云属于少年伉俪,彼此应该都中意对方。
徐妙云在结婚前,就在宫中侍奉了马皇后几年,马皇后和朱元璋都很喜欢徐妙云。
朱元璋提议成婚的时候,徐达肯定是马上跪下谢恩了!
现在的古装电视剧这是正式开始进军明朝了?!
只要不让“于妈”来当编剧与制作人,这部古装剧十部中九部能看!
剩下一部留给《延禧攻略》。
《山河明月》聚集了一众大名鼎鼎的戏骨配角陈宝国,张丰毅,王姬等。
但真正的主角是冯绍峰饰演的朱棣和颖儿饰演的明成祖仁孝皇后。
因为这部讲的就是朱棣的一生。
故事从明朝初年的朱元璋平定前朝残余势力,史称“洪武北征”开始!
但是,这是第几次北征呢?
时间点上和配角人物上显示应该是第二次北征,但是主角人物又对不上了!
历史上第二次北征,徐达是主帅,冯胜是右副将军,李文忠是左副将军,徐达为中路军,李文忠为东路,冯胜为西路。
以蓝玉为先锋,先是大败王保保。
然后,徐达轻敌冒进,被元军击败,被迫敛军守塞。
只有冯胜的西路军获胜。
《山河月明》第一集中,徐达一开始竟然没有出征,李文忠变成了北征主帅。
直到传来他战败的消息,这才令徐达挂帅!
删减第一集上来也有删减,剧情进行到蓝玉带领着一拨人去了土剌河,并俘虏扩阔的王妃珠云其木格及儿女们。
再发现珠云其木格,开口说话之前,他撞了一下珠云其木格的肩膀。
并且蓝玉没有从其木格嘴里问出王保保儿子的下落。
接着就是蓝玉醉酒睡着了,营帐里只有耿炳文和地上的两滩血,耿炳文还劝说:皇上和太子最见不得这个。
这里应该是有删减的!
历史上对这件事是有记载,是蓝玉觊觎珠云其木格的美,强行发生了关系。
后者不堪受辱自尽了。
自此,蓝玉的最终结果和这件事是分不开的!
剧里的大将蓝玉历史上可是落得个“剥去皮骨,株连九族”的命运!
写在最后这部剧目前对外释放的消息来看的确是有删减,原剧集数是八十集,被删减到了五十三集。
国产古装剧集最大的毛病就是强行给“恋爱”加戏和一些扩大的狗血宫斗!
明史作为最有料的历史史诗,真的希望这部《山河月明》能做到展历多一些,摒弃无用恋爱剧情来戏说历史!
电视剧《山河月明》今晚就要大结局了。
该剧标榜是历史正剧,但开播以后,却未免让大家有些失望。
好在,从第16集开始,剧情变得好看了。
若是去掉该剧中后宫部分的戏码,还有那些家常戏说的成分,把海别的戏份彻底删干净,该剧的口碑还能更好一些。
不管怎样,这部剧我是从头认真追到尾的。
虽然称不上是历史正剧,但在近期播出的电视剧中,该剧的演员阵容和内容质量还是可圈可点的。
通过该剧,我又重温了一遍明朝初年的历史,也写下了若干篇剧评文字,和喜欢该剧的网友一起讨论剧情和人物,感觉甚好。
在追剧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剧中很多的历史bug,遂陆陆续续盘点了,剧中的细节和人物与历史史实不符的地方,今天一并整理成一篇文字,供爱好该剧的朋友对比鉴赏。
一秦王朱樉的正妃,是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历史上的名字叫观音奴,剧中名为敏敏帖木儿,汉名王月悯。
在剧中,秦王对这位王氏百般爱护,即使最后朱元璋逼他们和离,他也不肯,直到病死离世前还在牵挂着王氏。
但在历史中,秦王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这位蒙古公主王氏。
他真正喜欢和宠爱的是侧妃邓氏。
二剧中,朱雄英和朱允炆年岁差不多大,一起读书玩耍,但在历史上,朱雄英比朱允炆大整整三岁。
三历史上的蓝玉,并不是死于朱允炆的算计,而是死于自己的狂妄骄矜,不守法纪,拉帮结派,以及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坐稳皇位,而采取的清理功臣的行动。
四在历史中,太子妃常氏早已于洪武十一年就薨逝了。
那一年十一月,她刚刚生下次子朱允熥,当月就死了。
很可能是死于产后病。
而该剧中,时间已经到了洪武二十年了,常氏居然还活着。
五历史上,劝服朱元璋立朱允炆的,不是铁铉,而是刘三吾。
在历史上,劝谏朱元璋立皇太孙的,不是铁铉,而是一个叫刘三吾的老大臣。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死后,朱元璋召群臣商议立储事宜。
朱元璋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百官多不敢言。
只有刘三吾挺身而出劝谏道“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
”朱元璋听后不答,大哭而入。
过后遂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六朱雄英病死于1382年6月(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而这时他的母亲太子妃常氏,已经于四年前(洪武十一年)薨逝。
可在剧中,朱雄英死时,他母亲常氏还活着。
而马皇后是于洪武十五年八月病逝,比朱雄英晚了三个月。
可在剧中,马皇后是因为照顾出天花的雄英而染病的,雄英去后没几天,她也去了。
历史上,马皇后享年51岁,常氏享年24岁,而朱雄英早夭于8岁。
七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不是一个案子,而是明朝初年的两大案。
胡惟庸案主要是为打击淮西朋党集团和收回丞相权,而空印案属于经济案子。
《山河月明》为了省事,对于空印案并没有进行具体表述,而是直接就把这俩案子捏合到一块了。
所谓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
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贪污,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的空白文书簿册者,此案牵连人数众多,史称“空印案”。
八朱棣居然成了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明朝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是毛骧,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就是他的杰作,后来案子结了,他也被朱元璋干掉了,以平息众怒。
第二任指挥使蒋瓛,蓝玉谋反的罪证就是他搜罗的,蓝玉案后被朱元璋赐死。
九该剧第一集,蓝玉带兵征漠北,算算时间,应该是明初第二次北征。
历史上,一直就是徐达任大将军。
而剧中,改为蓝玉领兵,他和李文忠失败以后,皇帝才派徐达去的。
十剧中的李景隆,打仗勇猛,指挥得当,没有妒忌部下,也没有故意放水。
而历史上的李景隆,嫉贤妒能,指挥失误,怕被部下瞿能抢功。
历史上李景隆在瞿能快要攻进城去时,紧急下令瞿能撤退,致使贻误战机。
而剧中却改为是燕王妃亲自带人守城,击退了瞿能的进击,关闭了城门。
历史上燕王妃确实曾上城带军民丫鬟亲自守城,但并不是瞿能撤退的原因。
十一朱棣夺取宁王之骑兵精锐,历史上用的是智谋,而剧中改为硬打。
历史上,朱棣假装可怜,去投奔十七弟宁王。
宁王看在兄弟情分,好酒好菜招待他。
朱棣的手下,却已暗中贿赂劝服了宁王手下的那些将领,最后朱棣摊牌,逼着宁王带兵和他一起谋反,还允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但朱棣当上皇帝就不认账了,不但不想和宁王平分天下,甚至连一块好封地都不想给宁王。
宁王想改封南方富庶之地,朱棣不肯,最后改封宁王到南昌。
剧中却改为朱棣带十万精兵去硬打,把宁王打败投降。
这无非就是突出朱棣的神勇罢了。
十二历史上,铁铉和朱棣并无私交,剧中却把他们描绘成一对知己好友。
十三剧中,姚广孝和铁铉竟然成了师徒关系。
而在历史上,两人根本没有交集。
十四剧中,姚广孝和刘伯温居然也是好友,而在历史上,他们可能并不认识,更没有成为好友的可能。
十五历史上,铁铉拒不投降朱棣,还痛骂朱棣是乱臣贼子,谋权篡位,朱棣恨得要死,把铁铉凌迟处死,还下了油锅。
铁铉的父母被流放到海南,大儿子充军,二儿子做了官奴,妻子和女儿被发配到教坊司为官妓。
而在剧中,为了突出朱棣的重感情和仁慈,即使铁铉不降,朱棣也不舍得杀铁铉,只想将他和家人流放,但铁铉自己铁了心求死,朱棣才勉为其难下旨赐死,以成全他的忠义。
历史上,硬骨头铁铉见了朱棣,誓死不跪,但在剧中,铁铉一被带到朱棣面前,就主动跪下了。
十六历史上的徐达,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多言,在军队中军纪严明,令出如山倒,威信极高,但在朱元璋面前,徐达却一直都是恭敬小心的,从不以朱元璋发小自居。
但在《山河月明》第一集中,徐达就和朱元璋称兄道弟,直呼其名的,还在马皇后面前揭露朱元璋小时候的丑事,还在朱元璋面前,公然贬低燕王朱棣,声称自己看不上这样的女婿。
不得不说,该剧一开始的风格,过于家常化了。
导演可能是想表现朱元璋虽为天子,但也重视亲情友情,有日常生活化的一面。
但戏说成分过浓,损害了该剧的正剧氛围。
对于该剧的历史bug分析,就到这里。
虽然存在一些史实瑕疵以及其它bug,但该剧仍不失为一部好剧。
该剧豆瓣评分只有5.4分,实在是有些低了。
我觉得至少可以给一个及格分。
而我给它打的是四星。
可能许多网友,只看了《山河月明》的一两集,就匆匆给打了一星二星的评价,我觉得,不看完全剧就去给出低分评价,是既不客观也不全面的,对该剧也有失公平。
大家都去打了低分,可别吓得导演们都不敢再拍历史剧了。
那我们这些历史剧爱好者,岂不是要失去看好剧的机会了?
叶冰也是一个很好的女人,很理性,虽然自私,但爱得真诚
平民生活,剧情确实狗血了点,不过刘蓓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错。
刘蓓保养的挺好的,感觉和十几年前红色康乃馨相比也没啥变化。其实这部剧还是挺吸引我看下去的,平实质朴温馨当然也不乏狗血,杨青这这类型在二宽的剧里也算比较少见的返璞归真type。P.S,叶冰她爸要是开WB绝壁秒杀一众以陆琪为代表的不入流感情专家
一顆星給曇華林,一顆星給湖美,一顆星給嚴帥哥,一顆星給光穀,一顆星給熱乾麵。本來以為是武漢愛情故事,最後發現尼瑪狗血得一逼啊!!!!!除了這五顆星,其餘都是狗血和坑爹!!!!!
有三个大儿子(其中两个是收养的)的昙华林棋牌室女老板
我妈最近几天看的劲儿劲儿的,周末两天偶尔陪看,还行吧。12年估计非常流行这种。
挺好看的,刘蓓在里面也挺好看的,以前都是看她的喜剧,这次对她的演技有了新的认识,可惜现在不怎么能看到她演戏了。
跟着妈妈看,里面演画家的女演员太美了
感人,
完全不懂老爹老妈为什么会看这个狗血剧看得这么投入啊!一个不在家还要打电话过来交流当天晚上的剧情!
高中附近拍的,走了三年的街道——昙华林。
非常好看
还可以,还是喜欢以前的老剧
吃饭时陪家人看了一集,不喜欢。
不错。刘蓓和严屹宽演的有张力。
什么傻狗导演?
难看死了!
无意间搜到的,剧情有点出乎意料,喜欢刘蓓
2013.2.5 中山电视台
春天来到昙华林,